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惠州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2018-05-25 13:56:49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趙瀅溪 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第二屆中國科交會在惠州舉行,350所高校攜8200余項科技成果參加 惠州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通訊員 管春楓

  5月24日—27日,中國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動——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將在惠州舉行,350所高校展示推介智慧裝備、大數據與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8200余項科技成果。其中,24日下午舉行的首場高端論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背景下,這一“國字號”科技盛會與惠州這個地處大灣區東岸的産業名城再次牽手,尤為引人矚目。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當前,全省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再次舉辦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下稱“中國科交會”),是惠州以及廣東對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擁有國際化的産業基礎,惠州近年來面向全球吸引大批技術成果落地,萬億産業集群呼之欲出。特別是依託中國科交會等平臺,惠州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一批高校及科研機構,正搶佔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高點,加快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平臺影響力再升級

  國內外350所高校參與

  高校是中國科研第一大力量,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當二者在“工業大市”惠州相遇,註定不同凡響。實際上,去年6月,首屆中國科交會在惠州成功舉辦,就吸引了300所海內外高校約1萬項科技項目前來展示、交易,産學研合作盛況空前。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第二屆中國科交會的規模、層次、影響力再度升級。

  此次大會由教育部、廣東省政府共同組織,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及惠州市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促進産學深度融合 攜手創新共贏發展”。

  活動組委會負責人介紹,第二屆中國科交會已邀請到350所國內重點高校、海外高校代表參加,其中包括“雙一流”高校96所、港澳高校16所。徵集到1萬多項科技成果項目,其中8200多項將參加現場的展覽展示和推介。

  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國科交會還將首次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以及深莞惠經濟圈“3+2”協同創新發展論壇暨城市創新需求發佈會,並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副校長丁文江認為,舉辦中國科交會是讓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重要方式。惠州的發展空間、創新潛力非常大。中國科交會的舉辦正逢其時,期待為我國創新體系建設貢獻惠州力量。

  華陽集團副總裁、華陽通用董事長曾仁武説,中國科交會對企業來説是很好的機會,可以精準對接高校,尋找匹配自身需求的科研成果。

  創新引力波再擴散

  高校及研究院扎堆落戶惠州

  去年以來,借助中國科交會的這個全國高校産學研合作公共服務平臺,惠州加快招才引智,補高校和科研機構短板取得重大突破。

  在首屆中國科交會上,惠州市政府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簽約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大學創新園項目。這個總投資35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2所“985”“211”高校同意入駐。

  在第二屆中國科交會上,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4所高校將簽約入駐潼湖大學創新園,在園區設立研究院,開展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産業研究。

  這是惠州近年來持續釋放引力波的縮影。高校和研究院紛紛進駐背後,是各界普遍看好惠州的創新發展。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有自身優勢,土地空間大、産業基礎好,且加快對接深圳,前景非常廣闊。

  今年2月,惠州市政府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落戶惠州,將引進世界一流的科研資源,並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這是繼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際教育科研基地簽約落戶後,惠州引進的又一所知名高校。

  而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創新園,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南創新中心等14家高端科研院所已落戶。

  作為大會的東道主,惠州今年有望再次滿載收穫。第二屆中國科交會上將有超過100個項目簽訂正式合作協議。

  發展新動能再釋放

  瞄準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

  隨著連續兩屆舉辦中國科交會,惠州這座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工業大市”,在新一輪創新産業競逐與成果快速轉化中,展現出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的雄心。

  如今在惠州,世界級雲計算智慧終端産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在TCL的車間裏,一台臺4K智慧電視快速完成生産,其電視出貨量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還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圍繞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技術研發開展全面合作。

  隨著總投資129億元的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即將陸續投入生産,全球最大的模組和電視生産基地在惠州顯現雛形。

  幾十公里外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隨著一批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率先落地應用,這裡加快建成世界級生態型石化産業基地。

  面向全球開放創新,惠州已吸引33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60多個項目,逐步構建起“2+2+N”現代産業體系,源源不斷釋放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惠州産業發展品質、規模與速度兼具,數據在説話。2017年,該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過8500億元,增長10.6%;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63.5%和41.4%,處於全省先進水準。

  紮實的産業基礎為惠州高品質發展打開廣闊的成長空間,而中國科交會又為其連結全國乃至全球優質創新資源帶來無限可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下,惠州正以新行動、新作為,向萬億産業集群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發起衝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努力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更大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