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媒體峰會與會專家代表熱議“灣區建設與‘一帶一路’”

2019-05-21 09:11:39 來源:南方網 編輯:董健雄 責編:趙瀅溪

  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支撐“一帶一路”建設?5月19日下午,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平行論壇上,來自媒體、高校、企業的專家和代表熱議“灣區建設與‘一帶一路’”。大家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區。專家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要充分發揮人才尤其是國際化人才的作用,伴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進行,青年人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廣闊。

  夯實民意基礎建設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今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明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典範。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更好地發揮港澳在國家新時期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更高層次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王珺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物質基礎。接下來,大灣區建設具有更大支撐力的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及快速便捷的交通網絡與綜合運輸通道,可以推動適應21世紀高品質發展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還要建設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因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與人文基礎,通過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開展合作,將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築牢社會根基。

  “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可以作為一個協同創新發展的整體,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來連接內地的製造産業和世界高端的科創資源,推動大灣區成為世界級的科創高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發揮互補優勢,廣東有完整的製造業供應鏈,而香港、澳門具有整合全球消費需求的能力,三地聯通起來的供應鏈能夠更好地連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産業。香港在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方面,一直是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同時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的融資中心。

  突破傳統瓶頸創新國際傳播人才培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表示,在全媒體時代,面對大灣區建設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要求,國際化傳播人才的培養內涵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作為國際化傳播人才培養重鎮的高校,要突破單一的培養機制,建立政府、媒體、高校協同育人的國際傳播人才培養模式;要突破國際傳播人才培養中的拼盤化傾向,創新多學科整合的課程體系建設;要突破學生來源單一化,多渠道發展國際傳播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呼喚著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全媒化、複合型國際傳播人才。”林如鵬認為,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變化,站在為國家的國際傳播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的高度,創新國際化人才培養,不辜負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專家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要充分發揮人才尤其是國際化人才的作用是關鍵因素。而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進行,青年人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廣闊。

  “澳門青年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動力。”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員葉桂平説,澳門青少年一代要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到大灣區求學就業、創新創業。建議通過共建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等成果轉化平臺,著力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社會各界共同關心青少年的現實需要、關注青少年的長遠發展,致力於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有利條件,為愛國愛澳傳統的薪火相傳、為“一國兩制”事業的行穩致遠而努力奮鬥。

  “無論對港澳臺還是內地的創業青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是科技創新的絕佳歷史機遇。”香江獨角獸牧場CEO馮建林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都注重信息、文化、資源等的連接,通過多元化、開放式、創新性的聚合,不但可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還可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同時搭建科技研發交流的體驗平臺。

  講好灣區故事共同提升國際傳播水準

  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媒體如何不斷創新傳播形式,提升報道的時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説服力?

  中國日報(香港版)副總編輯宋平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要善用沉浸式傳播,讓受眾在新聞傳播中獲得第一人稱體驗的新聞生産形式,由“要他/她聽”轉化為“我要看”;要勇於跳出舒適區,以快速和深度的媒體融合搶佔國際傳播新陣地;要不斷加強新聞內容和視覺呈現的高度融合,打造受眾認可、引領國際潮流的視覺精品;把握微視頻發展機遇,擴大國內外主流聲音;注重借力,以合作傳播、活動傳播等形式快速提升影響力;團結大灣區各界,共同提升國際傳播水準。

  “酒香還怕巷子深。”她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納多元文化價值,建議儘快形成大灣區英文網站矩陣,增加英文原創信息,在互聯網這個海量圖書館裏放入屬於大灣區自己的信息書籍。

  “澳廣視很願意為大灣區媒體與世界各地尤其是葡語系國家搭建橋梁,共同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暨執委會委員羅崇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各個城市與各界的積極參與,媒體應該當好推動者的角色,發揮更好的宣傳作用。

  “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的當下,提升文化傳播的品質和水準,是媒體應有的擔當和作為。”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總編輯孫愛群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眾多媒體同聲同氣,主流聲音和輿論形成強大的正能量。廣東媒體要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當作促進自身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不斷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精彩發言

  王珺(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

  引領灣區産業在國際分工中提質增效

  要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要以加快構建國際科創中心為動力,把握數字化、智慧化、網絡化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發展機遇,推動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在國際分工格局中提質增效。

  以加快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為抓手,通過大企業主導和産業鏈分工深化,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增強“走出去”的支撐力。優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與營商環境,更加便利全球創新資源與産業要素跨境流動及企業國際合作。

  林如鵬(暨南大學黨委書記):

  大灣區需要全媒體型國際化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全媒型理念和能力的傳媒人才。全媒體型國際化人才應該是“下筆能寫、攝像能扛、照片能拍、片子能剪、軟體能用”的多技能型人才。此外,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新聞傳播行業的智慧化趨勢也在不斷推進中,因此大灣區的國際傳播人才培養不僅需要具有運用文字講故事的能力,更需要具備運用數據講故事的能力,特別是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還需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對話能力的傳播人才。在這方面,香港、澳門的同事國際視野開闊,外語能力突出,我們對其寄予厚望。暨南大學在香港從事傳播工作的新聞記者有400多人,在澳門,75%的傳媒人才也是畢業于暨南大學。我們也相信他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在國際傳播活動中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宋平(中國日報(香港版)副總編輯):

  善用國際傳播通用語言打通中國故事傳播路徑

  隨著粵港澳合作的不斷深化和大灣區與國際市場的全面對接,大灣區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社會的重點關注,所面臨的輿論環境也將更加複雜,我們的媒體需要不斷創新傳播形式,不斷提升關於大灣區報道的時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説服力。

  傳統媒體在互聯網時代面臨巨大挑戰,但是抓住社交媒體天生的即時傳播和跨國界屬性,跳出以往熟悉的舒適區,善用國際傳播通用語言和符合用戶習慣的敘事方式,對於我們發展中國家的這些媒體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可以真正打通中國故事的傳播路徑。

  隨著我國的國際傳播工作逐漸從“一事一宣”向“資源整合”轉型,想要傳播好中國聲音,不但要苦練內功,不斷壯大自身的國際傳播能力,還要善於借用外力,形成傳播合力。

  余敬中(快手科技副總裁):

  短視頻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短視頻是老百姓喜愛的交流交往新興方式。粵港澳大灣區的快手日活用戶數約700萬,約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日活量比較高。短視頻可以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農産品影響力提升,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

  王綽中(台灣旺旺中時傳媒集團副總裁):

  大灣區展示“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展示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具體落實。

  葉桂平(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員):

  青年需把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聯繫在一起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需要利用自身優勢,善用政策紅利和創新動力,採取錯位發展策略,才能有效地把大灣區各城市作為經濟多元的發展腹地,為澳門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讓澳門迎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澳門青年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廣闊。在機遇面前,廣大澳門青年只有奮發有為,順應時代潮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把自己的理想同國家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在青春的奮鬥中收穫更多自信和勇氣,才能在成長的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孫愛群(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總編輯):

  唱響“三部曲”助力灣區文化圈建設

  媒體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中的擔當與作為,有三個層次,如同“三部曲”。第一層是基本層,媒體需要發揮文化傳播基本功能,做好報道;第二層是互動層,媒體要發揮橋梁紐帶獨特作用;第三層是共建層,媒體要發揮凝心聚力強大功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可以緊扣文化傳播,辦活動、論壇、展會等幾大熱點,天寬地闊,大有可為。

  申明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

  粵港澳大灣區處於未來貿易前沿位置

  從地理區位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是環太平洋經濟圈和環印度洋經濟圈的交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際上是在未來潛在需求增長最有活力的區域開闢了一條貿易通道,而粵港澳大灣區正是在其中最前沿的位置。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産業對於國內和國際都有很強的關聯效應。粵港澳大灣區基於下游的産業關聯效應很強。智慧手機中國一年出産19億台,其中有11億台是粵港澳大灣區産的。粵港澳大灣區在終端産業和製造業方面,都有非常強的配置資源能力。

  洪為民(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大灣區媒體要加強與海外媒體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故事要走向海外,就要用當地人能夠聽得懂、能理解的語言和方式進行。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加強與海外媒體合作,未來在製作節目時考慮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翻譯成不同的文字。同時與海外媒體共同策劃,以外國人的視角講述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故事,這樣能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馮建林(香江獨角獸牧場CEO):

  大灣區建設需關注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需要一個平臺,聚合創新要素的資源。我們致力於搭建平臺連接創業要素,就像把菜市場買回來的食材做成一盤一盤的菜。但要把鮮活的食材變成菜,就要關注科研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最終目的還是需要實現産業化,賦能是最關鍵的一點。“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也有平臺聚合的作用,同樣需要關注賦能這個職能,這樣才能形成生態,形成閉環。

  袁志偉(無線電視助理總經理兼新聞總監):

  主動作為加強海外推廣

  打造大灣區媒體品牌

  香港有自己的優勢,但也存在缺點。比如在香港可以學習到很多國外先進的技術,但要在香港一展所長卻比較困難。而在深圳,就有更多的空間獲得較好的發展。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就是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在深圳發展了大疆無人機,如今大疆無人機佔全球約80%市場份額。

  如果我們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聯合起來,各司其職,成功幾率大很多。如果當初沒有與深圳的合作,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大疆公司。

  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媒體主動作為,加強海外推廣,讓更多的優秀節目“走出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媒體品牌。

  羅崇雯(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暨執委會委員):

  發揮澳門連接葡語國家的橋梁作用

  傳媒是文化的載體,是展現地方文化的重要方式。比如,澳門農曆四月初八的舞醉龍,既是一個文化項目,也是一個街頭表演,吸引了中外遊客,這是一種文化相容的具體體現。

  由於歷史的淵源,澳門不但與葡萄牙有著特殊的關係,也與其它葡語成員國往來密切。從2012年開始,澳門電視臺先後與8個葡語系的國家簽署了他們電視臺的合作協議,把中國優質紀錄片、電影、動畫片和電視劇翻譯為葡萄牙語,送到葡語國家的電視臺播放。經過這幾年的經驗累積,葡語觀眾很歡迎電視臺的紀錄片、旅遊文化、美食的節目。我們很樂於與大灣區的同行們分享這個經驗,澳門可發揮連接葡語國家的橋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

  作為媒體,我們還很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創業者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夢想和現實,未來會繼續做好跟進報道,講好大灣區故事。

  莊子富(台灣台中廣播電臺總經理):

  臺商期待大灣區提供廣闊平臺

  對於台灣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機會,不但可以連接台灣和大陸,還可以連接全世界。如果臺商可以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對台灣的整體經貿發展都大有裨益。對臺商來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是最便利的,也是走向世界的最好選項。

  舉個例子,在台中有一對年輕人,想做面向年輕人群體的功夫茶飲品,但是台灣的市場非常小。他們到大陸參加了一次茶博會,回來後非常高興,因為他們通過這個平臺,接到了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甚至迪拜的訂單。在這個例子中,大陸搭建的合作平臺可以推動台灣的産品跟世界接軌,這也是臺商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最期待的一部分。

  毛艷華(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

  互利合作與文化交流並進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要推動互利合作,同時也要探索文化交流來推動融合發展,才能更有力地支撐“一帶一路”建設。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吳少敏 朱曉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