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冼夫人文化有望成“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新紐帶

2019-07-09 10:16:26 來源:南方網 編輯:陳夢楠 責編:趙瀅溪

  粵洋記

  穿越千年時光,跨越萬里波濤,發端于廣東的冼夫人文化,如今不止風行海南、廣西等地,亦隨華人足跡遠至東南亞多國,開枝散葉。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這十字真言,濃縮了“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歷史價值,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高度契合。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飛赴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一路向南,探尋冼夫人文化的南洋足跡。雙子塔下,魚尾獅旁,“冼太之音”回蕩不息,成為當地多元文化的因子,以及粵僑念祖愛鄉的象徵。

  “好心精神”潤南洋。它不僅連接了新中國七十載崢嶸歲月,見證了海外華人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而且匯入了“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新時代浪潮。

  根的守護

  近半個世紀過去,年過六旬的莫天來仍記得馬來西亞增江冼太廟開幕的盛況。當時的他,還是五尺微童,那種歡樂、虔誠的氛圍至今仍印在其腦海裏。

  被冼夫人這位傳奇女性的精神所感染,這些年來,莫天來以馬來西亞高州總會總務、增江冼太廟副主席的身份,奔波于馬來西亞和廣東之間,樂此不疲地為兩地冼夫人文化交流穿針引線。

  這份赤子之心,源於對根的守護。

  “不管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莫天來説,早期到馬來西亞的先輩絕大多數是當勞工,比如割橡膠、採錫礦,生活很艱苦,冼夫人包容互利的精神給了他們很大的支撐。

  時間回溯到1400多年前,冼夫人出生於古高涼郡(今茂名地區)的俚人首領家庭。她自幼賢明,後與高涼郡太守馮寶聯姻,主理嶺南軍政。歷經三朝,出於對國家、對民族、對百姓的“好心”,冼夫人一直堅持維護國家統一,使嶺南在南北朝至隋朝烽煙四起的亂世中保存了相對的安寧與繁榮。

  文化學者王魯湘這樣評價冼夫人:她始終以開放包容為胸襟,向優秀的文化學習,以一顆仁愛天下的好心來規劃嶺南地區的生存和發展,最大限度實現中原政權和嶺南的互利共贏,避免分裂和戰爭帶來的傷害和破壞。

  年輪更替,冼夫人的仁心與智慧,逐漸沉澱為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産。後人在各地紛紛紀念她,並將對她的崇敬帶到了海外。目前,全球共有冼夫人廟2000多座,“好心精神”猶如風箏的線,將漂泊的遊子緊緊地拉在了一起。

  在馬來西亞,冼夫人文化星火燎原,遍佈各地。從借來的一塊地起步,增江冼太廟不斷發展壯大;馬來西亞高州總會放棄不菲的租金,將市區新大廈的頂樓用來紀念冼夫人。

  在獅城新加坡,華人許達財的母親周愛梅從家鄉海南帶來了冼夫人信俗,以寄託鄉思、祈願求福。60多年來,人們口口相傳,熱情不減。

  在泰國曼谷,1965年,華人馮姐隆慷慨捐出一塊地皮,加上僑胞鄉親們踴躍捐款支持,安放著冼夫人金身的正順聖娘廟得以建成,興盛至今。

  ……

  冼太之風,向海而興,落地生根。

  情的指向

  “你的家鄉在哪?”

  這是自幼縈繞在潘家海耳邊的聲音。吃飯前,信奉冼夫人的雙親總會向他拋出這個問題,他只有完整地回答出老家的名字才能過關。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潘家海對祖籍國感情深厚,作為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副秘書長的他一直關注支持著家鄉的發展。

  海外遊子對冼夫人文化的推崇,背後是桑梓情濃。

  冼夫人文化,催生了向心力。

  “無論從廣東還是海南過來的,都可以加入我們。我們的會員,最多都有四代人了。”馬來西亞高州總會的廖泳昌言語中帶著自豪。

  “‘唯用一好心’這句話早在新加坡茂名籍華人中産生共鳴,‘三和’精神便是一個體現。”新加坡廣西暨高州會館副會長淩大祥回顧道,該會館前身為“三和會館”,“三和”指的是廣西、廉州、高州;基於鄉情和親情,先輩們在異國他鄉組成了“大家庭”。

  冼夫人文化,搭起了連心橋。

  近年來,海外華人絡繹不絕回到粵西等地的冼夫人廟尋根,還以“好心”回饋故里,在家鄉投資興業、熱心公益。

  淩大祥20多年前首次回茂名,便專程到高州冼太廟,切身感受了冼夫人文化的深厚底蘊。後來,他在家鄉投資建設水電站。他為家鄉能誕生冼夫人這樣的巾幗英雄感到自豪,也為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感到振奮。

  冼夫人文化,滋潤了精氣神。

  馬來西亞高州總會和新加坡廣西暨高州會館,都設置了獎學金、助學金和敬老金,延續了崇文重教、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這10年來,潘家海每年都組織新加坡的醫療專家赴海南開展義診活動,先後為300多名唇腭裂患者開展了免費手術,使他們的微笑不再有缺憾。

  冼太為媒,情牽內外,溫暖彼此。

  火的傳遞

  讓文化之火世代傳承,讓“好心精神”發揚光大——這是老一代華人一直牽掛的事。

  78歲的許達財有些發愁:兒女們對冼夫人文化“一知半解”,家中的冼太廟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

  儘管有零星“新鮮血液”注入,曼谷正順聖娘廟同樣面臨著理事會會員減少、人員老齡化的情況。“冼夫人文化在曼谷的影響力還有待提升。”馮冼家族的後代、泰國海南會館理事長馮爾真坦言。

  在千島之國印尼,由於國情相對特殊,加上茂名籍僑胞數量較少,冼夫人文化還處於空白狀態。

  70年風雨兼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帶一路”春風吹拂之下,海外華人也在為冼夫人文化的不斷開枝散葉而努力“破冰”:

  ——以身作則延續文脈。淩大祥幾乎每年都回茂名,他時常會帶上兩個女兒一同返鄉,跟她們講述家鄉和冼夫人的故事。

  ——齊心協力探尋答案。新加坡海南會館正在研究,將許達財家中的冼夫人金身遷入會館旗下的天后宮,接受更多人的供奉。

  ——與時偕行注入活力。馬來西亞根登新村要將推廣冼夫人文化和打造旅遊勝地結合起來,吸引年輕一代參與,讓文化與地方發展共振共贏。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增江冼太廟的信眾已不局限于華人,還有祖籍越南、菲律賓的居民,甚至有印度人。在王魯湘看來,冼夫人的“好心精神”是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最大公約數”,可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和經濟心心相印。

  弄潮兒向濤頭立。廣東領時代風氣之先,數千萬僑胞遍佈五洲四海,連接中國與世界。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永衛期盼:廣東發揮“領頭羊”的作用,與海南、廣西等地形成合力,加強與海外的雙向互動,讓冼夫人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好心精神”,薪火相傳,美美與共。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胡良光 曹斯 甘韻磯 韓安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