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挺進藍海 中國風投收購日本電池業務

2017-08-10 09:46:25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道:外媒稱,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産汽車8月8日稱,已同意將其電池業務出售給中國投資公司金沙江資本(GSR),金額不詳。

  據路透社8月8日報道,該公司發表聲明稱,將售予GSR的業務包括在田納西、英格蘭和日本的電池廠。

  報道稱,日産汽車將先通過買斷日本電氣(NEC) 及其子公司NEC Energy Devices所持49%的少數股權,來完全控股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AESC)這一業務。日本電氣稱,已批准股權出售事宜。

  另據彭博新聞週刊8月9日報道,當地時間2017年8月8日,日産發佈聲明,宣佈與金沙江資本達成並簽訂最終買賣協議,金沙江資本將收購日産旗下電池業務及相關生産設備。根據日産發佈的聲明,此次雙方簽訂的買賣協議不僅包括日産旗下電池子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 (AESC),還包括日産北美公司位於田納西州士麥那的生産業務以及日産汽車英國生産公司位於英國桑德蘭的生産業務。除了上述業務之外,金沙江資本此次還收購了部分日産位於日本的電池研發和生産工程業務。

  彭博新聞週刊認為,隨著汽車業逐漸由燃油動力向電池動力轉型,未來電池産業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投資集團看中了這片藍海毫不奇怪。福布斯新聞網知名撰稿人傑克·佩爾科夫斯基在其文章中援引華爾街研究和投資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算了一筆賬,未來20年電動車將佔全球汽車市場約40%,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的規模約為1億輛,即使不去考慮以後的增長,這其中也將有4千萬輛會是電動車,假設汽車電池的價格和一台內燃機的價格一樣為6000美元,那汽車電池市場的規模就應該是2400億美元。

  報道稱,中國電池行業發展很快,中國工業網日前提供了一份全球鋰電池銷售額前11名的榜單。從上面2016年的銷售額可以看到鋰電池世界前三名都是日本韓國企業:第一名松下230億人民幣,第二名LG 210億人民幣,第三名三星SDI 205億人民幣。都是200億人民幣以上。接下來緊跟的第二梯隊是中國三巨頭:比亞迪160億人民幣,CATL(寧德時代)140億人民幣,ATL(東莞新能源)135億人民幣,都是100億元營收的級別。但是就增長速度而言,日韓企業和中國企業完全不能相比。根據中國工業網的報道,2016年第一名的松下增長15%,第二名的LG增長18%,第三名的三星SDI增長11.4%,第四名的比亞迪增長28%,第五名的寧德時代猛增145.6%,第六名的東莞ATL增長13.4%,如果再往下看,第七名的索尼下降20%,第八名的中國沃特瑪增長199.5%,第九名的力神增長71.4%。

  事實上,看中電池市場這片藍海的不止中國人。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特斯拉和合作夥伴松下投資50億美元的超級電池工廠項目Gigafactory在2014年公佈,目前位於美國內華達州的1號工廠在2016年7月正式盛大開業,開業時只完工了14%。1號工廠為特斯拉汽車生産燃料電池和家用電池Powerwall。2017年2月特斯拉宣佈,計劃再建三座超級電池工廠,2號工廠將在紐約建設,剩餘的工廠正在選址。屆時Gigafactory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産商。

  另外,8月3日,德國法蘭克福公司 Terra E 計劃聯合16家德國公司組建聯盟,準備興建一座造價10億歐元以上的鋰離子電池工廠,將在産能上挑戰特斯拉的 Gigafactory。Terra E 公司CEO霍爾格·格裏茲卡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下個月公司將會在位於德國或鄰國的五個候選地點中選擇一個來建造34千兆瓦的電池工廠。格裏茲卡稱,該工廠將於2019年第四季度破土動工,在2028年達到滿負荷生産。

  報道稱,總之汽車電動化帶動了電池市場的發展,電池市場份額爭奪戰已然開啟。

出海記|外媒:挺進藍海,中國風投收購日本電池業務

資料圖片: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自動生産線。(新華社)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