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

2019-01-07 09:20:1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煬  責編:韓東林

“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

豐收季節,收割機正在瓦拉農場的稻田裏工作。記者 姜 宣攝

“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

中尼兩國技術人員分享水稻新品種培育成功的喜悅。中地海外集團綠色西非農業有限公司供圖

“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

瓦拉農場的“伽瓦1號”雨季原種繁殖田。記者 姜 宣攝

  ■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不是難事,重要的是要讓當地農民意識到農業技術的巨大力量。

  ■利用再生稻技術,尼日利亞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糧食自給,這對於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來説意義重大。

  ■“我要讓中尼兩國友誼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尼日利亞西北部凱比州的瓦拉農場,一塊塊稻田整整齊齊,滿眼望去金黃一片……幾臺大型收割機已經進場,陸續開始作業,瓦拉農場又迎來了大豐收。

  撥開水稻步入田間,一束束水稻像列隊的士兵一樣,整齊劃一地等待著檢閱,田間幾乎看不見雜草。一旁幹著農活的中國農業技術專家王學民説:“苗夠了,雜草也就沒有了生長空間。”

  尼日利亞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尼日利亞全國大米需求量為700萬噸,其中自産550萬噸,進口150萬噸。不過,在中地海外集團綠色西非農業有限公司農業技術專家們看來,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不是難事,重要的是要讓當地農民意識到農業技術的巨大力量。

  “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帶來高産量

  1983年,作為中地海外集團首批合作項目之一,瓦拉農場項目在尼日利亞正式啟動。該項目主要繁育和改良水稻、玉米等種子,以“公司+農戶”的培育模式,為當地農戶提供種子、化肥等農資,並由中國技術專家們手把手向當地農民傳授農業技術,幫助他們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實現增産增收。

  “剛來尼日利亞時,幾乎沒什麼人相信我們的産品。”中地海外集團負責農業的副總經理汪筠告訴記者,2012年至2014年,公司因此還出現了虧損,直到使用中地海外集團種子的農戶逐漸增多,這一局面才得到改變。

  畢業于湖北農學院(現為長江大學農學院)種子專業的王學民,2004年到非洲從事農業技術研究,2006年加入綠色西非農業有限公司。用他自己的話説,他這一輩子“與農田水稻結下了不解之緣”。

  “農業技術的效果不太可能立竿見影,但其影響深遠,受益的將是幾代人。”王學民告訴記者,一個糧食品種的改良,需要多年的反復試驗,從試驗成功到廣泛應用也需要很長時間,更何況這一切是在一個土壤、氣候乃至語言文化完全不同於中國的國家進行。

  經過10多年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努力,“伽瓦1號”從綠色西非農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數百個水稻品種中脫穎而出。經過尼日利亞區域試驗和生産試驗,與同期當地主推品種Faro 44相比,“伽瓦1號”的平均産量要高出至少30%。2017年,“伽瓦1號”成功在尼日利亞註冊登記,成為第一個在尼日利亞被定名的由私營機構培育的水稻品種、第一個在尼日利亞被政府正式定名並同時推薦到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其他國家的水稻品種。

  此外,王學民團隊還結合當地土壤特點,為當地農民“量身定制”出新的種植方式——“撒播耙地”。這種種植方式比常規種植的産量高出至少30%,最多時甚至能高出一倍。

  “我們再也不用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了”

  十幾年前王學民剛到瓦拉農場時,這裡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田地裏的雜草長得比莊稼還壯實。項目剛開始時,他每天到農場試驗田幹活,中午還得派車回營地取午餐。隨著項目的逐步推進,周圍村莊不少人被吸引過來,村民們騎著摩托車到田間地頭販賣起食物與水來。農場附近原來沒幾戶人家的奇帕米利村,慢慢搬來了不少新住戶,還有了像模像樣的飯館,漸漸發展成有一定規模的小鎮。

  為王學民開車多年的司機易卜拉欣坦言,當初到瓦拉農場上班,他心裏也認為這個地方太偏遠,只不過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硬著頭皮幹下來。可當他看到中國農業技術帶來的好處後,便主動勸説家人和親戚也來農場紮根。他自己一邊為王學民開車,一邊學習農業技術。現在,易卜拉欣一家承包了一大片農田,利用學到的手藝種植水稻,日子慢慢過得紅火了起來。

  布萊辛則是從尼日利亞東北部的包奇州輾轉來到瓦拉農場,她告訴記者:“這裡有農田,更有技術,中國技術讓我們的日子好起來,我們再也不用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了。”

  “人是需要情懷的。在我看來,這種情懷就是無論吃多少苦,也要無愧於國家的培養,無愧於自己的夢想。”現階段,王學民為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把國內的再生稻技術推廣到尼日利亞,爭取種兩季、收四次,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戶的種植能力和水準,從而大幅提高收成。“再生稻技術適應尼日利亞的土壤、氣候條件。”他表示,第一季1月種,4月收,一個半月後就可再收;土地休息一個月左右,第二季6月種,10月收,再一個半月又可收一次。每一次的收成都至少能達到原稻的一半。“利用這種技術,在現有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尼日利亞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糧食自給,這對於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來説意義重大。”

  王學民等中國農業專家的執著堅守為許許多多尼日利亞人帶來了改善生活的機會。但提到自己的家人,這位在外堅守15年的漢子還是流下了眼淚,因為“欠他們太多了”。

  或許是因為長期與莊稼打交道的關係,王學民和水稻一樣,越是成熟越是低下頭來,不言不語。然而,談及瓦拉農場的未來時,他卻豪情滿懷:“我一定要再多幹幾年,發揮自己的價值。我要讓中尼兩國友誼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發展壯大。”(阿布賈1月6日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