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降低

2019-08-22 08:52:0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陳晨   責編:鄭思雯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為35.63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7萬億元,同比增26.6%。前6月,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去年全年平均水準下降0.5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逐步發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力度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效率逐步提升。

  下一步,如何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支持?怎樣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率?記者採訪了業界有關人士和專家。

  引導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

  “製造業是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中國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一季度末,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超過1.4萬億元,其中先進製造業貸款餘額超過6000億元,較年初增長5%。參與製造企業債轉股項目,支持國企混改和民營企業優化財務結構;支持汽車、新能源等民營企業延伸産業佈局等,工商銀行近年來積極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認為,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從重點領域看,要專門制訂針對製造業貸款的制度辦法,創新製造業貸款考核獎懲機制,建立起有效的容錯糾錯機制,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支持。

  今年以來,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已得到明顯改善。“下一步要鞏固前期成果,在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的基礎上,將資源配置到暫時遇到困難但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董希淼建議。

  改進信貸管理模式,産品更新、渠道更廣

  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進信貸管理模式,創新信貸産品和服務方式,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率不斷提升。

  完善數據“畫像”,服務模式更新。網商銀行通過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數據,建立了10萬項以上的指標體系和3000多種風控策略,探索出3分鐘申貸、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的“310”小微貸款模式,一方面可使小微企業免擔保抵押、憑信用貸款,通過手機就能及時獲得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將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左右。業內人士認為,新型互聯網銀行通過智慧化風控體系和數據“畫像”等發放小額信用貸款,有力拓展了對小微市場主體的服務覆蓋面。

  融資渠道多了,資金來源更廣。在福建,廈門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成功發行小微金融債共90億元;福建海峽銀行成功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此外,福建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落地,招商銀行福州分行獨立為三安集團創設風險緩釋憑證2.5億元,帶動發行超短期融資券5億元。科創板的推出還將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將撬動社會資本增加對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

  發揮合力,構建服務實體經濟長效機制

  對企業不了解,怎麼敢放貸?金融機構如果無法解決準確識別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及財務狀況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不願貸、不能貸、不會貸等問題。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啟動中國供應鏈金融數字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協會業務三部主任楊彬説,當前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比如,中小微企業過分依賴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和信用傳遞,很難建立自身信用;利用數據、信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評價服務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甚至有的企業為了搶佔客戶,降低風控標準。協會建設這個平臺,將可實現參與各方的共贏,幫助中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可持續的金融服務,幫助金融機構精準識別客戶、控制信貸風險。

  發揮合力,才能構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長效機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説,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監管、財稅、工信等部門協調合作。推動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加大擔保支持覆蓋面。清理規範企業抵押登記、資産評估、過橋等附加費用,減輕企業負擔。推動地方完善貸款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加快建設區域性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數據來源:多地統計局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