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19家公司上榜互聯網百強 植根上海新經濟企業集體爆發

2019-09-01 10:52:38  來源:東方網  編輯:韓東林   責編:韓東林

  原標題:植根上海的新經濟企業呈現集體爆發態勢

  上海,從不缺少創新的基因和創業奮鬥的傳奇。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日前發佈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8月29日美股收盤,其市值已超越傳統互聯網巨頭百度,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至此,中國市值前十位的互聯網公司中,上海已佔據兩席。

  今年8月,工業信息化部發佈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更是以19家公司上榜的成績,成為僅次於北京的互聯網産業重鎮。

  從中國互聯網産業發展歷史看,上半場是短跑競賽,而下半場是耐力競賽,決定最終成敗的仍然是産業深度和區域廣度。擁有獨特的産業、政策和貿易優勢的上海,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

  眾多新經濟企業引領行業發展

  截至8月29日收盤,拼多多市值達到390.67億美元,當日百度市值為365.38億美元。4歲的拼多多在市值上已經超過20歲的百度。“上海為什麼沒有BAT”的質疑,已經破題。

  與百度相比,拼多多是一家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企業。作為根植上海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直接“過濾”PC版本,融入了社交拼團、遊戲化運營等多種創新方式,短短四年用戶規模達到4.8億。

  有業內專家表示,“BAT”如今成為“PAT”,這反映了商業理念和模式的更替,在這一輪更替中,互聯網平臺企業與實體經濟有更為深入的融合。

  這正是今天上海眾多新經濟企業的代表性發展路徑。事實上,除了拼多多,上海還擁有為數眾多的新經濟企業,如新消費社區小紅書、年輕人的視頻平臺嗶哩嗶哩、人工智能公司依圖科技、流利説等等。這些企業,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均取得了可喜成果,並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各自行業的發展。

  上海厚植新經濟發展沃土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新經濟企業告別了早期依賴融資輸血快速衝刺的短跑階段,而更加依靠産業優勢、政策支持和商業積澱。美團點評CEO王興曾表示,贏得互聯網下半場有三大路徑,高科技、“互聯網+”和國際化。

  而這三點,正是上海的優勢所在。近年來,上海充分利用産業深度、政策優勢和領先的國際化水準,助力新經濟企業成長。其中,上海包容與審慎相結合的政策為這裡提供了一方沃土。2017年,上海公佈《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2017版)》,市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處長俞培剛表示,當時工商部門會同科委、經濟信息化委、網信辦等與新行業監管密不可分的主管部門,共同討論哪些行業是有代表性、趨勢性和創新性的,將其納入目錄中。結合目錄,上海對新經濟企業逐漸採取了既包容審慎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政策——既放寬準入門檻,精準扶持新經濟企業,又主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及時排除新經濟企業在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確保企業能夠在包容審慎的環境之中健康成長。

  去年12月4日,央視新聞聯播將上海列為新經濟代表性城市,認為創新驅動已經成為上海發展重要引擎。截至今年4月,上海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在內的新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GDP)比重已經超過31%。如今,伴隨科創板正式開板,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開閘”,本土互聯網公司的創新熱情進一步被激發。

  人工智能時代重塑互聯網格局

  從技術層面看,拼多多的成功在於,將分佈式人工智能與電子商務模式相結合,通過演算法和大數據,了解並滿足消費者需求。

  事實上,除了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後來居上,在人工智能領域,上海也正逐步實現領跑。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00余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相關産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目前,把人工智能上升為優先發展戰略的上海,已經初步建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之一。

  昨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落下帷幕。上海積極順應時代潮流,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優先戰略選擇,主動謀劃,加緊佈局,密集發力,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全力打造要素齊全、開放協同的良好生態,創新策源密集活躍,企業集群加速壯大,改革試驗如火如荼。針對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上海“規則”正跨前一步,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22條”、智慧網聯汽車路測政策,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上海倡議……

  正是得益於要素齊全、開放協同的良好生態,植根上海的新經濟企業呈現出集體爆發的態勢。包括拼多多在內的新經濟企業安心謀發展,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不斷涌現。上海以深厚的商業文明積澱、獨特的産業和政策優勢,以及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的氣魄,將重新塑造中國的互聯網産業。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