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8892980

010-68892503

國家經開區高品質發展文件醞釀中 有望被賦予更多改革自主權

2019-01-17 09:53:4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許煬  責編:韓東林

  繼綜合保稅區之後,我國又一重要開放平臺將迎重磅新政利好。《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為激發對外經濟活力,穩定外商投資,相關部門正在醞釀起草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高品質發展文件,我國219個國家級經開區有望被賦予更多改革自主權。當前,經開區正密集圍繞高端製造等現代産業展開佈局,打響新一輪升級戰。

  設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烙印,並於90年代伴隨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發展壯大。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成功案例和重要平臺,一直是我國吸引外資的主力軍。不過,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轉型的進程,一些地方的經開區面臨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約束等新的挑戰,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謀求轉型,打造升級版,已經成為各個經開區的重要議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了實現作為“六穩”之一的“穩外資”目標,商務部等部門今年有一系列的新思路,其中就包括“提升開放平臺”。將國家級經開區打造成高品質發展平臺,成為重中之重。目前,關於推動國家級經開區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文件正在醞釀,具體內容正在加緊研究論證之中,還會進一步徵求各方意見。

  有經開區人士對記者表示,“希望在賦予經開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推進市場化改革、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現代産業體系等方面給予支持,讓經開區能夠更好地發展。”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級開發區的頂層政策體系正在逐漸完善。2017年,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2018年,商務部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工程作為重點,推動開發區創新。與此同時,開發區的內部績效考核評價、激勵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就在不久前,商務部完成了國家級經開區的全面“體檢”和量化評價。

  一組數據顯示出經開區在我國經濟中的“分量”:2017年,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的地區生産總值達8.9萬億元,同比增長9%,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1%;進出口總額和高新技術産品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1%;擁有1.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佔全國的13.8%;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超過400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7件。

  在商務部發佈的2018年國家級經開區的榜單中,蘇州工業園區表現突出,綜合排名、産業基礎、對外貿易都榮登榜首。

  蘇州工業園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主要得益於近年來,園區積極搶抓全球産業梯度轉移、價值鏈重構等機遇,充分利用現有産業基礎優勢,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納米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先導産業,加快構建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的産業集群。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從中央到地方也都在探尋國家級經開區的突破之路。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説:“目前,高新園將人工智能作為園區新一輪産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大力優化創業環境和創新生態,全力建設‘國家人工智能産業基地’和‘國家人工智能眾創基地’。”據介紹,目前該區已經集聚超過120家人工智能企業、15家人工智能新型研發機構。

  近期,各地也密集出臺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日,福州市政府發佈《關於促進開發區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浙江省也印發了《關於加快國際産業合作園發展的指導意見》。

  作為後起之秀,長沙經開區充分利用其中部重要的先進製造業聚集區和省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優勢,高起點佈局汽車産業新生態,提出“率先打造國家智慧製造示範區、率先建設5000億國家級園區”發展目標。

  “國家級開發區設立之初也是為了吸引外資,而現在自貿區等開放高地日益增多,給原來的經開區帶來挑戰。面對這一情況,經開區也在進行新的嘗試。例如,目前有部分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將國家級經開區與高新區進行整合優化。”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爽對《經濟參考報》表示。

  事實上,據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10余個經開區和高新區等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併。包括,上海高新區和浦東區的合併,廣州開發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的四區合一,蘇州高新區和虎丘區的合併,青島高新區和開發區的合併,南京高新區和浦口區的合併,荊門高新區、開發區、掇刀區的合一等。

  張爽表示,未來園區的發展,更應該注重自身的發展品質,而不是關注政府給的政策。未來園區的發展更應該看“軟環境”,應著力提升包括創新創業體系、科技服務體系、資金融通體系、人才服務體系、協同開放體系、政策法律體系等六大體系的建設。(記者 孫韶華 王文博 鐘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