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GPI指數走勢全景透視

2018-12-29 09:52:02 | 來源:證券日報 | 責編:陳晨

  自2018年2月1日起,“興業綠色景氣指數”(GPI)指數已連續發佈11期。從這11期綜合指數及各分項指數走勢情況來看,與我國目前綠色發展政策走向顯示出高度的一致性。

  一、GPI指數總體表現

  自發佈以來,GPI綜合景氣指數一直處在臨界點50%之上,體現了目前在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大背景下,總體綠色産業景氣度處於相對較好水準。

  2月份綜合景氣指數相對處於較低水準主要是受2018年春節效應影響,春節假期導致絕大部分企業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數都有所下降,同時,物流減慢、人員緊張也拖累企業的生産經營,綜合這些因素導致2月份GPI綜合景氣指數較1月份下降了3.9個百分點。

  5月25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啟動,使污染治理項目重新受到高度關注。綜合這些因素推動5月份GPI綜合景氣指數達到一個小高峰,環比提升了7.5個百分點。

  6月份GPI綜合景氣指數迅速回落,較5月份下降了7.4個百分點,主要受可再生能源退補政策影響,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調2018年的普通光伏電站和分佈式光伏電站規模指標,同時下調光伏標杆上網電價。此次限規模、降補貼的光伏新政對整個光伏行業的影響超預期,也影響了産業相關企業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預期和信心,導致可再生能源行業景氣度在6月份大幅下降,也由此拖累了6月份GPI綜合景氣指數。

  對於大部分綠色環保企業來説,特別是公共事業部門,政策補貼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動力,低水準的補貼到位率就導致了一些綠色環保企業資金鏈緊張。同時,對於工程建築業而言,綠色相關工程大多為公共財政支付,因而工程款能否及時支付同樣影響著企業的資金情況。從資金回籠情況指標表現來看,2018年以來也一直處於中等偏低水準。此外,綠色環保企業成本指標維持在較高水準,而價格指標則處於中低水準,反映出了大多數綠色産業成本高、收益率低的特徵。

  綜合來看,綠色環保企業資金回籠指數和補貼指數、價格指數一直處於較低水準,而投入成本則相對較高,反映出今年以來綠色環保産業資金可能一直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

  自GPI開始發佈,未來預期指數和環境監管指數一直處於較高水準,在此大環境下,對綠色環保企業的預期指數一直處於較高水準。

  GPI各分項指標除了反映出綠色産業自身的一些經營特徵外,也隨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化反映出綠色産業經營情況的變化。5月份之後,新訂單指數有明顯下降,而並購指數逐漸上升,一方面説明部分綠色環保産業需求存在隱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環保企業投身新項目的積極性不高,轉而去投資並購已運行的項目。同時,受5月份底退補政策影響,6月份綠色環保企業的樂觀預期弱化。此外,受近期一系列改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推動,綠色環保企業補貼到位率及投資並購意願均顯著提升。特別是在11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政府部門和國有大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抓緊開展專項清欠行動,對欠款“限時清零”後,補貼到位率指數提升至最高點54.5%。

  除了各分項量化指標外,每月GPI調研中還會對綠色環保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進行調查。自GPI調研開啟以來,資金緊張一直位於企業面臨主要困難的第一位,年初認為資金緊張為主要困難的企業佔比一直在30%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向我們預示著綠色環保産業的流動性危機。

  二、GPI分類指數表現

  從2018年以來GPI分行業指數表現可以看到,我國綠色環保産業各子行業間景氣度分化明顯且出現了結構性變化。

  其中,綠色環保專用設備、藥劑材料等製造行業和固廢、危廢處理行業的景氣度始終處於較高水準;而環境衛生管理行業景氣度則一直相對處於較低水準。

  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行業今年隨政策變化,景氣度波動較大,5月底光伏退補風波後,景氣度急劇下降,隨後政策有所緩和,景氣度也稍有提升;

  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及其相關行業則在秋冬供暖季來臨之際,隨著各地區大氣治理行動以及環境監測行動的陸續出臺,呈現出高景氣度;

  水利水務行業以PPP模式開發為主,受PPP政策影響較為顯著,今年2月初PPP重啟,推動年初行業景氣度的顯著提升,隨後有所回落,穩定在中等水準。

  綠色行業景氣程度的變化,除了行業自身淡旺季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和推進模式的切換,捕捉到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工作推進落實情況的脈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前瞻未來綠色産業熱點領域。

  2018年上半年,GPI分企業規模指數顯示,綠色環保企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景氣程度明顯高於規模較小的企業,並且這種景氣程度的分別表現在訂單、生産、成本、資金週轉等生産經營的各個方面。同時,大企業在政府合作項目佔比方面,也顯現出明顯的優勢,綠色環保項目以公共項目為主,大企業在項目投標和資金方面的能力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但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綠色産業大小企業規模之間的分化差距越來越小,特別是小企業景氣度持續較大幅度的提升,雖然中小企業在政府合作上仍然不及大型企業,但在産能利用率、利潤水準、資金情況上都與大型企業差距逐漸減小,這主要得益於2018下半年以來一系列改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的推動。

  (作者:魯政委 錢立華 方琦  魯政委係興業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錢立華、方琦係興業研究公司研究員)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