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興起咖啡熱

2019-05-21 08:52:1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責編:陳晨

  瑞幸咖啡5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這家橫空出世的新興咖啡品牌,成立不到19個月便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市。

  與此同時,在中國大中城市買一杯咖啡變得無比簡單。精美的咖啡店越開越多,連鎖快餐店推出多樣咖啡飲品,手機上隨時可以點一杯外賣咖啡,公共場所擺放著智慧咖啡機,即便只有熱水,也可以買來不同産地的手衝咖啡包,讓用戶迅速享受。

  資本的屢屢出手展現了對於中國咖啡市場的信心和野心,也被稱作“瘋狂燒出”了中國咖啡市場。這背後不能忽視的原因是,對於95後、00後這一代年輕人來説,咖啡變成了日常飲品,便利的外賣、智慧化設備、小程式的出現等也提供了多個消費場景。

  多個玩家攪熱咖啡市場 低價便捷降低消費門檻

  瑞幸咖啡的“快”超乎想像,最直接的體現是開店速度。在招股書的開篇,瑞幸咖啡就給出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瑞幸咖啡擁有自營門店達到2370家,累計成交客戶超過1680萬,2018年銷售咖啡及其他産品合計9000萬杯,已成為中國目前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咖啡品牌。

  鉛筆道曾給瑞幸咖啡算賬,從成立到正式營業的半年時間,平均每月開店數量達87家;正式開業後的半年時間,平均每月開店數量高達245家;而從去年9月至12月的3個月時間,瑞幸咖啡開店1000家,平均1天開10家店。

  這19個月裏, 人們手中握著“小藍杯”的場景從無到有,從有到常見,有關瑞幸咖啡的消息或分析不勝枚舉。

  最知名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做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改變,不僅進入外賣市場和餓了麼合作推出專心送,還創新了8款非咖啡飲品吸引用戶。星巴克繼續保持快速開店速度,計劃于2022年之前在全國門店數量擴張至6000家,入駐230個城市。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內,星巴克將下沉到更多二三線甚至是四線城市,每年開店數量超過600家。

  麥當勞、肯德基、全家、711等連鎖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以店面數量優勢參戰搶奪咖啡用戶。數據表明,中國內地市場份額最高的便利店全家在2016年賣出了約1000萬杯咖啡,同比增長140%。它在上海的某些門店,一天甚至能賣出超過300杯咖啡。

  為了滿足家庭、辦公室等消費場景,膠囊咖啡機的銷售也日益火爆。據了解,膠囊咖啡是將咖啡豆先研磨成咖啡粉,再裝進鋁質膠囊的,杜絕了普通咖啡豆或者咖啡粉接觸空氣後變酸、氧化等問題。億邦動力網透露,近3年來,膠囊咖啡消費人數增長了41%。

  各有特色的精品咖啡品牌層出不窮。作為精品咖啡代表之一的魚眼咖啡2010年創立第一家門店,在2016年“莫名其妙地火起來”,創始人孫瑜透露,一家在上海佔地十幾平方米的典型店舖,在沒有促銷的情況下,高峰時一天賣出300~400杯咖啡。

  校園裏、商場裏、交通樞紐裏等公共區域的自助智慧咖啡櫃也愈發常見。友飲咖啡是其中之一,主打“好喝、親民、價格便宜”。創始人張陽認為,中國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比國外更高,智慧咖啡設備在中國這樣的非成熟市場成長潛力巨大。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咖啡品牌都降低了價格,使得咖啡品類變得“親民”。比如,瑞幸咖啡以瘋狂發放打折券出名,不少人僅花幾塊錢就可喝到一杯咖啡;通過自助智慧咖啡櫃賣咖啡,更是省去了咖啡店的房租成本;便利店咖啡一杯也不過十幾元。

  CBNData的《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報告》顯示,新零售咖啡、便利店咖啡和線上市場,通過對咖啡消費場景的突破,既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氣象與更大的市場空間。除此以外,精品咖啡持續擴大的“網紅”影響力,以及自動咖啡機等新業態的出現,也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加多元。

  咖啡一代長大了 基礎設施支撐多樣打法

  中國人了解咖啡是從雀巢、麥斯威爾等速溶咖啡開始的,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打出了“第三空間”旗號,迅速成為社交場地第一選擇。

  孫瑜分析,不少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看著星巴克長大,“對於他們來説,喝咖啡不僅為了社交,最主要的是滿足每天攝取咖啡因的需求,不喝咖啡難受”。

  “中國的消費者迎來了消費升級的需求,但是供應不足。”張陽認為供應不足導致難以培養消費習慣,所以首先要解決供應問題。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年人均消費咖啡為3.7杯,遠低於歐美和日韓的水準。但是,從2013年到2017年間,中國的咖啡店市場規模幾乎實現翻倍,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8%,預計市場規模有望在2020年達到75億美元。喝咖啡的場地隨之變化,辦公室、家裏、行走途中都成了新的消費場景。

  在華創資本消費投資負責人余躍看來,以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線上流量平臺為主的新科技,以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騎手配送為主的供應鏈,以SaaS線上管理系統為主的運營方式,這三大基礎設施在過去幾年有非常快的發展,激發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品牌誕生。

  接下來的問題是,當市場上出現了從5元~50元的咖啡,消費者會選擇哪一杯?

  瑞幸咖啡的發展方式是借助資本的力量瘋狂開店,並借助廣告轟炸、補貼行銷、好友拉新的方式吸引用戶。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看,2018年,瑞幸咖啡市場行銷費用為7.46億元,2019年一季度市場行銷費用為1.68億元,這是除硬體材料後的第一大花費。招股書還披露,成立以來累計虧損額為22.27億元。

  余躍評價, 瑞幸咖啡的創始團隊來源於神州租車,團隊和資本關係緊密,所獲得的人才優勢和資本優勢其他新創公司很難複製。“你可以説我也會開店,我也會做外賣,這些都是市場化資源,瑞幸咖啡所獲得的人才優勢及資本優勢,使得絕大部分創業公司沒有辦法簡單進行同樣競爭”。

  友飲咖啡在智慧咖啡設備上下工夫,創業之前足足研究了4年,如今已經迭代到第五代,實現了“滴漏萃取、現場制冰、口味豐富、衛生穩定”。尤其是在咖啡機內部引入了制冰和碎冰的技術,這儘量減少了咖啡“冬天賣得好,夏天銷售冷淡”的季節性缺陷。友飲咖啡的數據顯示,夏天冰品消費佔到60%。此外,在軟體方面,作為“咖啡師的手”的機器只代替了80%~85%的人工,其餘均靠遠程服務解決,現場的機器不存儲任何信息。

  張陽透露,友飲上線幾個月後用戶突破了20萬,月消費4次以上的會員比例超過40%,他了解到,“Costa和星巴克的綜合頻次大概是每個月3.5次。”

  “晦澀難懂的菜單並不能代表你的專業。”魚眼咖啡2017年在線下重新復出時希望改掉精品咖啡的痛點,精簡菜單,價格親民,提升出品速度,不要成為“只打卡一次就再也不來的網紅店,而是抓住每日消費的核心用戶”。

  魚眼咖啡寄希望於從國外引進的自動咖啡機,好處是每一個操作均可定制,自己定制並保密所有操作數據,沒有任何咖啡製作經驗的人也能做出很專業的咖啡。這也是孫瑜不得已的選擇,因為在開店擴張中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優秀的咖啡師,或是花費時間培養的咖啡師後幾天就離開了。

  瑞幸咖啡引發兩級評價 咖啡戰只會更熱

  瑞幸咖啡上市了,但公眾的評價正在走向兩級。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不論是開店、融資還是上市,瑞幸咖啡都創造了新的紀錄,創造出了“瑞幸速度”,這既是新經濟的趨勢,也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壁壘。

  但也有一些人並不看好瑞幸咖啡的未來,有評論認為這是“對商業本質缺乏敬畏之心的危險遊戲”,也有不少用戶表示“味道不好,沒有補貼不會購買”。

  業內普遍對其運營模式錶示擔憂,因為目前來看瑞幸咖啡保持著“融資、開店、降價、補貼,搶佔市場”這一運營邏輯。在瑞幸咖啡B輪融資時,其公佈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凈虧損8.57億元。

  上市首日,瑞幸咖啡股票開盤價為25美元,較發行價17美元漲幅達47%,盤中最高漲幅達52.71%,但隨後開始下跌,收盤報20.3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9.88%。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今後會進行持續的大規模投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堅持高速擴張戰略。

  毋庸置疑的是,咖啡戰會更加熱烈。

  根據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數據,2013年~2017年,以歐盟、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咖啡消耗量緩慢增長或已停滯,以瑞士、挪威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咖啡消耗量出現下滑;相反,中國咖啡的進口量自2000年以來呈現指數型增長,尤其是2015年~2017年,咖啡年消耗量從7.1萬噸增至12.9萬噸,增長了82%。

  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正是新興咖啡品牌的機會。余躍認為,餐飲類的創業公司一定要滿足這三個元素:運用新的技術環境,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創造一個美好的品牌,“這一代年輕人更在意自己,關注是否消費到了自己喜歡的、能夠代表自己、能滿足我需求的産品,另外新的消費場景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記者 陳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