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創新子落滿盤活

2019-08-15 09:43:06 | 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鄭思雯

  8月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出席,以“堅持改革創新 勇於闖出新路——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為主題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勉勵我們‘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李錦斌説,“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制定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

  求創新 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安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64%增長到2018年的2.1%。

  “創新已成為安徽的最大優勢、最靚名片、最強音符。”李錦斌表示。目前,安徽全省擁有科研機構6018個,比1985年增長22.2倍。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有科技企業孵化器161家、眾創空間301家、在孵企業5946家;2018年輸出和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均突破300億元,分別增長28.7%、31%。

  安徽致力於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全超導托卡馬克、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3個大科學裝置和“魂芯二號A”晶片等大批技術成果刻上“安徽烙印”。不斷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在科技立項、成果處置、職稱評定、薪資分配、經費使用等方面,為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員“開綠燈”。大力實施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和科學中心人才“10條”,全省人才總量達800多萬,其中研發人員22.8萬。

  促改革 步伐穩中有進

  小崗村“大包乾”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極大減輕農民負擔。在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李錦斌表示,安徽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打造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

  “在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方面,目前全省已實施改革的村(居)達11731個,佔總村數的73%;量化集體資産238.2億元,共有647個村實現分紅,累計分紅1.64億元。”李國英介紹,安徽大力推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讓農村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安徽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縣域醫共體在所有縣和農業區實現全覆蓋。開展綜合醫改10年來,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佔比由45.5%下降為34.3%,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由38.6%下降為29.4%。

  今年上半年,安徽新登記民營企業16.1萬戶、個體工商戶22.9萬戶,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8%、22.2%。“讓民營經濟發展得更好、讓民營企業發展得更愉快,我們堅持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30條’。”李國英錶示。

  抓民生 共享發展紅利

  安徽屬於扶貧開發任務較重的省份。“大別山革命老區集山區、庫區、行蓄洪區于一身,貧困人口一度佔到全省的40%。我們堅持把大別山革命老區作為首位重點。”李錦斌介紹,“2014年以來,共有441.6萬貧困人口脫貧、2936個貧困村出列、22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從9.1%降至0.93%。”

  李錦斌表示,十八大以來的7年,是安徽經濟發展最有活力、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最快、生態環境改善最明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的時期之一。

  群眾的安居樂業,離不開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從河湖長制的深入推進,到林長制的率先探索,從總結推廣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到啟動建設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安徽的生態制度體系正不斷健全。

  “長江流經安徽416公里,保護好母親河是安徽義不容辭的責任。蕪湖的十里江灣,通過大力度整治,如今兩岸草木蔥蘢、風景優美。”李錦斌介紹,如今,綠水已成為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源頭活水”,青山已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靠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