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人機協同 雲從科技定位AI行業發展方向

2020-11-26 15:18:19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責編:馮實

  國際在線消息:2006年,谷歌以17.75億美元的報價收購了Youtube,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因此仿佛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並涌入網絡視頻運營的賽道。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一年,中國AI領域論文發表總量躍居世界第一。

  2019年,國內AI領域投資數量和金額都迎來下跌。2019年上半年完成30起融資,同比下降45.5%,融資總額達50億元,不足2018年同期的40%。經歷了2019年的大浪淘沙,部分AI創業公司破産倒閉,互聯網投資者開始從AI領域撤資,只剩下少數公司憑藉自身掌握的核心技術堅守在賽道上。

  中國AI行業究竟有沒有出路?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給出了答案。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上,周曦與“機器人司令”馬克·雷波特展開了一場對話。周曦認為,只有人機協同和作業系統建設才能打破行業所面臨的困境。

  人機協同:狂歡後的理性思考

  2016年,隨著AlphaGo落下制勝棋子,許多人認為人類已經邁入了超級智慧的“後圖靈時代”。在那一年的人工智能大會上,“強人工智能”成為了業內追逐的熱點。所謂強人工智能即機器擁有自我意識、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系,可以獨立思考並得到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且整個過程無需人類的介入。周曦表示,以現階段的技術水準機器完全無法替代人類,“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是基於深度學習,而深度學習很難讓人工智能向著真正的智慧化發展”。

  周曦指出:“依靠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另外一條路——專家知識。我們要相信人的力量,我們要跟人結合。因為人可以在複雜的環境、很小的樣本下做出創造性的決定,但是機器一定要做成千上萬次的試錯才能做出決定”。與此同時,周曦也闡述了機器的優勢。“我們相信最後有智慧的是人但是人的大腦會受到體力、經驗和時間的限制,那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想一個法子能夠讓人的體力、經驗和時間得到更多的釋放”。周曦認為,人與機器的相互合作即人機協同才是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出路。

  周曦表示,想要賦予機器“智慧”,就需要讓機器擁有人的思維方式。他將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目標是賦予機器感知能力;其次,讓機器擁有認知能力;最後,讓機器擁有思考能力。周曦將這一過程總結為“看得見、聽得懂、然後像人一樣思考”。“如果我們的人工智能按照人的邏輯層層遞進,那它就成了人的良師益友,可以啟發人類、幫助人類”。在人機協同的思路下,雲從科技逐步蛻變為基於AI核心技術閉環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2020年5月,雲從科技與廣州市政府達成“數字基建”合作,雙方共建國內首個人機協同開放平臺,該平臺正是人機協同這一思路的直接産物。

  搭建平臺型應用,定位整體解決方案

  人們談起人工智能就聯想到自動駕駛、智慧安防、人臉識別等具象化應用,認為AI的應用會局限在個別的使用場景中。對此,周曦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應該局限在某一細分領域,更不應該局限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上,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平臺型應用。這不僅是雲從科技對於自身的定位,而且是目前行業內達成的共識。周曦指出,人工智能行業的出路在於掌握核心技術並最終建成跨行業、跨地區的平臺型應用。

  以視覺識別起家的雲從科技,在集成領域打造了集數據通、設備通、應用通為一體的“輕舟平臺”,提供AI標準場景方案和二次開發能力。在安防領域,雲從科技打造了集合趨於安防布控、生物特徵識別、OCR識別、數據與知識服務的“融智雲知識生成與服務平臺”。在醫療領域,雲從科技與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建設全球第一家融合智慧就診、智慧醫療、智慧安保、智慧樓宇于一身的智慧化醫院。

  從最初提出的“一個平臺,三個板塊”即依託搭建的人工智能平臺在銀行、安防和民航三個板塊鋪開的産業佈局開始到不再局限于單一行業,承建了“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始為全社會提供人工智能基礎資源服務,雲從科技為中國AI企業展示了行業內具備可行性的發展方向。“AI是未來10年、20年乃至30年的大趨勢是一條很長的路,它不是一個風口而是一個大的趨勢”。周曦認為,人工智能並不是過去的投資風口,當熱度消散時風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人工智能是科技發展所需要經歷的必然階段。(文/君子健)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