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研機構

2021-02-18 09:11:20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馮實

  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明星”昆蟲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龍腦香科植物……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稱版納植物園),這些珍稀的動植物都可以找到。

  近年來,版納植物園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實現高品質發展,在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臘縣動侖鎮,于1959年在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創建,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目前,園內收集有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秉持開放合作理念,版納植物園國際交流頻繁,現有118名外籍人士在此工作,其中外籍職工10人,外籍留學生88人,外籍博士後20人。

  英國籍研究員高力行是國際著名熱帶生物學家、世界保護生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2012年7月起,高力行擔任版納植物園綜合保護中心主任、生物多樣性研究組組長、博士生導師。高力行致力於開展中國熱帶地區植物物種“零滅絕計劃”,對雲南南部植物的瀕危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全面評估,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保護計劃提供了理論依據。在他的努力和推動下,版納植物園綜合保護中心成為大湄公河次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重要團隊,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在全球的影響力。2016年,高力行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據了解,該獎項是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獎項。

  面向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版納植物園也在積極“走出去”。2015年,版納植物園集中中科院乃至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力量,以緬甸為基地成立了“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中緬雙方合作下,中緬聯合科學隊經過九次大規模野外考察,共發現700多個動植物新物種。該中心成為中國和東南亞區域科技合作的典範。

  經過60多年的艱苦創業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版納植物園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熱帶植物科學研究基地、熱帶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庫和科學知識傳播中心。在熱帶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目前,版納植物園與5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有著廣泛交流與合作,其國際影響不斷擴大。近年來,版納植物園面向外國研究生及學者開設了高級生態學與保護生物學野外培訓班,累計收到來自55個國家近1200份申請,現已有39個國家的331名申請者參加了培訓。(記者 曹 松)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