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需將“雙碳”目標嵌入業務全流程

2021-07-20 09:44:08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馮實

金融機構需將“雙碳”目標嵌入業務全流程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再度邁出實質性步伐。自7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簡稱《方案》)正式施行,對金融機構的綠色貸款、綠色債券業務開展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將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求金融部門迎難而上,及早、科學地設置碳減排目標,部署切實可行的達標方案,出臺規範、明確、可操作的綠色發展舉措。”央行副行長劉桂平説。

  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在《方案》等政策的指揮棒的調動下,金融機構會更有針對性地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嵌入自身的政策標準、風險控制、産品開發、業績評價全流程,進一步加快投融資結構的低碳轉型步伐。

  實現目標時間緊、任務重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已將“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入今年的重點工作;央行也將綠色金融確定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劉桂平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處於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碳減排壓力較大。同時,“碳達峰”不等於衝高點,而是要儘快進行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續調整。達峰後的碳排放很難陡然下降,可能需要經歷一段峰值平臺期。在不同的達峰時間、峰值水準和平臺期下,實現碳中和的整體成本差異較大。

  “‘十四五’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説,不論是轉變發展方式,還是調整經濟結構、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都離不開金融的強有力支持。因此,金融部門要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整體目標,完善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主動防範氣候變化帶來的相關金融風險。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力度已持續加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已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綠色信貸的環境效益也在逐步顯現。以2020年為例,綠色信貸每年可支持節約標準煤超過3.2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超過7.3億噸。

  發揮“綠色指揮棒”作用

  《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制定的目的,正是進一步動員資金支持綠色發展,提升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質效。

  根據《方案》,綠色金融評價工作將每季度開展一次,評價指標包括定量和定性兩類,定量指標權重80%,定性指標權重20%。

  定量指標共4項,分別為綠色金融業務總額佔比、綠色金融業務總額份額佔比、綠色金融業務總額同比增速、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總額佔比;定性指標共3項,即執行國家及地方綠色金融政策情況、機構綠色金融制度制定及實施情況、金融支持綠色産業發展情況,權重分別為30%、40%、30%。

  “評價體系彌補了規則制度短板,主要在於約束金融機構主體行為,做到既推進綠色金融加快發展,又實現綠色金融發展的商業可持續。”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説。

  “工行將持續提升綠色貸款餘額,將金融資産優先配置於可再生能源領域,不斷提升可再生能源項目在能源融資組合中的佔比,力爭2030年末可再生能源投融資餘額較2020年末增加一倍,並設立逐步退出煤炭融資的路徑圖和時間表。”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周月秋表示。

  周月秋認為,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接下來,首先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戰略體系和經營過程,將碳中和目標植入政策標準、風險控制、産品開發、業績評價全流程。同時,要加快投融資結構的低碳轉型步伐。在境內,要持續擴大綠色投融資佔比,制定碳中和計劃,通過産品和服務創新,幫助股東、企業以及供應鏈上下游實現節能減排;在境外,工行將按東道國自主原則、可再生能源優先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成本可負擔原則支持境外能源項目,支持低碳技術開發與應用。

  做強五大支柱

  僅壓實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責任還不夠,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還亟需頂層設計、統籌謀劃。

  其中,重要的著力點是做強綠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即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産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目前,綠色債券的標準已得到統一。近期,央行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佈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不再將煤炭等化石能源項目納入支持範圍。

  同時,銀行間市場已推出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債,重點支持符合綠色債券目錄標準且碳減排效果顯著的綠色低碳項目。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銀行間市場“碳中和債”已累計發行656.2億元。

  在監管和信息披露方面,記者獲悉,央行正在計劃分步推動建立“強制披露制度”,統一披露標準,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實現信息共享。

  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並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當前,央行正在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抓緊研究設立直達碳減排領域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劉桂平説。(記者 郭子源 姚 進)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