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文旅復蘇·餐飲】“夜經濟”推動廣西文旅餐飲業加快復蘇
2020-07-06 17:48: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洋責編:路晶森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陳惠):7月5日下午5點過後,遊客經過測量體溫、掃描入場二維碼後進入南寧市中山路美食街,美食街開始慢慢被食客“佔領”。夜色來臨後,攤主的吆喝聲、叫賣聲混合著食物的香氣,讓這條美食街鮮活起來。 

(有修改)【A】【文旅復蘇·餐飲】“夜經濟”推動廣西文旅餐飲業加快復蘇  

南寧市中山路美食街 攝影 吳塞逸

  逐步恢復客流量的餐飲店

  昌記美食中山店店長黃學珍像往常一樣,先在店裏巡視一番,檢查店裏衛生狀況以及員工儀容儀錶之後,跟著店裏的夥計在街上招攬客人。

  晚上9點多,一樓大廳基本已坐滿人。“現在上座率已基本恢復到曾經的五六成,對比剛開始恢復營業時已經相當不錯了。”黃學珍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店面自3月1日恢復營業以來,經營情況不太理想,客流量和過去相比大幅削減。

(有修改)【A】【文旅復蘇·餐飲】“夜經濟”推動廣西文旅餐飲業加快復蘇

  剛恢復營業的昌記美食中山店遊客較少 攝影 鐘宛玲

  昌記美食中山店作為廣西第一批復工復産的企業,自3月1日起便開始恢復營業。“當時,整條中山路美食街只有兩三家店面是開著的。差不多到了晚上八點,店裏才迎來兩個客人。”黃學珍回憶起四個月前的第一次營業,仍然記憶猶新,“晚上12點就差不多關門了,一個晚上算下來,只有20多個客人,當天的營業額只有2000元。”

  南寧市中山街道公共管理辦主任劉歡克介紹,由於疫情防控需要,中山路夜市于1月2日開始休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廣西各行各業忙著復工復産,中山路美食街于4月10號全面恢復經營,並對攤主實行15天租金減免政策。目前,中山路美食街共有大大小小400多家餐飲店開始全面營業,客流量也在穩步提升,現在中山路美食街客流量日均有3000人以上。

  “中山路美食街恢復經營之後,客流量也慢慢回升了,營業額也從恢復營業之初的2000元,提升至3萬元左右。”黃學珍説,“但是要想回到疫情之前的經營情況,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廣西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東棟表示,目前,廣西餐飲企業復工率超過90%,餐飲店客流量雖不大,但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向好,客流量會穩步提升。 

(有修改)【A】【文旅復蘇·餐飲】“夜經濟”推動廣西文旅餐飲業加快復蘇

 近期,中山路美食街已恢復往日的熱鬧 攝影 吳塞逸

 “夜經濟”盤活文旅餐飲業

  面對疫情給餐飲企業帶來的影響,餐飲企業如何走出困境?廣西一邊抓好疫情防控,一邊通過提振夜間文化旅遊經濟來促進文旅復蘇,進而盤活廣西文旅餐飲業。

  6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提振文化和旅遊消費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到,將提振夜間文化旅遊經濟,鼓勵各地安全有序舉辦夜間文化旅遊消費主題活動,大力開發駐場演藝、公園夜遊和沉浸體驗式夜生活項目,充分激發“夜食”“夜購”“夜娛”“夜展”“夜秀”“夜讀”“夜健”等夜間消費業態的活力,豐富夜間消費場景。

  對此,廣西大學商學院教授劉民坤表示,夜間文化旅遊經濟緊跟“夜經濟”發展大潮,已成為國內旅遊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文化旅遊經濟主要從微觀、宏觀兩個層面積極促進廣西文旅企業復工復産、提振消費。在微觀層面,夜間文化旅遊活動延長了遊客停留時間,刺激了吃住等核心環節的文化旅遊消費,盤活了諸如南寧中山路等區域餐飲企業的需求;同時,依託“夜經濟”發展大潮,形成、完善一批具有科技元素、民族風情等廣西特色的示範商圈,涌現一批“夜市文化長廊”“夜讀咖啡館”“美食夜遊船”等新型旅遊消費業態,打造廣西“夜經濟”文化旅遊名片。宏觀層面,夜間文化旅遊活動有助於對存量資源進行有效開發,激活文旅消費潛力,解決旅遊季節性問題,通過打造“不夜”都市,延長文旅産業鏈,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繁榮。

  同時,劉民坤建議,面向企業,政府方面要爭取政策資金扶持和助推文旅企業共渡難關,加大培訓力度,增強文旅企業競爭力,協調解決文旅企業融資難問題;企業方面應積極響應政府復工復産號召,有效對接政府出臺的利好政策,尤其注重順應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心理和物質需求變化,打造廣西夜間文化旅遊品牌,與政府良性互動,與市場積極對接,儘快推動文旅復蘇,激活消費潛力,實現經濟效應的最大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