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 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2020-12-25 09:55:5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 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廣西壯族自治區産業技術研究院掛牌成立。 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供圖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 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廣西院士後備人選、廣西大學王雙飛教授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指導推進産教融合科技研究。 李祥發/攝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 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底盤生産線。 韋陳奕/攝

  “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兩年多來,總體任務提前超額完成。李新雄 蕭梓君

  ■“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方面,實施重大專項項目120項,

  總投資超95億元,突破132項重大技術;

  ■“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方面,已經完成117個;

  ■“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方面,已經完成116個;

  ■“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方面,完成新增1184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區高企總數達到2388家;

  ■“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方面,已經完成1214項;

  ■該工程實施以來,共獲得521個專利,開發出293個新産品,新增産值530億元,全社會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55%。 

  1 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 “三百二千”工程閃亮登場

  2018年11月29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了全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推進大會,作出了深入開展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著力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決策部署,具體內容是: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以上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以上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以上重大科技成果,通過集中攻關,力爭到2020年,全區綜合科技創新水準在全國排名前移2至3位,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5%以上,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2 前端聚焦 中間協同 後端轉化 “三百二千”工程挺起創新脊梁

  為貫徹落實全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推進大會精神,自治區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廣西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品質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廣西“千企技改”工程實施方案》《廣西加快落實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激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補實施辦法》《廣西高精鋁製備技術及鋁深加工協同創新實施方案》《廣西碳酸鈣産業協同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廣西石墨烯産業協同創新發展實施方案》《關於促進全社會加大研發經費投入的實施意見》《廣西新型産業技術研發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聚焦、聚力、聚效,緊緊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堅持前端聚焦,著力攻克制約産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瓶頸;推進中間協同,著力彌補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注重後端轉化,著力打通創新成果應用的“最後一公里”,依靠創新加速發展新動能,推動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

  為加快推進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自治區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立自治區科技領導小組,2019年4月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審議通過《廣西科技計劃定向委託項目論證制工作規程(試行)》等文件。全面分解“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列出清單、明確責任、倒排時間、挂圖作戰,建立完善協調機制和以績效考核為導向的激勵機制。2018年以來,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與中國科協及武漢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南交通大學、湖南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引進更多高端創新資源為我區創新發展和産業發展貢獻才智。2019年3月,自治區科技廳組團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了科技大招商活動,達成了30多項合作意向,簽署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戰略協議。2019年12月15日,自治區科技廳與廣東省科技廳簽署了《加快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協同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年1月20日,廣西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暨“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推進會在南寧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廣西科技創新工作及“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推進完成情況,研究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2020年8月23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廣西活動暨第二十九屆廣西科技活動周·廣西創新驅動發展成果展啟動儀式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兩週一展”聚焦“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取得的新成就,集中展示全面落實自治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推進大會精神,全面推進“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

  3 聚焦 聚力 聚效 “三百二千”工程交出亮眼成績單

  自2018年11月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截至今年12月,“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總體任務指標已全面完成。該工程共獲得521個專利,開發出293個新産品,新增産值530億元。全社會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55%,科技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實現新提升

  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生物醫藥、生態環保和高端綠色農業等産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産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32項重大技術,獲得521個專利,開發出293個新産品,新增産值530億元。通過廣西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引導企業開展“新型節能環保國Ⅵ發動機”技術攻關,項目研發出10餘款S/K/Y系列國六發動機,年産15萬台以上發動機,銷售收入預計超100億元,主要配套件通過引進、參控股形式有70%在廣西區內建廠生産,拉動區內機械産業鏈的零部件企業發展。糖、鋁、機械等傳統産業加速轉型升級,攻克高純鋁(鋁含量>99.993%)的偏析法生産技術,解決廣西高純鋁電解技術“卡脖子”問題,形成了完整的高純鋁電子新材料産業鏈,實現鋁産業從粗加工向精加工、高品質發展的轉變。

  創新平臺建設獲新進展

  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高水準創新平臺建設,截至2020年12月,累計已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117個。包括: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3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9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0個、國家眾創空間10家、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5家等。出臺《廣西新型産業技術研發機構管理辦法(試行)》,認定新型産業技術研發機構35家,特別是廣西産業技術研究院8月23日揭牌運行,強化了産業領域關鍵共性研究,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高水準人才集聚再加速

  2018年至2020年,自治區科技廳等部門通過組織實施廣西院士後備人選培養工程、八桂學者制度和特聘專家制度等有力措施,堅持自治區層面大招引與用人單位小分隊相結合原則,按照“項目+人才,産業+人才”方式,著重在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不拘一格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截至2020年12月累計已落實引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116個,其中國家“五類”人才82人,國家其他人才稱號或部委人才稱號14人,八桂學者等自治區級人才稱號20人。從地域分佈來看,數量較多的南寧市68個、桂林市34個、柳州市8個。從引育單位類型來看,高校75個、企業24個、科研院所10個、其他類型單位7個。

  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邁上新臺階

  構建科技企業培育成長鏈,通過採取政策宣講、入庫培育、研發資助、獎勵補助等工作措施和政策舉措,引導企業持續開展創新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規範完善研發管理制度,培育和壯大一批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全區高技術含量的科技型企業快速增長。2019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同比增加28%,列入統計的13個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産值7092.42億元,同比增長1.32%。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迅速發展,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石墨烯産業應用、新能源車電機驅動和整車控制等技術攻關,取得顯著成效,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5倍。廣西高新技術産業化水準指數在全國排名第八,連續5年排在全國前十。

  科技成果轉化量質齊升

  今年以來,出臺《廣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股權和分紅獎勵辦法》、修訂《廣西企業購買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性後補助管理辦法》、改革《廣西科技獎勵辦法》新增“科技創新合作獎”、優化壓縮科技成果登記流程,進一步激勵有關單位機構引進成果、再開發成果、産業化成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以績效考核為督導,將工作任務精細分解到14個設區市中,再由各市進一步細化到各縣區,逐級傳導、層層抓落實;截至2020年12月,已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214項,成果應用效益顯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