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賡續八桂文脈 綻放戲劇光華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亮點紛呈
2021-03-05 09:21:4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賡續八桂文脈 綻放戲劇光華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亮點紛呈

  壯劇《牽雲崖》。

賡續八桂文脈 綻放戲劇光華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亮點紛呈

  壯劇《馮子材》。

賡續八桂文脈 綻放戲劇光華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亮點紛呈

  彩調劇《新劉三姐》。

賡續八桂文脈 綻放戲劇光華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亮點紛呈

  壯劇《百色起義》。

  龍 倩

  勠力同心賡續八桂文脈,砥礪前行綻放戲劇光華。

  一部部精品力作,一場場精彩演出,一個個名角新秀,一次次奪魁嘉獎……站在“十四五”的奮鬥起點,我們回望“十三五”廣西戲劇院的成績單,亮點紛呈、催人奮進。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5年來,廣西戲劇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悉心指導下、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具體部署下,創作了一批抒寫偉大時代、反映偉大實踐,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廣西戲劇精品,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建設廣西民族文化強區貢獻戲劇力量。

  守正創新 廣西戲劇大展芳華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創新同樣是戲劇藝術的生命。

  2020年10月22日的國家大劇院舞臺上,來了一位很不一樣的“劉三姐”:踩著平衡車穿梭自如,帶領鄉親們通過電商把山貨賣出大山,鄉村的幸福新生活在吉他彈唱中越傳越遠……

  這是廣西戲劇院在傳承壯鄉“劉三姐”文化的基礎上全新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新主題、新語境、新人物、新演繹、新舞台塑造了新時代的“劉三姐”形象,講述了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新時代故事,民歌新調新韻味。

  創新展現新時代壯鄉新風貌的《新劉三姐》于2019年9月首演,一年多來數次修改、提升,劇情、音樂、舞臺呈現等要素更飽滿豐富。此次晉京展演受到了業內專家以及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

  “彩調劇《新劉三姐》既有經典為根,又有現實之源。”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表示,《新劉三姐》通過劇中的故事與人物告訴我們,充滿濃郁詩意的山鄉風情,其實就擁有我們所嚮往的“遠方”所有內涵。這樣的表達也恰好寄寓著當代農村、山區脫貧致富的道路選擇,是具有説服力的。

  “創新有根、創新有本、創新有源,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生命活力。”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一級巡視員呂育忠認為:“劇目對‘劉三姐’文化基因強大的生命活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進行了全新的演繹,應該説是一次固本開源的重構藝術實踐。”

  彩調劇《新劉三姐》的成功,是廣西推動“劉三姐”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次藝術探索和實踐,體現了廣西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而如何用戲劇形式講好廣西故事,一直是廣西戲劇院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廣西戲劇院在守正創新中,努力鍛造好戲。

  “十三五”期間,廣西戲劇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著力書寫現實的華彩樂章”“著力表現廣西歷史的燦爛星空”“著力展示民族的斑斕畫卷”的主題,不斷創作、塑造優秀的舞臺藝術形象,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在全國性展演和賽事中取得佳績,並創造了多個“第一”和“最佳”,參加重大活動演出屢受嘉獎。

  力作頻獲大獎。壯劇《馮子材》入選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終評,獲2017年廣西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壯劇《牽雲崖》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扶持工程(全國25台),斬獲第八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壯劇《百色起義》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前10台);彩調劇《新劉三姐》入選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前10台);壯劇《百色起義》、彩調劇《新劉三姐》《劉三姐》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重大演出活動精彩亮相。廣西戲劇院自2013年成立以來,4次入選新年戲曲晚會;2019年“自治區四大班子團拜會”由廣西戲劇院全程上演廣西戲劇絕技絕活;自治區成立60週年文藝匯演、“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晉京展演等活動中,廣西戲劇院輪番奉獻好戲。

  廣西戲劇院“十三五”期間取得的藝術創作成果,彰顯了全院戲劇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紮根基層、創作精品的藝術追求。

  銳意改革 賦能戲劇大放光彩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

  1月30日,來賓市象州縣大樂鎮,2021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廣西啟動儀式歡樂開場。廣西戲劇院又一次投入精幹力量到惠民演出中,以精彩的表演將歡樂和文明向百姓傳遞,為幸福生活加碼,為文化惠民升溫,為文化自信架橋,凝聚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

  自廣西戲劇院成立以來,不少演職人員一場不落參加惠民演出。不論是國家級的大舞臺,還是田間地頭的小舞臺,都是歷練演員、打磨好戲的舞臺。“十三五”期間,廣西戲劇院共開展文化惠民演出2242場,觀眾總人數達到122.78萬人次。戲劇工作者們深知,惟有奮鬥,惟有進取,才能將戲劇之光傳揚、綻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時光回溯到2013年1月1日,為積極響應黨中央關於國有文藝院團改革號召,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原自治區文化廳)的具體指導下,由廣西壯劇團、廣西桂劇團、廣西彩調劇團和廣西京劇團整合組建的廣西戲劇院正式掛牌。這是廣西戲劇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整合了原來互不隸屬的4家文藝團體的資源,並將資源性能量轉化為複合性能量。在此後的8年時間裏,廣西戲劇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成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以精品創作為靈魂、以開拓市場為重點,成立之初的第一年,廣西戲劇院就取得一系列突破:桂劇《七步吟》以地方戲曲類第一名的佳績摘取國家2013年度“文華優秀劇目獎”,壯劇《趕山》獲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桂劇《打棍出箱》在中宣部、文化部2014新年戲曲晚會中精彩亮相。

  “抓精品,出精品”的創作宗旨緊跟院團成長的腳步,《馮子材》《牽雲崖》《百色起義》《新劉三姐》《黃文秀》《赤子丹心》《校長爸爸》《大山媽媽》《第一書記》《不孤塆》等一批廣受讚譽的精品力作接連涌現。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地方戲壯劇、桂劇、彩調劇的傳承保護單位,廣西戲劇院肩負著廣西傳統地方戲曲的傳承與保護的重任,承擔著將廣西地方戲曲發揚光大的責任。

  演員有臺可登,觀眾有戲可看,戲劇才有“活水源頭”,才能“奔騰不息”。從2013年起,廣西戲劇院開設了週末劇場,把過去“刀槍入庫”的一些經典劇目都排演出來,挖掘還原了40部傳統大戲,既讓演員不丟“絕活”,又讓傳統劇目産生經濟效益;並且通過這個舞臺,廣西戲劇院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地方戲壯劇、桂劇、彩調劇和國粹京劇的優秀戲劇作品,傳遞真善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揚中華美學精神。

  傳承是為了更好地發展。2016年1月21日,廣西戲劇院籌建的廣西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基地正式向公眾開放,系統收集展示了廣西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傳統戲劇項目、73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傳統戲劇項目,展現了廣西戲劇發展的光輝歷史。此外,廣西戲劇院還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該工程通過視頻、錄音、圖片、文字等不同形式,對廣西戲劇院裏副高職稱以上的文藝工作者進行信息採集,還建立了傳承人信息報告、傳承評估制度以及個人傳承、群體傳承檔案,並根據自身特色,對散存在院內的珍貴的、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方戲曲記錄和相關實物,如紙質資料、音像製品、戲服、道具、照片、手稿等進行收集、整理、保護,使之成為傳承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載體。

  廣西戲劇院一直堅持,要讓廣西戲劇真正成為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並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使地方戲的繼承者得到社會更廣泛地關注,讓地方戲的聲音在社會上産生更廣泛的共鳴,使地方戲的血脈得到更廣泛的傳承。

  育人出“角” 華彩戲劇居高聲遠

  出人齣戲出精品。一齣戲能不能叫好叫座,一個劇種能不能薪火相傳,關鍵的因素在於有沒有叫得響的“角”。

  2019年4月20日,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現場,觀眾為廣西戲劇院壯劇演員哈丹拍手叫好:嗓音圓潤優美,扮相端莊秀麗,唱、演、説、動俱佳。哈丹在競演壯劇《牽雲崖》中,一人分飾俏來、達蓮兩個角色,以不同音色的唱腔、不同體態的身段動作,以及不同的眼神、氣質演活了這對姐妹花,載歌載舞的演繹充分展現了壯家風情。最終,哈丹喜摘“梅花”,成為廣西戲劇院2013年成立以來首位獲得“梅花獎”的演員,也是廣西壯劇首位獲得“梅花獎”的演員,還是時隔17年後,廣西第四位獲得“梅花獎”的演員。

  “哈丹所在的廣西戲劇院重視青年演員的培養,哈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廣西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王建平在哈丹“摘梅”後點評:廣西戲劇院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演員得到深造學習;實施“尖子演員培養工程”,請名師以及“非遺”傳承人對尖子演員進行全方位培養,以提高他們的表演水準;還給演員壓擔子、挑大梁,創造演出機會,鍛鍊人才,使之茁壯成長。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打造桂風壯韻的文藝精品,要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德”在於弘揚正氣、在於不媚世俗、在於寓教于美;“藝”表于精、固于根、長于塑、臻于境。廣西戲劇院致力於培養人才、出名角,就是要培養德藝雙馨的名家,使其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

  秉承“出人齣戲出精品”的理念,廣西戲劇院堅持在重點劇目讓本土人才擔任主演和主創,努力為戲劇人才成名成家創造條件,造就推出了一批戲劇領域領軍人物。同時,注重扶持戲劇青年人才的成長,實施名家傳戲計劃,支持優秀青年演員、編劇、導演等拜名家學藝,組織舉辦地方戲的表演、編劇和導演等藝術人才培養活動。推出“民族戲苑——週末劇場”,讓青年演員有大量登臺的機會,通過演出不斷檢驗演員的藝術水準,通過觀眾的反應不斷調整劇目和創作,有效提升了劇目的整體品質和演員的藝術素養。

  行之有效的培養模式,贏得了一項項榮譽:哈丹成功“摘梅”,壯劇團團長唐紅友在《馮子材》中因飾演九命貓而榮獲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如今,廣西戲劇院旗下的每個劇團都有3個以上能“挑大梁”的演員,劇種建設逐步完善,傳承發展水準逐步提高。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廣西戲劇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持續打造廣西優秀地方戲劇作品,積極參加和融入全國性賽事和展演活動,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強化新媒體平臺傳播,大力普及廣西地方戲劇,推動廣西地方戲劇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

  (本版圖片由廣西戲劇院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