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岡為留守老人和婦女尋找脫貧新路

2018-07-23 11:04:09|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大扶貧)鳳岡為留守老人和婦女尋找脫貧新路

  7月19日,鳳岡縣琊川鎮大興村紅心組村民王顯福家的菊花地裏,35名當地農村留守婦女正在忙著採摘菊花。49歲的江登芬樂呵呵地説:“黨的政策真好!發動我們這些地方種植萬壽菊,採摘菊花不費力還不需要多大技術,讓我們這些留守在家的婦女和老人每天都有100塊錢的純收入。”
  鳳岡縣是一個有著44萬多農業人口的縣,每年有11萬多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在農村的人口除了中小學生和兒童外,多數是婦女和60歲以上老人。近年來,鳳岡縣加大了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步伐,今年退出3.68萬畝玉米地種植萬壽菊,1.1萬農戶增收4000余萬元。其中,1940戶貧困戶退出近6140畝玉米地種植萬壽菊,比往年種植玉米實現增收700多萬元。該縣萬壽菊産業的興起,充分調動了農村留守婦女和60歲以上老人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鳳岡縣1萬多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在家門口幫人採花和管護萬壽菊,實現收入2600多萬元。
  在發動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中,鳳岡縣委、縣政府經過反復對比論證後,選擇了既符合當地氣候、土壤,又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的菊花種植業,同時該産業要求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力強度小,特別適合農村留守婦女和60—70歲左右老人參與。按常規農業的水準種植,每畝菊花種植收益比玉米、辣椒收入要多800元左右。
  為提高農村留守老人和婦女參與萬壽菊種植的積極性,鳳岡縣明確要求農村各黨支部對萬壽菊種植負總責,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萬壽菊種植第一責任人,每一個農村黨員帶頭示範種植萬壽菊。在萬壽菊每個生産環節(育苗、移栽、田間管理、鮮花採摘與收購)中,企業、鄉鎮技術人員和基層黨組織均組織召開現場培訓會,把每一項技術都送到田間地頭。
  同時,為方便農村留守老人和婦女交售菊花,鳳岡縣還整合涉農資金,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縣14個鄉鎮新建萬壽菊鮮花收購站18個。目前,該縣18個萬壽菊收購站已作為扶貧項目的建設模式,已全部轉化為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模式投入使用。
  留守婦女家門口打工,採摘、管護萬壽菊。(作者  湯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