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生態之城煥新顏

2018-12-26 09:30:44|來源:貴陽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馬路四通八達,一座座大橋飛架相連,一處處公園繁花似錦……改革開放40年,貴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80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幅美麗的畫卷徐徐展開。

  40年櫛風沐雨,40年砥礪奮進,40年蛻蛹化蝶。城市發展每一個節點的細微變化,無不迴響著貴陽人民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避暑之都、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循環經濟首批試點城市……諸多“國”字號光環,讓闊步前行在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道路上的貴陽越發熠熠生輝。

  站在新起點上,貴陽大力實施高水準對外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奮力譜寫加快發展新篇章。

  築夢于斯 打造魅力之城

  翻開歷史記憶冊,貴陽城區的變化歷歷在目——

  1993年,三層互通式花果園立交橋建成,成為當時西南最大的城市立交橋。

  1996年,三縣一市劃歸貴陽,全市總面積達到8034平方公里。

  2000年,集行政辦公、文化娛樂、商業金融、體育運動、高新科技、教育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數字化新區——金陽新區開始建設。

  2001年,貴陽實施“十五”計劃,實施新區建設、老城區綜合治理、小城鎮建設協調發展的“三輪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城鄉一體化。

  ……

  40年來,在經濟發展風雲變幻中,貴陽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思維底線,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在城市建設進程中,不斷取得新突破。城市框架不斷拉大,中心城區“北拓、南延、西連、東擴”。

  與此同時,貴陽依託城鄉規劃體系形成“規劃樹”層級結構,逐步構建“雙核多組團”城市空間佈局,引導城市佈局從單極向多極轉變,堅持以生態綠地為隔離、組團式發展的城市特色。其中,雙核包括老城服務核心和觀山湖服務核心。多組團包括白雲區、烏當區、花溪區、高新區、經開區、綜保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等多個城市功能組團。

  觀山湖區改變了城市發展格局,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形成了老城新區聯動發展、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10個區(市、縣)深度融合,與貴安、黔南加快同城化發展,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輻射帶動力越來越強,貴陽正在成為黔中城市群新的增長極。

  在這一過程中,貴陽高標準推進高新區、經開區、綜保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建設,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加快形成“四輪驅動”開放新格局——

  經開區按照“園區高端化”的要求,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加快形成大數據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醫藥和健康産業集群,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新引擎”、全省現代製造業和大數據産業的重要“領跑者”。

  貴陽綜保區用好用足國家給予的各項特殊政策,推進與國內外發達經濟體在貿易、金融、科技、生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努力打造一個“內陸開放試驗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金融創新引領區、高端製造聚集區、現代服務業示範區”。

  貴陽高新區突出科技創新驅動區、高新産業集聚區、現代商務服務區、人才特區“一體四區”的戰略定位,充分運用中關村的品牌、資源等優勢,聯合國內外高校、機構、企業,推進科技研發、技術交易、科技金融、孵化加速、雲數據“五大中心”建設,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光電産業“五大基地”。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按照“一核四區、內外雙環、綠網融城”的整體空間佈局,突出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科技特色,發展臨空核心産業、臨空關聯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建立高端化、國際化並富有航空指向性和關聯度的産業體系,加快建成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區。

  如今,貴陽“四輪驅動”的開放新格局正不斷形成,不斷放大對外開放的“乘數效應”,縮短了與世界的距離,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縱觀築城大地,城市建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愈加凸顯,“舊面貌”向“新發展”的轉變逐浪而高,城市逐漸拉開框架,魅力之城初具規模。

  千園競芳 扮靚綠色家園

  很長時期,貴陽是西部地區典型的資源依賴型城市,1978年至2002年,貴陽GDP增長了9.6倍,主要資源投入量包括生物量、化工燃料、金屬礦石、非金屬礦石、建材等增長了3.3倍,年均增長6.3%。1996年至2002年,排污總量增加了43.2%。

  不合時宜的發展方式,成為阻礙貴陽發展的“絆腳石”,所有的探索和努力,最終凝聚成一個共識:只有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2年初,貴陽作出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決定,啟動循環經濟建設。同年5月,貴陽被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試點。

  2004年底,貴陽又提出建設生態經濟市的戰略定位,並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戰略途徑,建設生態經濟市。

  ……

  理念之變,讓發展格局煥然一新。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背景下,貴陽再次全力追逐一個宏偉美麗的城市夢——打造千園之城,構建“五位一體”城市公園體系,實現中心城區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2015年,經過一系列勘察規劃,“千園之城”建設啟動。貴陽充分挖掘“疏老城、建新城”戰略帶來的“擴園建綠”潛力,推進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向省級、國家級標準靠攏,城市公園建設向綜合性、功能全、多元化發展,社區公園建設向便民、小巧、精緻方面著力。

  2017年,全市建成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山體公園、社區公園等“五位一體”公園942個,其中包含7個市級示範性公園。

  拓寬時空的視野,才能看清抉擇的關鍵。

  2017年,貴陽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注重全民參與、全面推進、全域實施、全景展示,堅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為共同繪就百姓富、生態美的爽爽貴陽新未來凝聚起強大合力。

  與此同時,貴陽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綠地”“清潔”“田園”保護計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66%,南明河水環境持續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到95.6%。

  如今,行走在貴陽,一處一園、一步一景,綠色風光映入眼簾、滿目蒼翠,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花香沁人心脾。

  在發展與保護之間求得最大公約數,在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間找到最佳結合點,貴陽順利打開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在綠色發展的廣闊藍海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外聯內暢 構建全域交通

  2018年12月1日,貴陽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開通初期運營,將有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形成廊道經濟效應,激發城市經濟發展的新活力點。

  為配合軌道交通1號線的開通,貴陽啟動人民大道建設,通過建設一條與軌道交通1號線並行的道路,形成一條貫穿整個貴陽城區的南北“新走廊”,解決道路聯通和出行換乘問題。

  與地面道路公交聯網、形成客流互補的換乘關係,有效提高城市各組團之間的人流、物流效率,有利於促進新老城區融合發展,進一步優化“雙核多組團”城市發展格局,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然而,改革開放初期,貴陽對外交通路網密度小、道路等級低,區位優勢未能轉變為交通優勢,交通不便極大地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為破解交通瓶頸,貴陽人用敢為人先的創造力、開拓力和善打硬仗的戰鬥力,完成了一項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現了道路建設領域的重大突破——

  1991年,貴陽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2015年實現縣縣通高速,今年上半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00公里。

  2012年,貴廣高鐵開通運行。截至目前,貴陽已經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的高鐵,全面融入全國7小時高鐵經濟圈。

  2013年,投資470億元、總長374.4公里的“三環十六射”骨架路網建成,拉大了城市框架、引領了城市建設,為貴陽做大城市規模提供了強有力支持,現在正向“五環十八射”城市路網升級,建成後,城市道路將達到4000公里,人均道路面積將達到28平方米,進入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2016年,長約29公里的中環路開通,構建起一張新的路網體系。

  ……

  “高路入雲端,天塹變通途。”貴陽縱橫交錯的路網宛如城市的“血脈”,承載著人們的出行、串聯著人們的生活,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和航空港將共同編織起貴陽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區位優勢將愈加凸顯。(作者 張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