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勇:加快大數據深度融合 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2019-03-14 17:02:46|來源:新華網|編輯:孔令娟|責編:陳夢楠

  當前,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的時期,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貴州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是如何加快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就此問題,中共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再勇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要聞)李再勇:加快大數據深度融合 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記 者:近年來,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方興未艾、風生水起,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給予高度肯定。請問,貴州發展大數據取得了哪些好成績?

  李再勇:貴州大數據發展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和親切關懷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貴州搞大數據産業招商,發展電子信息産業,是一個好的選擇”。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貴州視察時強調指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2018年,貴州舉辦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要求我們“圍繞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助力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貴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始終把發展大數據作為踐行“兩個維護”、守好“兩條底線”的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數據戰略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有力推動了貴州大數據躍上新的臺階。始終把發展大數據作為譜新篇走新路的重要路徑。當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的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方興未艾,以大數據和泛在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引領這一輪技術革命。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跟時代步伐、搶佔先機,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積極搭建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中國數谷”等新平臺,構建數字流動新通道,釋放數據資源新價值,激活實體經濟新動能,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貢獻了貴州智慧,提供了貴州方案,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全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正由融合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加速邁進,發展水準不斷提升,數字經濟增速位列全國第一。2014年到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5.31%、30.56%。電信業務總量增速連續兩年超過140%、連續23個月排名全國第一;2015年到2018年網絡零售交易額年均增長48.79%。引進了蘋果、阿裏、華為、騰訊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培育壯大了易鯨捷、貨車幫、白山雲等一批本土企業。當下,“談貴州必談大數據、談大數據必談貴州”成為一種“時尚”,大數據已經成為貴州一張非常靚麗的名片。

  記 者:剛才,您介紹了貴州發展大數據取得的成績,可以説這張成績單非常亮麗,請問貴州採取了哪些好的辦法和措施?

  李再勇: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已成為大數據産業發展的大趨勢和大脈絡,融合則是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徵和價值所在。貴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搶抓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不斷強化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對大數據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與大數據融合的高科技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對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大力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發展。

(要聞)李再勇:加快大數據深度融合 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一是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萬物皆可數字化”,數字化為融合發展創造了無限機會。我們始終把大數據發展的重點放在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上,著力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行動,打響“數字經濟”攻堅戰,推動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目前已有1625戶實體經濟企業正在實施融合改造,10124戶企業正在上雲。

  二是推進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技術促進農業提質增效,通過“大數據+農業”深化農村産業革命,讓大數據貫穿農業的種植、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提高了農業生産數字化、精準化和智慧化水準。一方面,我們加快農村管理服務數字化進程。比如,在500畝以上壩區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將458個農産品納入追溯系統,實現了對農産品的數字化管理。通過建立“扶貧雲”,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扶貧脫貧進行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全程留痕,實現了及時精準兌現各項扶助政策。另一方面,我們運用大數據,推動構建現代農業生産、經營、銷售體系,推動黔貨“出山”。全省共培育70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和23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成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60余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0220個,快遞物流覆蓋全省80%的鄉鎮,電商讓分散的農産品進入大市場變成現實,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實現了有效銜接,世界銀行原行長金墉對此給予了高度讚譽。

  三是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大數據能夠為民謀利、解民所憂,讓老百姓工作更方便、生活更美好,讓人民群眾從大數據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一方面,我們著力運用大數據解決特殊性民生問題。比如,通過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打通扶貧、教育等部門數據,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現了精準識別,及時兌現學雜費減免等扶助政策。另一方面,我們著力運用大數據解決普惠性民生問題。比如,“醫療健康雲”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公立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去年全省遠程醫療開展會診服務23.6萬例,成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及互聯互通試點省”。

  四是加快推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既要靠制度創新,也要靠技術創新。我們通過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推動我省社會治理模式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轉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打造了符合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和電子政務發展的政務服務“貴州模式”。

  記 者:年初,您對“一雲一網一平臺”進行了專題調研,還召開推進會進行了安排部署。據我們了解,這是一項服務於群眾、方便於企業、造福于社會的工程。能否請您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李再勇:我們總的思路是圍繞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以消除“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重點,集聚全省政府資源建設“一雲一網一平臺”,著力提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水準,打造政府數據“聚通用”升級版。

  “一雲”主要是建設“雲上貴州一朵雲”統攬政務、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實現所有數據在“雲上貴州”集中存儲、共享交換和開放開發,推動數據從“雲端”向政用、民用、商用落地。“一網”主要是建設“一張網辦全省事”,為政府、企業、群眾提供“一網通辦”大窗口。目前,正在對各地、各部門分散建設的“子網”進行全面整合和互聯互通,確保向上連接國家各級機構,向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切實提高網上辦事效率。“一平臺”主要是建設全省數據治理智慧工作平臺和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府所有審批業務系統的政務服務平臺。目前,正在打通全省各級政府部門自建審批業務系統,通過人機交互、全網查詢、智慧分析、可視化應用等,在全國率先實現試點領域政務數據全網搜索。

  推進“一雲一網一平臺”建設,可以讓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化。利用數據融合、數據挖掘、智慧運算等技術,根據完整的、全面的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的決策方案更加科學合理。比如,全省國土資源“一張圖”平臺,以雲模式三維可視化管地、管礦、防地災,實現省、市、縣、鄉國土資源的有效監管和高效配置。讓公共服務更加高效化。通過政府各部門橫向、縱向之間數據的融通,努力打通政府數據服務民生“最後一公里”,構建全覆蓋、全聯通、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五全”政務服務模式。比如,“雲上貴州多彩寶”將群眾需求的民生服務事項統一接入平臺,一年多來累計服務超過1080萬人次。目前,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已由平均法定辦理時限22.6個工作日壓縮至最多10.9個工作日。

  記 者:請問,省委、省政府推進大數據戰略,下一步還有哪些舉措?

  李再勇:一是將更加注重數據的整合利用。聚集分散的數據、分散的網絡、分散的平臺,構建統一的開發平臺,統一的數據連結標準,統一的通用標準數據産品,打通數據之間、網絡之間、平臺之間的數據壁壘。二是將更加注重新技術的運用。加快5G技術在大數據領域的推廣,啟動全省範圍的5G應用總體規劃、空間佈局規劃、産業規劃以及標準制定,以具有引領性、科學性、系統性的規劃帶動高品質、高標準的建設。三是將更加注重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大數據為現代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賦能,深入推進“萬企融合”“百企引領”等行動,為實體經濟發展插上“數字化”的翅膀。四是將更加注重社會力量的參與。充分利用“一雲一網一平臺”帶來的龐大信息市場以及潛在的商業價值,積極引進全國頂級互聯網企業、大數據企業參與,在加快完善政務功能的同時,不斷拓展新的商業模式。五是將更加注重大數據風險的防範。緊盯雲上貴州平臺政府數據安全、電子政務外網安全、大數據企業數據安全,強化數據安全監管,夯實技術和制度“防火牆”,確保貴州數據安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