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模式”作答易地扶貧搬遷“人民答卷”

2019-04-14 18:05: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孔令娟|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貴州報道(楊雲):4月12日早上8:00,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小區內已經人來人往。這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居住著來自銅仁市所轄思南、印江、石阡等區縣的2529戶11007名搬遷群眾。

  原住思南縣亭子壩龍門椏村的文玲搬遷到旺家花園後,萬山區就業局為她提供了一份“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好工作,每天8:00前她騎著電動車把兩個女兒送去學校,然後在8:30前趕到辦公室打卡上班。下班後,文玲在旺家花園的超市購物,回到有120平米的四室兩廳的新家準備晚餐。對文玲和孩子們來説,乾淨的衛生間,供應不斷的熱水,寬大的沙發和電視機,許多的玩具和畫筆畫冊,就是城市家園模樣。

(急稿、重要稿件)“貴州模式”作答易地扶貧搬遷“人民答卷”

貴州大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青少年開展體育活動 攝影 羅大富

  在萬山區,像文玲家一樣跨區縣易地扶貧搬遷的搬遷群眾有4646戶20441人,分別居住在萬山區旺家花園、城南驛、河坪等安置區。在他們的家裏,都挂著一個相框,裏面放置著兩張不同的照片,一張展示著山裏舊屋,一張展示著都市新家,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統籌下,貴州開展了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出的“六個堅持”、“五個體系”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成效明顯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模式不僅讓群眾安安心心搬出來,更讓群眾的日子在搬出來之後一天天好起來。

  喀斯特地質地貌突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很多區域“不適宜人類居住”,貴州因此貼上了貧困的歷史標簽。搬出大山、搬離貧困,成為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必然選擇。早在2001年,貴州被列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省份。

  2012年5月,為加快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步伐,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力度。按照《貴州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2012—2020)》,計劃用9年的時間,將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特別是石漠化嚴重、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搬遷到城鎮或産業園區、旅遊景區的服務區安置,從根本上改善移民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從2012年至2015年,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實施搬遷53.18萬人。其中,武陵山區、烏蒙山區和滇黔桂石漠化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對象佔91%,少數民族移民佔62%。

  “過馬路,一站二看三通過”“如何防盜防騙”“教您安全用電”這些提示語言在貴州省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德龍新區安置點為民服務中心“村民向市民轉變第一課堂”裏不斷重復強調,各種搬入新居住安置點的生活貼心知識服務讓搬遷群眾很暖心。

  “搬遷戶搬到新家後,村民如何變市民,‘第一課堂’是第一步。”德龍新區安置點為民服務中心設立了2個社區居委會,配備幹部16名,開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戶籍辦理、培訓就業、水電訊等綜合服務窗口,全力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融入城鎮新生活。

  “搬遷後的生活環境真是大不同!我在小區裏當保安,每月有1700元的基本工資。” 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經開區明田安置點搬遷戶吳慶華感慨説,“搬出大山,活出了人生新滋味。”

(急稿、重要稿件)“貴州模式”作答易地扶貧搬遷“人民答卷”

貴州大方奢香古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攝影 羅大富

  在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新中田壩韭黃基地,田地間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或施肥、或除草,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中田壩韭黃基地是普定縣穿洞街道玉兔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發展的産業基地。當地立足發展産業帶動就業,同步配套打造了種植面積達2300余畝的韭黃基地,為搬遷入住群眾就近就業、創業等打好基礎,確保真正“穩得住”。

  坐落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産業園區中心地帶的彩虹社區,45棟1484套安置住房,容納了西秀區13個鄉(鎮)86個村1457戶6713人。彩虹社區裏的啟新學校、幼兒園、醫務室、圖書室、警務室、社區管理服務中心、跟蹤管理服務中心等設施配套齊全。在彩虹社區扶貧車間裏,52歲的張英燕正熟練地粘合微型喇叭,每個月2000元的收入讓她很滿意。

  2016年8月22日,隨著全國“2016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貴州召開,貴州在“搬得出”方面取得了寶貴經驗,幹部群眾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此後,進入了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階段,搬出大山只是“上半篇文章”,而農民搬出後如何融入社會,如何成為“新市民”,如何過上幸福生活的“下半篇文章”則更加考驗貴州人的智慧和決心。

  貴州在不斷鞏固完善搬得出的“前半篇文章”的基礎上,針對“搬遷之後怎麼辦”的問題,用精準扶貧的“繡花功夫”,提出了建好“五個體系”,即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基層黨建體系,做好讓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的“後半篇文章”。

  易地扶貧搬遷是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投入資金最多、難度最大的戰役之一,也是群眾最得實惠、脫貧效果最為明顯的攻堅戰之一。2016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召開之後,貴州探索了“六個堅持”的做法,做好了易地扶貧搬遷“前半篇文章”,到目前已經實現140萬人搬遷,剩餘的48萬人也將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搬遷入住。

(急稿、重要稿件)“貴州模式”作答易地扶貧搬遷“人民答卷”

貴州萬山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 供圖 萬山區委宣傳部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從搬遷工作一開始,貴州就高度重視後續扶持工作,從群眾最關心、利益連接最密切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方面入手,進行全面統籌和系統性扶持,並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五個體系”,做好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前後半篇文章”,構成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完整體系,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3年時間,貴州全省上下盯牢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功搬遷並留住140萬人,1萬餘個30戶以下自然村寨將從地圖上消失,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這場搬遷硬仗,不僅為貴州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而且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對助力城鄉和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生動實踐,彰顯著貴州各級黨員幹部用苦幹實幹和貴州群眾的感恩奮進精神。從烏蒙之巔的韭菜坪到烏江深谷的“一口刀”,從黔西南大山深處到黔東南苗鄉侗寨,從紅色遵義的仡佬人家到幸福黔南的布依村落,一村村、一寨寨,一組組、一戶戶,留下了扶貧幹部走進去動員搬遷的腳印,迴響著百姓搬出來、喬遷新居的歡聲笑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