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推中高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2019-05-16 11:06:35|來源:貴陽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去年,貴陽市實施大數據與工業融合項目260個,總投資額314.7億元,超過1000萬元投資額以上的項目120個,超過1億元投資額以上的項目29個;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重點之一便是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工業企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中高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5月14日,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委書記、局長宋旭升接受採訪時説。

  作為工業發展的牽頭部門,近年來,市工信局在貴陽市工業産業發展中不斷築牢實體經濟發展之基,以新理念、新模式,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跑出産業轉型升級加速度。為進一步推動貴陽市中高端製造業發展,市工信局正在加快推進民營經濟服務平臺、貴陽智慧製造協同共享平臺、國家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平臺建設,大力實施“企業上雲”工程,為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市級平臺支撐。

  在修文扎佐工業園,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搭乘大數據,實施條碼管理系統,讓一個個擁有“身份證”的智慧輪胎從這裡走向全球。

  在高新區,貴陽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使用DMF回收系統,在每年可節省大約300萬元成本的同時,還讓生産更綠色環保。

  在白雲區,貴陽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智慧設備管理平臺讓企業節能增效指標大幅改善,僅單月就能節約用電、燃氣等能源成本110萬元。

  這些僅是貴陽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工業企業融合發展,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工程的部分實例。

  如今在貴陽,大數據與工業企業深入融合的案例已遍地開花,企業正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各種便利。

  在推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市工信局一方面組建專班,指導各區(市、縣)及開發區做好工業融合項目建設,鼓勵更多企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發展,有序推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利用“一企一策”線上服務系統、“貴州工業雲平臺”等載體,連結“大數據+工業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及國內優強大數據企業,不斷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跟進服務,精準反映全市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效,為適時開展政策效果評估提供了數據支撐。

  數據顯示,全市已納入“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範圍的647戶工業企業因業施策、分類指導,目前已有608戶完成方案編制,覆蓋率達93.9%。

  以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契機,我市已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智慧製造、信息化和工業融合發展重點示範項目。

  貴州力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貴州盤江民爆有限公司、貴州興達興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級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振華紅雲電子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制藥有限公司及貴州盤江民爆有限公司,獲得國家智慧製造新模式應用示範。

  在去年貴州省工信廳公佈的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優秀項目案例名單中,貴陽市入選27個優秀項目案例,佔據半壁江山。其中:作為全省第一批大數據+工業深度融合試點示範企業及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貴州興達興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打造“砼智造”平臺,實現高性能混凝土産業智慧製造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全年節約人工成本近200萬元,産品不良品率從0.8%降至0.27%。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打造航空鍛件智慧製造項目,生産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原來的四倍多,産品品質合格率從88%提高到99%,産品研發週期由原來的三到六個月縮短為一到兩個月。

  貴州吉利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産線採用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設計理念,打造集智慧化、數字化、信息化于一體的智慧工廠,可實現五種車型同時混線生産,建成後預計每年可直接創造産值300億元,並充分帶動上下游産業鏈發展。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貴陽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創新優勢、資源優勢,讓大數據成為貴陽市經濟發展重要引擎。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798.45億元、增長9.9%,保持經濟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貴陽市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整體水準雖在省內領先,但仍存在融合發展整體水準不高、企業融合轉型升級支撐保障不足等問題,較東部地區仍有明顯差距。”宋旭升表示,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統將進一步加快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推動工業向智慧化生産、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融合升級,全面推進大數據與健康醫藥、裝備製造、磷鋁資源型産業、特色食品、電子信息等産業融合發展,從而加快推進中高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作者 白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