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專家姚國坤:貴州原本就是茶的祖地

2019-06-30 16:30:23|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楊麗芳|責編:陳夢楠

  中國古茶樹群高峰論壇舉辦之後,各界對探尋茶之起源的關注十分熱烈。6月29日,聯繫到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名茶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姚國坤教授。

  姚國坤教授和貴州的深厚淵源,要從一位泰斗級的中國茶學著名專家——李聯標先生説起。

  1939-1940年間,李聯標先生在貴州省務川自治縣考察,在老鷹山岩首次發現中國野生喬木型大茶樹。這棵茶樹樹高7米,考證後發現這棵大茶樹比當時印度發現的大茶樹年代還要久遠,從而有力的駁斥了“茶起源於印度”的説法,大大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1963年,26歲的姚國坤到中國農業學院茶葉研究所工作,李聯標先生擔任他的導師。他們既是師生關係,又是同事關係。受李聯標先生的影響,姚國坤多次前往貴州普安縣和晴隆縣等地進行考察,貴州的古茶樹以及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姚國坤教授在《圖説中國茶文化》等書籍中還經常引用關於貴州野生大茶樹的黑白照片,這張照片便是李聯標先生解放前在貴州跋山涉水考察時拍到的。

(市州)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專家姚國坤:貴州原本就是茶的祖地

  2017年姚國坤教授參加普安茶産業發展論壇暨四球古茶拍賣活動。圖片來源:黔西南州文化産業微信號

  基於對貴州茶知根知底,2009年7月在貴州省遵義市舉辦的“貴州綠茶高峰論壇”上,姚國坤教授便説道:“貴州原本是茶的祖地,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貴州歷代名茶輩出,産品名聲遠播。”

  談及貴州為什麼是茶的祖地,姚國坤教授向多彩貴州網記者陳述以下三點原因:一是貴州發現了距今一百多萬年前的茶籽化石;二是貴州有著大量的古茶樹存在;三是按照茶樹的化學成分分析,很多貴州古茶樹屬於茶的原始品種。從這三點可以充分證明貴州是茶的原産地。

  姚國坤教授又從茶文化方面進行了論證。在《爾雅》一書中,註釋“苦荼”一詞時曾言:“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説明茶在2000年前就用作煮飲。在貴州這片多民族聚集的地區,不少民族仍存在著“擂茶”和“油茶”等飲茶方式。姚國坤教授説:“在貴州,不少民族還保留吃油茶的習慣,這種最古老的飲茶方式也能印證貴州茶歷史非常悠久。”

  對於貴州茶業的發展,姚國坤教授寄予了厚望。“貴州是茶的原産地,原産地的地方最適宜種茶,茶的品質也會很好。在貴州,這些豐富的茶葉品種可以製作不同的茶類,貴州出産的綠茶、紅茶等都很不錯。”

  專家介紹:

  姚國坤,研究員,1937年10月生,浙江余姚人,1962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現與浙江大學合併)茶學系。從事茶及茶文化教研教學56年。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栽培研究室主任、科技開發處處長等職。1997年退休後,應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浙江省政協原主席王家揚先生邀請,在研究會任辦公室主任和學術部主任。期間,2003年任全國第一個應用茶文化專業負責人,2005年任全國第一所茶文化學院副院長。現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名茶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作者 孟祥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