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法治貴州建設大踏步前進

2019-11-13 09:30:19|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法治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治理方式,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前所未有的高度謀劃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踐行法治,開闢出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境界,凸顯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明確要求。這為進一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在法治軌道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貴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法治貴州建設,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有效化解新矛盾,全省依法治省工作穩步推進,取得積極進展。今年2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掀開了法治貴州建設的新篇章。

  立足脫貧攻堅、經濟高品質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步入新征程,貴州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動法治貴州建設,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法治政府建設穩步向前,司法改革取得突出成就。

  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立善法于一域,則一域治。”

  立法是依法治省的基礎和前提,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人民需要的法、立有效管用的法、立突出地方特色的法,一直是全省立法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翻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貴州省全民閱讀條例》《貴州省鄉村清潔條例》《貴州省城鎮燃氣管理條例》《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貴州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條例》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立法項目序然在列。

  今年8月,為更好地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科學選擇立法項目,編制好省政府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省司法廳將徵集到的立法建議項目通過網絡方式公佈,社會各界可以通過網絡選擇支持的立法建議項目,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將作為是否列入2020年省政府立法計劃正式項目的重要參考。

  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截至2019年8月,貴州省現行有效的法規371件,其中,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183件。

  這些立法走在了全國省級立法前列——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大扶貧條例、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大數據安全保障條例等10多件法規。

  這些做法極具貴州特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立法工作準確把握地方性法規實施性、補充性定位,作出了為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分別立法的決策。

  這些做法嚴把立法品質——統籌協調利益關係,把好合法性審查關,對爭議較大的條款,不輕易下結論,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到基層特別是基層立法聯繫點問計於民後再做決定。落實科學立法要求,使法規既有規定性、又有合理性,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又符合人民群眾利益,既力求內容科學合理、又遵循立法技術規範。

  良法保善治,通過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動新時代貴州省地方立法工作與時俱進、完善發展,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加快建設法治貴州,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法治政府建設步履堅實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依法治國,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執法是關鍵。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不僅對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有著重大意義,對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也有著積極作用。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加快建設法治貴州的進程中,全省上下緊緊圍繞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依法治省工作貫穿貴州經濟社會建設各個領域,強化改革創新,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整體推進法治貴州建設。

  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動態調整省直部門權責清單目錄,截至2018年,省直部門行政許可減少至270項、行政權力事項減少至1438項。制定印發《行政許可標準化指南服務規範》等行政許可地方標準,我省成為全國首批制定行政許可地方標準的省份。制定市、縣、鄉三級權責清單,建成全省統一的權責清單體系。強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整合相關政府便民利民服務平臺,方便人民群眾和企業辦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大力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全省各地各部門逐步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依法決策工作機制。全面推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對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廣泛徵求公眾意見。僅2018年,全省各級行政機關累計對重大決策徵求公眾意見1320次,徵集到意見建議18612條,公眾意見採納率達到88.9%。

  大力推進行政執法體制創新——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試點工作,圍繞“全流程重塑、全要素公示、全數據立交”,利用大數據産業發展優勢,積極探索“大數據+行政執法。推進行政執法數據互通共享,建立完善執法信息收集和部門互通共享機制,基本形成行業信用信息系統、貴州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貴州)、貴州工商雲四大系統互聯共享。

  大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為抓手,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和平臺,截至目前,已經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100%全覆蓋,初步形成“一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為群眾提供就近、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

  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全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全省政府系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準有效提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司法改革成就突出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貴州建設,司法體制改革是“重頭戲”。

  2014年11月18日,中央政法委批復同意《貴州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把我省列為全國第一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自此掀開了全省司法體制改革的序幕。

  經過不斷的探索,貴州司法體制改革成績斐然、成效顯著。

  積極優化司法職權配置——201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省級機構改革實施意見要求,省司法廳、省政府法制辦的職責經過整合後重新組建省司法廳,同時履行省委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職責,職能進一步優化、職責定位更明確。

  積極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優化職能配置,完善審判團隊和獨任檢察官、檢察官辦案組等新型辦案團隊建設,實現人員配置最優化、辦案效能最大化。明確辦案責任,發揮領導幹部帶頭示範作用,形成帶頭辦案的良好氛圍。

  積極提高司法能力——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司法大數據建設,探索把統一適用的證據標準嵌入數據化的辦案程式中,運用現代科技提升智慧服務水準,搭建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省法院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搭建了法院與檢察院、監獄互聯平臺,與公安、金融等部門聯手建立查控系統,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業務協同、數據共享。

  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在全國範圍內率先組織起草的《脫貧攻堅涉農系列合同示範文本》,這一文本涵蓋了農特産品買賣、農村電商發展等125種151份合同,簡單實用、操作性強,有效減少了涉農合同的法律漏洞、坑農害農的事件發生。今年7月1日,全新升級的12348貴州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正式上線試運行,這標誌著貴州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48貴州法網、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三大平臺”全部建成,老百姓可通過現場諮詢,網絡、熱線諮詢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就近獲得專業法律服務。

  ……

  著力推進憲法貫徹實施,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著力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著力推進依法行政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著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法治貴州建設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在新時代正大踏步前進。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向縱深發展

  王恬

  法治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會文明的厚重基石。推進依法治國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貴州堅持把依法治省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和關鍵性工程來抓,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地方性法規規章基本完備、法治實施高效、法治監督嚴密、法治保障有力。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總體形成,依法治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國方略在貴州的具體實踐,是推動貴州各項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關係全局和長遠的重大任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須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抓住重點環節,以更強定力、更高標準、更實舉措,奮力開創新時代法治貴州建設新局面。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關鍵點在於把加強黨對依法治省的領導貫穿始終。我們要堅持正確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把黨的領導體現到依法治省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為法治貴州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離不開有力制度保障。我們要著力推進憲法貫徹實施,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自覺把憲法精神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普法的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不斷提高立法品質和效率,推進依法行政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快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記者 范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