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殘疾人李德華 “小葫蘆”畫出“大産業”

2020-05-06 13:32: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岔白社區的殘疾人李德華,于2018年返鄉創辦葫蘆文化藝術基地,發展葫蘆烙畫産業,目前解決了21名殘疾人、10名精準貧困戶、5名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OK】貴州畢節:殘疾人李德華 “小葫蘆”畫出“大産業”

李德華正在葫蘆上烙畫 攝影 祁德超 

  李德華,現年45歲,畢業于貴州省藝術專科學校(現貴州大學藝術學院),他從小對民間傳統工藝情有獨鍾,2004年以來,他先後在貴陽成立了三家文化藝術公司,效益都不錯,2018年,他回鄉創辦了葫蘆文化藝術基地,2019年創辦了貴州山人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他流轉200余畝土地種植葫蘆,同時發展葫蘆烙畫産業,通過“先培訓、再就業”的方式,積極吸納當地殘疾人和貧困群眾就近就業。近日,正值葫蘆移栽之時,在畢節市黔西縣鐵石鄉油沙坡村,工人們正忙著栽種葫蘆,在50公里外的黔西縣岔白社區葫蘆文化藝術基地,展廳架子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葫蘆,車間裏30余名工人正聚精會神地在葫蘆上烙畫。黔西縣錦繡花都群眾楊加雲,從小腿腳不便,幹不了重活,現在憑藉雙手烙畫,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從田間地頭育苗、種植到車間加工製作,這是李德華打造的“一條龍”葫蘆文化産業。“我右腿不便,一直就有幫助殘疾人解決就業的願望,也想為家鄉鞏固脫貧成果出力。”提及為何招收殘疾人和貧困群眾,李德華這樣説道。

  李德華的葫蘆烙圖畫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和貴州各大旅遊景點等內容。其文化産業越做越大,年製作葫蘆産品20余萬個,産品不僅在全國各旅遊景區供不應求,還遠銷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2019年,該公司實現産值1400萬元。

  “我們將擴大規模,在做好葫蘆文化産業的基礎上,不斷向藤編、竹編、石頭、木料等工藝品延伸,拓寬文化産業鏈。同時,我們會根據市場需求再招收約100名殘疾人和貧困群眾,幫助他們穩定就業。”李德華説道。(文 祁德超 熊朝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