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沿河:老宅變良田 舊物美鄉村
2020-07-23 14:30:25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老宅地變成莊稼地,舊物件變成新風景,村子變化真是翻天覆地!”7月19日,沿河自治縣官舟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張碧珍,回到老家泉壩鎮黃池村後,感慨連連。

  香花滿徑、彩墻黛瓦、滿目翠綠……昔日凋敝的黃池村換了模樣。

  下了車,張碧珍迫不及待地向老宅走去。“上次回來小豆苗還不足手指頭長,如今已全部挂上了毛茸茸的豆角。”望著長勢喜人的黃豆,他滿心歡喜。

  眼前這塊種滿黃豆的良田,曾是張碧珍的老房子:3間舊木房以及1畝多耕地。

  以前,沿河自治縣大多數人家與張碧珍家類似,地處山區,坡陡地薄。為擺脫“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這幾年,該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手段,並動員大家拆除老宅子,復墾成良田。目前已累計搬遷1萬多戶5萬餘人,張碧珍家是其中之一。

  去年5月,張碧珍一家告別大山,搬到官舟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四室一廳的寬敞新家。

  雖然住進新房子,兒子兒媳雙雙安居樂業,但71歲的張碧珍仍捨不得拆掉老家的舊木房。原因是害怕萬一適應不了城裏的生活,便沒了退路。

  沿河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共計10858戶,其中除3134戶因連體房、傳統村落等因素列為可不拆除外,應拆除7724戶。儘管拆舊復墾有補助,但很多人都有著與張碧珍同樣的顧慮,始終下不了決心。

  為此,沿河自治縣持續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全力築牢就業、就醫、就學等保障網,確保搬遷群眾持續穩定發展,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方案,各村脫貧攻堅隊員進村到組入戶開展政策宣傳。

  “舊房拆除後,你們享受的承包地權益不變、享受的林地權益不變、宅基地復墾復綠後承包經營權不變。”經過駐村工作隊的宣傳動員,張碧珍消除了顧慮。

  去年9月,在村裏脫貧攻堅隊的協助下,張碧珍帶著兒子回家拆掉了舊房,復墾為耕地。今年,利用閒暇時間,他回到老家在田地上種下黃豆。

  這次回家,張碧珍感嘆村子又變了個樣。“以前用的罈罈罐罐、磨盤、豬槽等老物件竟成了點綴村子的‘寶貝’。”

  黃池村脫貧攻堅指揮長李克相告訴記者,為提升村容村貌,村裏採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利用搬遷群眾舊房拆除後用不到、帶不走的物品,打造特色小寨。不僅讓搬遷出去的群眾有個牽掛,也讓在家群眾住在新農村,記住苦日子。

  “搬出去是福,留下來也是福啊!”張碧珍説,曾經落後的村莊已華麗轉身,新家官舟鎮也是日新月異,“這日子是越過越好啦。”(記者 田勇 江佳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