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赤水河畔 養牛比打魚強
2020-07-24 15:03:16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7月22日,記者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群峰村的赤水河邊看見這樣一塊藍底白字的警示牌,上面寫著“赤水河流域十年禁漁”。警示牌不遠處,就是村民陳科華的家。

  “養牛,比打魚強!”是陳科華常念叨的一句話。曾經他是在河裏討生活的漁民。如今,他已是擁有14頭牛、42隻麻羊的養殖戶,實現了上岸轉産,更實現了穩定增收。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右岸的一條支流。今年初,農業農村部發佈通告表示,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

  事實上,赤水河貴州段還是“禁漁令”的“先行區”。

  2015年底,貴州省人民政府宣佈長江流域赤水河段捕撈漁民轉産轉業工作開啟。

  2016年,貴州正式啟動赤水河流域貴州段捕撈漁民轉産轉業先行試點。

  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流域貴州段全面禁漁。

  10年“禁漁”,是為了更長遠的“有魚”,也是為了破除“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但禁漁,也意味著漁民必須上岸,改變傳統生産生活方式。

  禁漁的目標,既有“魚增多”,也有“民增收”,這並非對立的關係,關鍵在於當地政府對轉産漁民的引導和安置。在實行3年多禁漁後,赤水河習水段兩岸曾經的漁民,如陳科華一樣,已經開啟了新的生活。據介紹,習水縣目前已落實漁民轉産安置95人,實現了轉産就業的全覆蓋。

  漁民上岸後,赤水河裏的珍稀魚類已大幅增長。(記者 李薛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