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千里“嫁接”葛家村——寧波黔西南兩地村民攜手打造藝術鄉村
2020-07-28 16:13:04來源:光明網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教授帶隊、村民參與,花小錢卻大變樣,原來村子還能這樣改造。”車子一進葛家村,李榮芬就看花了眼。澆了水泥的主村道乾淨整潔,一旁是一座座以“桂語”開頭命名的農家小院。下車走近些瞧,村民們親手用石頭壘成的桌椅、舊物改造的擺件隨處可見。盛夏七月烈日炎炎,特地過來遊玩的市民們卻熱情不減,盡情拍照“打卡”。

  李榮芬是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光照鎮扶貧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最近,她和同事帶著7名光照鎮定汪村村民來到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參觀交流。結束了近一週的學習後,葛家村文化禮堂舉行了一場“村民賦能:同走藝術振興鄉村路”寧海葛家—晴隆定汪師徒結對儀式。李榮芬等人的手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團隊、葛家村村民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三方約定,要將寧海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遠嫁”貴州晴隆,用藝術助力貴州這個小山村,探索新的發展機會。

  “這些天,我們看到了葛家村的現代化風貌,還發現每個村民動手改造村莊的意願和能力都很強。叢教授告訴我們,村民深度參與村子的設計、調研、改造,不僅能改變鄉村,更能改變人。”李榮芬説。

  葛家村不大不小,村集體收入每年才10萬元,大多數青壯年早已離鄉外出打工,留在村子裏的幾乎都是老弱婦孺。2019年4月,叢志強帶著課題,領著3名研究生來到了葛家村。8個月的時間裏,叢志強團隊和村民共同建設了40多個共享空間,創作了300多件藝術品,總投入僅60多萬元。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群鄉建藝術家和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網紅村”。村民葉仙絨在家開起了美術館,館裏收藏了家裏的老物什和家人的書法作品、手工藝品,幾乎天天都有人上門參觀;葛運大用竹子、粽皮設計了個“鳥巢遊樂場”,成了村裏孩子們快樂遊玩的好去處;葛品高把自家二樓50多平方米的空間改造成了鄉間圖書館,還把老宅打造成一家酒吧,既能保護老宅又能賺錢。去年年底,村民們站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悲鴻講堂,給高等學府的師生上了一堂藝術課。

  “葛家村模式的核心就是村民賦能鄉村。”叢志強用藝術創造的魅力激活了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公共精神,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使村民成為改變鄉村的主體力量。

  葛家村的蝶變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去年,該村被評為浙江省善治示範村。最近,葛家村還成功上榜文旅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這份名氣,更是讓寧海對口幫扶貧困縣晴隆縣裏的定汪村找上了門。

  定汪村風光秀麗,自然資源豐富,並且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十分宜人。每逢週末,村口的溪流邊就聚滿了開車前來遊玩的遊客。村裏有130多戶人家,99%以上是布依族。這些年,村裏依靠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種植蔬菜,村民持續增收,日子越來越好。接下來,村子該如何防止返貧、振興發展?

  “同為小山村的定汪村和葛家村有些相似,我們這次就是來取經的。”李榮芬説,“葛家村裏的作品都是就地取材,利用了閒置的農耕用具,以及屋前的樹木、竹子、石頭。這些自然資源我們那邊也有,但我們一直不知道可以這麼做,沒有專業的人進行指導,大家也從來沒想著要改變。”

  定汪村還有藝術的底子。結對儀式現場,村民們展示了一幅巨大的布藝繡花作品,布上針腳細細密密,有鳥、有樹、有桂花。“畫是我們兩位村民繡的,用的是布依族傳統刺繡手藝。”李榮芬介紹,“定汪村裏基本人人都有技藝,除了刺繡,還有木工、釀酒等,我想如果能夠發揮好這些民族特色,我們的村莊會更有魅力。”

  對於如何“移植”葛家村經驗,叢志強有了初步的想法。“不能簡單照搬照抄,需因地制宜進行改造。但核心內容不變,就是讓村民們更新理念、提振自主創新精神,繼而生發藝術創造力為鄉村賦能。”叢志強説,這一週裏定汪村村民有不小變化,大家在實地參觀、動手參與中越來越積極,通過實踐,其中一位村民還想出了把定汪村口小溪改造成網紅景觀的點子。接下來,叢志強打算帶著葛家村10多名鄉建藝術家們一起前往貴州,手把手教當地鄉親們改造村莊,讓葛家村的創新精神和寶貴經驗在晴隆定汪生根發芽。

  “我們將以葛家村人為榜樣,以文化促發展,把定汪打造成為貴州高原的美麗鄉村。”定汪村村民羅雲信心十足。(記者 曾毅 通訊員 幹杉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