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2020-08-04 13:28:51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行走貴州,氣候宜人。道路交錯縱橫,盤旋在喀斯特地貌上。轉過一個個山頭,處處綠水青山躍然眼前。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湄潭縣堅持生態優先,努力實現産業興、村莊美、百姓富 攝影 瞿欣含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貴州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縣縣通高速、大數據産業崛起、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全國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五年來,貴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斷匯聚高品質發展資源要素,交出了“貴州答卷”。

  綠色發展

  因地制宜推動轉型 探索高品質發展新路

  玻璃棧道、懸崖游泳池和空中滑索讓遊客流連忘返,健身房、咖啡廳、商場等配套設施完善,硃砂O2O線上線下展示銷售中心的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走進貴州銅仁市萬山區,曾經的“老礦山”變了樣,迎來一批又一批遊客駐足欣賞這裡的“新風景”。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仁懷市魯班鎮琵琶村鄉村旅遊景色 攝影 劉葉琳

  地處武陵山深處的萬山區,有“中國汞都”之稱,曾因賦存汞礦而輝煌。歷經600多年的大規模開採,資源枯竭讓萬山的發展一度陷入較為困難的境地。2009年3月份,國務院將萬山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如何抉擇?萬山轉變發展思路,以“産業原地轉型,城市異地轉型”為核心,選擇走“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新路。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方式,依託旅遊、新能源、加工、高效農業轉型,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綠色化、生態化轉變。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萬山轉型發展作出重要批示,貴州省委、省政府也專門出臺實施意見,支持萬山提速轉型。7年來,萬山堅持以綠色、生態文明等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不同類型的文化旅遊項目,讓萬山區實現了從全國資源枯竭城區到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的蝶變。

  萬山之“變”,得益於綠色發展帶來的“效益”,成為了貴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來發展旅遊業的“生動樣本”。2020年的“五一”小長假,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貴州旅遊總人次依然位居全國前列,旅遊業實現井噴式增長。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桐梓縣杉坪景區迎來遊客 供圖 桐梓縣攝影協會

  除了立足生態優勢發展旅遊業,貴州還推進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不僅築牢綠色屏障、建設綠色家園,更注重發展綠色經濟、培育綠色文化,利用當地生態環境好、氣候涼爽等優勢發展大數據産業,將大數據作為與大扶貧、大生態並重的“三大戰略”,千方百計培育新動能,為貴州實現高品質發展探路。

  與山水相融,大數據撐起了貴州綠色經濟的一片新天地。

  從貴州“工業雲”到“車聯中國”“數谷指數”平臺,再到“築民生”、智慧交通雲、社會治理雲等服務平臺……貴州正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吸引了蘋果、高通、騰訊、阿裡巴巴、富士康等一批世界知名大數據企業落戶貴州,而滿幫、白雲山、朗瑪等一批本土企業亦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海量的資本、企業、人才等大數據産業發展要素紛紛入黔,讓貴州成為了大數據發展的“熱土”。

  “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貴州率先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率先出臺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意見,率先舉辦數博會並將其升格為國家級,率先建成首個省級政府數據集聚共享開放平臺“雲上貴州”,率先頒布首個大數據地方法規,率先打造“中國數谷”……涉及多個領域的無數個“率先”,正向世界講述著新時代的“貴州加速度”。

  如今,貴州正協同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以旅遊扶貧為契機建設鄉村旅遊集聚區、康養基地,推進全域旅遊,讓綠水青山釋放“活力”,近三年來全省旅遊人數、旅遊總收入連年增長30%以上,數字經濟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1。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北盤江大橋,連接山鄉內外 攝影 劉葉琳

  通過數據産業集群和數據要素賦能,大數據已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

  生態優先

  推進農村産業革命 做活生態産業文章

  “以前,村裏人收入比較低,普遍貧困。自從實施了荒山退耕還林、營造方竹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後,老百姓依靠方竹産業,過上了相對富裕的生活。”貴州桐梓縣楚米鎮高山村村民金傳剛説,桐梓縣因地制宜發展43萬畝方竹産業,每畝可收入2000元左右,實現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脫貧致富“多贏”的局面。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通過荒山退耕還林、營造方竹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老百姓依靠方竹産業致富。圖為筍農采收方竹筍 攝影 張維

  桐梓實踐,只是貴州“靠山吃山”的一個轉變。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可用來承載産業和人口的平地很少,土地資源十分稀缺。怎麼辦?貴州選擇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産業革命,重點發展茶葉、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業、水果、生豬、中藥材、刺梨、生態漁業、辣椒、生態家禽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並成立12個産業發展工作專班,每個産業都有一位省領導領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發展合適的産業,貴州讓綠水青山生出“效益”。

  在産業革命帶動下,2019年貴州農業增加值增長5.7%,增速居全國前列,其中種植業增長8.3%,創近年來最高增速。2020年一季度,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貴州農業增加值仍然增長2.3%。選準産業,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吃上了“生態飯”。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匯川區深入推進農村産業革命,打造泗渡壩區佈局特色産業 供圖 匯川區融媒體中心

  如今,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貴州已構建“東油西薯、南藥北茶、中部蔬菜、面上乾果牛羊”山地農業格局,幫助數十萬貧困群眾“換窮業”。既要生存又要生態,既要溫飽又要環保,既要生態美又要百姓富——農業格局的構建和三大戰略行動的推進有機融合,為貴州“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勾勒出清晰的路徑。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電商扶貧助力“黔貨出山”,善融商務帶動烏蒙山區蘿蔔銷售 供圖 建行貴州省分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突出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188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城鎮新增就業78.49萬人;全省縣城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98.3%;全省森林覆蓋率58.5%,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優良,生態文明“金字招牌”越來越靚……

  懂綠、愛綠、護綠,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已在貴州蔚然成風。2019年,貴州省以竹、油茶、花椒、皂角為主的林業特色産業基地面積達944.39萬畝,産值達118.35億元,提供穩定就業崗位達23.24萬個,帶動280.67萬人實現增收。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2048萬畝,總産值超220億元,覆蓋貧困人口48.9萬人,帶動人均增收近千元。

  貴州不斷推進農村産業革命,促進農業與加工製造業、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各地區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産業特點,把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返鄉創業等結合起來,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和流通産業,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不僅在家門口的工廠就能實現就業,而且還可以通過開辦農家樂、經營鄉村民宿、制售民族飾品等方式增收致富。2018年、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6%、9.7%,突破1萬元大關。

  貴州用實踐證明,只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和路徑,就可實現“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二者皆可兼得”。

  知行合一

  完善機制搶抓機遇 生態美與百姓富統一

  貴州是“知行合一”學説發源地,也是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試驗田”。2016年,貴州在獲批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後,成立了以省委書記、省長為雙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並作出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築牢綠色屏障、完善綠色制度、培育綠色文化“五個綠色”部署,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人大政協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建設新格局。

  從2017年起,貴州將每年的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開展“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動。同時,全面推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構建五級黨政領導主抓、主幹、主責的河長體系,實現各類水域河長制全覆蓋,把每一條河流當眼睛來保護。此外,貴州還實施了100多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用知行合一護衛了綠水青山,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了有益經驗。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通過開展河湖治理行動,實現水清岸綠 攝影 高雪

  對內,貴州始終聚焦人民群眾感受最直觀、反映最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多措並舉、多策並用,系統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實施藍天保衛、碧水保衛、凈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污染防治五場戰役”。

  對外,貴州與長江經濟帶省區建立司法鑒定工作協調發展合作機制,與川滇兩省共同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基金2億元,與川滇渝三省市共同制定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機制,與四川建立了環境保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聯動機制,以加強區域間合作。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向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年會致賀信,更加堅定了貴州各族幹部群眾“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信心和決心。貴州將大生態融入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逐綠髮展”之路蹄疾而步穩。

  貴州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貧困戶劉德遠家中有80歲高齡的父親需照顧,他不能外出務工,以前在家務農的日子過得拮據。現在“我當上了護林員,生活在改善,脫貧有底氣。”他説:“國家的政策好啊!我想都沒想過還能在家裏上班,既照顧了老人,地裏的活兒也沒落下,一個月還額外多了800元收入,生活慢慢好起來了,這是我們全家人的福氣。”在松林鎮,110余名貧困人口當上了護林員,年人均補助9000余元。

守底線走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州實踐”

貴州匯川區因地制宜調整産業結構,松林鎮上莊壩壩區種植蒜苗,解決了周邊群眾就業難題 供圖 匯川區融媒體中心

  “群眾有活幹,青山有人守”,這是貴州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的“法寶”。貴州通過出臺生態扶貧專項政策,實施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等十大工程,讓8.5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當上生態護林員,推動“大生態”與“大扶貧”互促共進。許多貧困地區因地制宜挖掘生態優勢,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加快發展以草食畜牧業為代表的特色生態農業,2013至2018年共完成營造林3376萬畝,實現年生態效益價值約840億元。

  “要走出一條符合貴州省情實際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新路,真正把貴州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貴州農民群眾生活更富裕、日子更美好,攜手奔向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讓貴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讓生態環境永遠成為老百姓為之驕傲的“幸福不動産”,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老百姓用之不竭的“綠色提款機”。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貴州始終保持“知行合一”,不斷豐富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和路徑,連續10年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持續發出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聲音”,促進“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驅動、交融、互促,讓貴州備受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文 李瑞橋 王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