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省六盤水市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2020-11-20 16:51: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文進責編:路晶森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高、少、碎、瘦”是貴州省六盤水市耕地的典型特徵,面對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近年來,六盤水市大力發展山地特色現代農業,通過發展獼猴桃、刺梨、茶葉“涼都三寶”為主導的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産業,産業面積達到399萬畝,步入了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六盤水山地特色現代農業已經有了雛形,但存在産業基礎還不穩固、産業鏈條還需延伸、産品品牌亟須提升等問題。 為此,六盤水將2020年確定為農業“提質增效”年,2020年前三季度,一産增加值佔GDP比重12.2%,較同期增加1.49個百分點,一産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2.5%上升到三季度的6%,高於全市GDP增速2.6個百分點。

  提質:從發展短板入手

  六盤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地質結構決定了儲水保水難,解決産業用水難問題成了首要挑戰。六盤水市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市水務、農投公司等,共同研究方案,分工協同推進,24個百畝獼猴桃基地的水利灌溉設施如期完工,應對乾旱等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除了彌補基礎設施短板之外,如何破解農業産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是橫亙在不少企業面前的“大山”。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人資社保局、市林業局、農行六盤水分行共同制定並印發了《六盤水市“鄉村振興e貸”工作方案》,全力推動金融激活農業産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鄉村振興e貸”共發放2944筆39143萬元。此外,六盤水市的木崗獼猴桃園區建設創新試點SPV項目、水城縣50萬羽桃花雞養殖創新試點SPV項目和水城縣食用菌農銀企産業共同體創新試點SPV項目有序推進,累計獲得省級補助資金49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和銀行資金2.36億元,助力農業産業發展效應明顯。

  轉型:從生産方式突破

  通過走規模化發展之路,六盤水的特色産業已經達到了399萬畝,其中,獼猴桃21.8萬畝、茶葉31.55萬畝、刺梨120.48萬畝。同時,六盤水還大力推進生産方式轉變,通過“接二連三”,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拓寬農業産業發展空間,釋放農業發展轉型之能。

  如今,獼猴桃、刺梨等特色産業已經形成了“生産+加工+科技”的全産業鏈格局,六盤水涼都獼猴桃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初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選貴州省2020年生態特色食品高成長性企業名單(全省38個),六盤水市獼猴桃全産業鏈項目獲得了國家五部門聯合通報表揚。農旅融合發展方面,六盤水市累計打造國家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個、中國美麗田園1個,野玉海景區入選“貴州十大新地標”,岩博村、百車河村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升級:從科技研發著力

  六盤水創新體制機制,構建科技研發體系,積極與中國農大、貴州大學、貴州農科院及多家生物工程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採取柔性引才等多種方式,圍繞農産品開發、生物萃取技術應用等進行攻關。

  盤州把刺梨作為支柱産業,建立了刺梨産研中心,組建了博士工作站和碩士工作站,目前,刺梨産品已申請知識産權專利678項,授權78項,其中“刺梨果汁飲料及其生産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實現了六盤水在中國專利獎方面零的突破。水城縣以創建“貴州省珍稀食用菌生産示範縣”為目標,借助中科院對口幫扶水城縣的契機,推動食用菌全産業鏈發展,為將水城縣打造成六盤水市食用菌全産業發展“高地”提供科技支撐。

  目前,六盤水已經完成食用菌種植規模1.29億棒,預計全年生産食用菌1.5億棒;生態畜牧業亦蓬勃發展,全市生豬存欄90.26萬頭、出欄88.42萬頭。

  增效:從農民福祉出發

  農業産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更多農民受益,在推動産業提高經營效益的同時,增加其收益,真正實現多方“增效”。六盤水大力推動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積極推廣基於“三變”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模式,激活農村的資源、資産、資金,通過保底、務工、分紅“三重收益”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成果。2019年,全市31.33萬戶實現分紅,戶均1318元,貧困戶戶均分紅達2340元。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路徑,“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工程成為亮點,已打造“千家萬戶小康菜園”13.43萬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6481噸。

  六盤水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成效顯著,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從4.6%提高到了8%。(文 李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