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一位癱瘓病人能走多遠?郭松林臥床19載書寫"站立"人生

2018-04-13 16:05:20|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搭建親情之橋,圓夢失孤家庭

  郭松林臥床19載書寫“站立”人生

  湖北日報訊(記者胡蔓、崔逾瑜)4月11日清晨,明媚的陽光灑進武漢協和腫瘤醫院骨科病房。忍著術後的陣陣疼痛,31歲的郭松林如往常一樣,登錄“寶貝回家”瀏覽最新尋親帖。19年來,臥病在床、出門靠抬的他,不可思議地幫助7個失孤家庭圓了團聚夢,為200多個不幸家庭點燃希望之火,用愛心與堅韌書寫“站立”的人生。

  郭松林為仙桃市郭河鎮蘇楊村人,是一名尋親志願者。1999年,郭松林患上一種叫“骨纖維異常增殖綜合徵”的罕見病。在一次次骨折癒合無望後,郭松林徹底不能坐立,只能與床為伴。

  命運如此殘酷,郭松林卻一直尋思著“該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哥哥患有同樣病症,早年離世,郭松林曾強烈感受到母親的喪子之痛,決定幫助那些丟失孩子的父母找尋親生骨肉,用愛修補一個個殘缺的家。2011年,郭松林加入“寶貝回家”,成為這個尋找被拐兒童公益團隊中的一員,取名“遙歌”。

  由於不能下床,郭松林每天就在胸前支一張小桌板,將筆記本電腦斜靠在桌板上,手握滑鼠,眼盯螢幕,比對、擴散尋親信息。一旦網站上登記的“家尋子”與“子尋家”信息相似,郭松林便一條條仔細核查,並立刻通知當事人進行採血、DNA檢測。在他的幫助下,有7個家庭終獲團圓。

  頭疼、吐血,病痛的折磨未能改變一顆心的善良;天南海北的口音、每月數百元話費,也未能讓這個貧窮的農家子弟心生退意。見證著一個個家庭相擁而泣的團聚瞬間,郭松林體味到生命的另一番意義:即使寸步難行,也能搭建血脈之橋,連接骨肉親情。2013年,郭松林還通過網絡登記,與湖北省紅十字會簽下遺體捐獻志願書。

  然而,郭松林一直隱瞞著自己的病情。2016年,有志願者無意發現,網絡那頭那個熱情幽默、有求必應、成天對著電腦螢幕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的“遙歌”,竟是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志願者感慨:“躺著的遙歌,卻將生命站立!”

  真愛交換真愛。2018年初,緣夢基金髮起為郭松林募捐,短短40天就籌足了96萬元手術費。4月10日,郭松林被推進手術室接受手術。記者從院方獲悉,郭松林後期還需多次手術,才有望重新站立。

  >>連結

  一位癱瘓病人能走多遠

  ——展開尋親志願者郭松林的內心世界

  【人物專訪】【主頁標題】郭松林臥床19載書寫"站立"人生【內容頁標題】一位癱瘓病人能走多遠?郭松林臥床19載書寫"站立"人生

  圖為:躺在病床上的郭松林,只能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尋親信息的收集和比對。

  躺下與站立:病痛讓我臥床,但信念支撐我站起

  12歲那年,一個不經意的“踉蹌”改寫了郭松林的人生。

  右側大腿骨折,這個對普通人不過幾個月就可痊癒的疾病,郭松林卻在床上靜靜地等待了19年。由於患有骨纖維異常增殖綜合症,患部骨頭遲遲沒有出現生長的跡象,骨間一個約10毫米的缺口,一直難以癒合。起初還能坐著,漸漸的,郭松林只能臥床平躺,甚至翻身都有骨折的危險。

  在患病的頭兩年裏,郭松林先後經歷“植骨”等3次手術,在一次次希望到失望的起落裏,郭松林體味到一種無以名狀的悲涼。躺在病床上,他滿腦子都是哥哥彌留之際的不捨和母親撕心裂肺的慟哭。

  因同樣的病,哥哥匆匆走完短暫的17年人生。母親的失子之痛,讓郭松林刻骨銘心。

  電視上,媽媽丟失孩子失聲痛哭和苦苦找尋的畫面一次次撞擊著郭松林的心,這份感覺如此切近。

  “不能讓天下的媽媽們重復這種傷痛,那些丟了孩子的母親,是可以重新團圓的。”這個突然萌生的念想,讓郭松林激動不已。

  “我是不是也可以成為志願者?”2011年,一句忐忑的詢問,讓郭松林叩開了尋親公益團隊“寶貝回家”的大門。在對方同意的剎那,郭松林忍不住哭了。“我也可以幫助別人”,這個信念如同一支無形的拐杖,支撐著郭松林在痛苦絕望之後以另一種方式重新站立。郭松林特意給自己起名“遙歌”,就是“遙遠的歌聲”,寓意著媽媽在遠方呼喚自己的孩子回家。

  貧窮和富有:經濟的困窘不能阻擋精神的追求

  由於病痛的折磨,郭松林的頭骨有些變形,每隔兩三天,劇烈的頭痛就會如期而至。即便這樣,郭松林也給自己定了一道“鐵律”,每天完成志願工作才能入睡。

  2013年,病情急速惡化,郭松林開始大口大口地吐血。“當時預感到自己可能真的要離開這個世界,尋思著留下些什麼,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郭松林趕緊通過網絡登記,與湖北省紅十字會簽下遺體捐獻志願書。與病魔的抗爭,意外地洞開了生命中的一抹光亮,病情好轉,郭松林又投入到尋親志願者的工作中。

  天南地北的口音,家長們焦急波動的情緒,讓雙方溝通困難重重。長時間的長途通話,考驗的不僅是郭松林的身體,更給這個貧寒的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

  69歲的父親靠著耕種10余畝薄田,一年僅兩萬多元的收入。2016年,媽媽查出結腸癌,更讓這個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

  經濟上的困窘,並未泯滅郭松林內心“尋親”的熾烈火焰。100元、300元、500元,尋親的電話費越來越高。“但這些和親人團圓相比,算不上什麼!”2015年,一對失散10年的父子團聚時的畫面,定格在郭松林腦海裏。那是他成功搭建的第一座血脈之橋,來自心底的慰藉,一直溫暖、激勵著他。父母十分支持兒子的公益事業,賣了穀子給他買電腦;打零工給他交電話費。郭松林也自學了平面設計,靠網絡接活賺取微薄的收入。

  尋親之路是漫長、無助、煎熬的,而志願者恰好能在這段時間陪伴他們,給他們力量。郭松林體味到生命的另一番意義。

  痛苦與快樂:生活的磨礪無礙幸福的感知

  “淚水再多,用愛擦拭。”成為尋親志願者後,郭松林篤信這句話。

  2015年,被拐孩子徐嘯的線索轉到郭松林手上。在4萬多條尋找孩子的信息中,篩選出徐嘯的疑似親屬,談何容易。郭松林苦熬了幾個夜晚卻無所獲。“除了父子倆的輪廓有依稀可辨的影子,其他關鍵信息根本對不上。”郭松林回憶,這條幾乎可排除的線索,他卻不想放棄。

  郭松林撥通家屬的電話,對方很不耐煩。原來,迫切尋子的他們曾被騙子騙過,不願再相信任何人。

  經過郭松林一個月磨破嘴皮的勸説,對方終於同意最後試一次。寄收採血卡的過程同樣費盡週折,父親漂泊打工,經常變換場址;母親回寄時又弄錯地址,一個多月,夫妻倆的血樣總算採集成功。“幸虧沒有放棄,雙親比中!”當DNA的結果驅散籠罩多年的陰雲,當痛苦的思念變成相擁的淚水,郭松林被這種幸福感包圍著。

  即便在淩晨,遇到一樁樁突發的尋親事件,郭松林也從不遲疑,總在第一時間發佈、擴散。“如果晚了幾分鐘,親人或許就相隔千里,後面的尋找會更難。”郭松林説。

  在郭松林的內心,也有一個小遺憾:自己只能通過螢幕,見證跟進的線索凝結成幸福的畫面,卻無法陪伴左右。

  2017年底,在郭松林幫助下找到兒子的鄒細發夫婦,在廈門認親後,一路趕到仙桃,當面向他致謝。當看到臥病在床的郭松林時,鄒細發震撼了,俯身給了郭松林一個深情的擁抱。

  這暖心的一幕被記錄下來,傳播開去。志願者們震撼了,無數的尋親家庭震撼了,素不相識的人都被震撼了。3月底,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感動中國”人物、“寶貝回家”創始人張寶艷特意趕到武漢,看著眼前這個滿滿正能量的小夥,她豎起了大拇指:“躺著的遙歌,卻將生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