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恩施市打造文化旅遊生態城市三部曲

2019-05-28 14:00:4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一半空間留給山水和森林

恩施市打造文化旅遊生態城市三部曲

圖為:恩施按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城市景點。5月23日,工人正在州城風雨橋安裝LED點陣屏。這裡是絢麗多彩的清江夜景水上燈光瀑布的組成部分。(視界網趙盛迷攝)

  “顏值越來越迷人了。”五一假期,60多萬遊客涌向恩施州城,多個景點爆棚,一房難求,一床難求,一導(導遊)難求。“三年大變樣,五年發生根本性變化。”近年,恩施市按照“彰顯文化韻味、突出地域特色、提升生態宜居”要求,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高標準管理。一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經得起品”的魅力之城呼之欲出。

  修其形,古城韻味濃起來

  “青山迎遠客,碧水總關情。”5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踏訪古施州城遺址。古城垣依山傍水,巍然屹立,猶如拱衛清江的橋頭堡。

  施州古城墻歷經千年,它始建於南宋,憑險踞守,與著名的釣魚城同時修築,經歷代擴建後形成獨具有風格的防禦性城堡。時光變幻,如今古城眾多建築已湮沒歷史中。“一座城市的氣質魅力,源於文化的深厚積澱。”2018年初,恩施州提出“還原歷史舊貌,彰顯古城韻味”,出臺施州古城保護改造規劃。從2018年到2020年,建設施州古城文化旅遊區,保護性修復文昌祠、六角亭、問月亭、武聖宮、城墻、門樓等,打造兩條文化旅遊街,形成文化旅遊新名片。

  拾階而上,推開文昌祠塵封的大門,這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舊如舊。牌坊式正門,出檐飛角,飾以人物、山水、花草。24根石柱雕刻吼獅雲龍、麒麟、鬥獸,整個門墻富麗堂皇,為祠中建築精華。天井中有戲臺,是當年演出鄂西南戲的場所。“這是一座活的老城。”施州古城建設指揮辦副主任朱永恒頗為自豪。“五街十二巷”仍居住大量原住民,煙火氤氳,保留原汁原味的傳統生活方式,引來離鄉多年的恩施人尋訪漸行漸遠的鄉愁。老城內八大院子原是當年商賈雲集的私宅,有100多個房間,雕梁畫棟,修繕後將準備用做民宿。“目前,總體修復規劃已經完成。”朱永恒介紹,古城是未來州城全域旅遊的支點,與女兒城、土司城、連珠塔等傳統建築遙相呼應,共同構成濃墨重彩的歷史長卷。眼下,省聯投和多家沿海文旅投資集團前來洽談合作。

  還其魂,清江畫廊活起來

  河流,一座城市的靈魂。“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穿城而過的清江曾經清澈透亮,兩岸美景被譽為“八百里畫廊”。

  然而,上世紀90年代,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清江,河流渾濁不堪,臭氣熏天,母親河變成了“龍須溝”。

  近年,恩施州把清江納入長江大保護統一戰略部署,先後投入20余億元開展專項治理。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掛牌擔任主要責任人,40余次帶隊現場辦公,專案組每半個月跟蹤一次整改進度。全州推進雨污分流,已建成污水處理廠59個,形成“設施完善、管網配套、在線監測、運行穩定”的污水治理體系。沿河300余個村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

  2018年,經多方協調,州城清江的紅廟水電站關停,上游來水直接匯入河道,逐浪飛花,一碧萬頃,滄浪之水重現滔滔。

  恩施市將清江作為城市最美主軸線傾心打造。30多臺挖機一字排開,疏浚深挖狹窄河道,兩岸建起全長23公里的帶狀公園和親水走廊。“鐺,鐺,鐺,鐺……”每天清晨,修繕的西洋鐘塔敲響鐘聲,散步的市民絡繹不絕,遠山、清江、聳立的古建築與天空融為一體,美不勝收。

  泛舟清江,槳聲燈影,“龍鳳溢彩”“龍潭梯田”“五峰連珠”“峽口映霞”……清江十二景一線串珠,斜日畫橋煙水暖,煙柳風絲拂岸斜,令人流連忘返。

  入夜,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徐徐上演。6月中旬,六座大橋5000多盞綵燈將點亮城市夜空。主題為“風華仙居”動感噴泉表演位於中游江面,長150米、寬26米,主噴超過80米,以摩天嶺山體為背景,水柱採用西蘭卡普民族特色造型。

  當遊船經過風雨橋時,水簾自動打開,呈現光影創意、水幕電影、音樂噴泉等燈光表演秀,引領清江夜景旅遊品牌。

  粧其顏,綠滿山城入夢來

  一城山水半城綠。

  恩施城,曾經宛若一塊翡翠鑲嵌在武陵腹地。

  然而,隨著城市現代化急劇擴張,山城平地稀少,企業、開發商、個人都不約而同向山要地,鏟車揮臂,塵土飛揚,一座座青翠山巒轉瞬夷為平地,市民強烈不滿。

  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山體保護,主要負責人多次率隊實地查看,深入一線制定保護措施,規劃部門對市區300多座山峰標記摸底,拍照建檔,對正在開挖山體的工程一律叫停。在沿江路,記者看到,被挖出巨大深坑暴露出褐紅色岩石的山體已完成生態修復,這個住宅小區工程因破壞了鳳凰山森林公園被叫停。“山不能再挖了,綠不可再毀了。”去年3月,《山長制實施方案(試行)》出臺,恩施州全省首創“山長制”,建立五級山長制管理體系,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管理有序、監管有力、利用合法、違法必究的山體保護管理局面。

  5月16日,恩施市中心城區挂榜岩客運站機聲隆隆,多部門聯合行動,對客運站和臟亂差棚戶攤點進行拆除,這裡將變成一座佔地1050畝的中央森林公園。該市投資12億元,興建30座生態公園營造“城市綠肺”。

  2019年初,恩施市提出創建全國森林城市的目標。4月11日,《恩施中心城市最新規劃》向市民公示:未來的恩施州城,城市佈局將按照山丘脈絡走向分區組團,一半空間留給山水和森林。120平方公里城區範圍內,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主次幹道兩側、邊角餘地、臨時砂石堆場、裸露山體等全部完成栽綠覆綠。

  用綠色粧扮顏值,一座詩意宜居的大美山城撲面而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暢 通訊員郭亞妮蔡澤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