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天門市:辦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2019-11-19 18:22:00|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1119111924

小板鎮江臺村村務公開欄前,村民們正在查看最新的流水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 通訊員 劉銀斌 攝)

  11月12日,天門市小板鎮江臺村村委會三樓,8月份修繕一新的老年活動中心內,幾名村民邊下棋邊聊天。活動中心內,圖書、音響設備、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了當地村民的新樂園。

  “這是2019年我們承諾村民的十件實事之一,你看,不少已經完成。”村支書江信甫指著村委會門口的公示欄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公示欄上,為民服務十件實事進展情況一目了然:“開挖全村縱橫田間溝渠,6月底全部完成;維修2組至胡橋大路生産橋,9月底完成;硬化5、7組斷頭路,維修2、4、6組損壞的水泥路面,9月底完成……”

  天門市聚焦基層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清理農村“三資”,整頓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村民們發現,過去的那些鬧心事,越來越少了。

  線上線下“曬流水”

  村民吃下“定心丸”

  “割草機械一台,支出938元;陳小紅清理水面垃圾埋焊管等雜工,支出300元;王勝先交來魚池承包款,收入3600元……”

  在小板鎮金方村村委會門前的公告欄上,2019年7月至9月的流水賬事無巨細。流水顯示,上期結余89940元,本期結余35512元,“家底”清清楚楚。

  “一季度一曬,賬目清楚了,人心敞亮了。”小板鎮財管所副所長陳志勇感慨。

  陳志勇之所以感慨,是因為過去他沒少為賬目傷神。過去,村裏一年報兩次賬,有的村甚至一年才報一次賬。在清理賬務的過程中,總能發現不合規的賬目,特別是“其他支出”一欄只有一個總數,到底支出了哪些,是筆糊塗賬。

  通過“曬流水”,這些模糊不清的“其他支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筆筆具體的明細條目。收入、支出真不真實,一目了然。從事後整改到事前預防,陳志勇的工作也輕鬆多了。

  在幹驛鎮,所有村級資金全部由鄉鎮專戶統一管理。無論是購買物資,還是給付工酬,全部直接從專戶轉賬至村民“一卡通”賬戶,沒有任何中間環節。

  天門是外出務工大市。在外拼搏的遊子,總懷著對家鄉的一份情。“家鄉發展的怎麼樣?有哪些困難?可以幫上什麼忙?”幹驛鎮組織委員文奇説,“村裏的那些事兒,只説給自己人聽還不夠,還要讓在外的遊子時刻掌握。”

  目前,該鎮不僅將流水賬目晾曬到286個組,全部21個村還建立了微信群,群主為村報賬員。群員包括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在家生活不便人員,村幹部、村黨員群眾代表、財政幹部、駐村機關幹部、分管財政所長、鄉鎮會計中心記賬會計等。

  微信群裏,每一筆收支進出、每一年收支預算、財務據算、每一項重大事項定期發佈,公開透明。對項目、流水賬、政策有疑問,群裏還能解惑。“很多年沒有聯繫的同鄉,在這個群裏都搭上了線,微信群也成了‘連心橋’。”文奇介紹,截至11月10日,全鎮群員已達3000多人。

  三資清理怎麼幹

  黨員群眾説了算

  針對農村集體資産、資源、資金“三資”管理長期缺失,集體資源被賤賣、賤包現象,天門市把“三資”清理列為重點內容,全面清理 “口袋合同”“嘴巴合同”“無期合同”,把糊塗賬算明白。

  在小板鎮,農村集體“三資”交易全程上網。

  項目在湖北農村産權交易平臺上發包,通過線上報名、線上繳納保證金、線上競拍等流程,整個流程和結果在網上同步發佈,全程留痕,陽光透明,真正做到了“讓群眾明白、還幹部清白”。

  2018年,該鎮永和村閒置學校拍賣,起拍價通過“四議兩公開”制度確定為12萬元,最終成交價為17萬元。

  2019年,小板鎮姚灣村涵閘、尾水閘道路維修等工程在線上招投標,最終由景勝公司以27.98萬元中標,全程公開透明。

  在幹驛鎮楊巷村,村委會用上了法律手段,維護了村集體合法權益。

  2013年,凈潭鄉吳某與楊巷村二十組7位村民代表簽訂承包合同書,約定承包100畝良田,價格每年1.6萬元,承包期5年,共8萬元,承包款一次性付清。雙方還約定,這些田地只能用作糧田種植,期滿後,對外承包吳某可享有承包優先權。然而,在此期間,吳某將這些田地改為蝦稻田。

  2018年,在承包期滿後,楊巷村二十組將該土地以每年2萬元價格,流轉給本村村民李國兵。

  然而,吳某拒不返還農田,無限拖延承包期。“不知吵了多少次,最後我們決定使用法律武器。”2018年,新一屆村委會將吳某告上了法庭。經法院判決,吳某向村裏支付因逾期返還土地導致的經濟損失。

  “三資”清理,讓楊巷村集體經濟收入明顯增長。2018年底,該村又收回此前違規承包出去的700畝村集體土地,並以每畝800元價格流轉,僅此一項,就增加集體收入56萬元。

  軟弱渙散強筋骨

  紅火日子有奔頭

  “民心失散,場所稀爛,上訪不斷。”2018年以前,軟弱渙散村楊巷村5年沒有黨組織生活,10年沒有發展黨員。

  這一切從2018年派聘書記彭文峰被選舉為黨支部書記後開始改變。

  養鴨戶張衛華一直被鄰居投訴。原來,鄰居搞蝦稻養殖,擔心被畜禽污染,總嚷嚷著讓張衛華把養鴨場搬走。村幹部調解多次無果,矛盾尖銳,張衛華甚至“放話”:要騎摩托車撞倒村幹部。

  “不能光想著堵,要給老張想個退路。”彭文峰找到當地幾家銀行,張羅著幫張衛華申請小額貸款。貸款下來了,張衛華重新建起了高標準的養鴨場,日子越過越好。現在,他總想著請村幹部們到家吃飯,表達歉意和謝意。

  八灣和四灣交界處,需要牽一根300米的電線。然而,誰也不願意出這個公共區域的錢,五六年來,扯皮不斷。村裏投入2000多元,將“鬧心線”牽成了“舒心線”,大家用上了電,再也不鬧了。

  “這批幹部有戰鬥力。”楊巷村村民紛紛點讚。配強班子、秉承公道、實幹興民,彭文峰解決了原支部班子遺留的一系列問題,贏得群眾支持。

  2019年,天門市對照省委組織部列出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六大病症”,對全市621個村(社區)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排查,確定53個基層黨組織作為整頓對象。從基層組織建設、生態環境整治、農村“三資”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基層社會治理等6大領域著手,“一村一策”解剖麻雀,靶向治療,群眾獲得感大大增強。

  目前,該市軟弱渙散村已有96公里通村通組公路建設、23座生産橋整修、24處泵站水閘維修、537公里溝渠疏浚等民生工程落實落地。

  榮譽書記帶頭幹

  村容村貌大變樣

  2019年4月以來,九真鎮聘請了一批九真籍在外成功人士、黨政領導幹部回村擔任榮譽書記、發展顧問。這批能人的“金點子”,迅速在各村激蕩。

  在嚴場村,一條350米長,2.5米寬的防汛路已鋪上石子,雛形初現,它將“保衛”附近500多畝良田。嚴場村位於漢北河邊,地勢低窪,雨勢一大就容易遭災。2016年,這裡曾全部被淹,老百姓損失極大。

  發展顧問張衛勇一“上任”,就掏出50多萬元,修起了這條防汛路。

  給錢給物不可持續,對家鄉的關愛,更要體現在産業謀劃上。“農民最怕兩件事:一是不知道種啥,二是賣不出去。”張衛勇利用自己開辦的農産品交易平臺,解決了當地農産品銷售難問題;同時,引導村民種植特色水産品“水八鮮”,解決了農民不知種什麼的困惑。

  在岳口鎮南湖新村,榮譽書記邱選明回鄉創立豐水灣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3000多元。在邱選明的引導下,南湖新村發揮城郊優勢,依託“三鄉工程”做強産業,重點發展有機蔬菜、鰍稻蝦稻共作、水産養殖和觀光旅遊四大産業,村集體年收入達50多萬元。

  在蔣場鎮饒場村,榮譽書記廖啟元對村民承諾“讓小村莊閃光”。如今,不僅環境變美了,産業結構也加快調整步伐,村裏黃蜀葵等中藥材産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在榮譽書記的幫助下,一條條“斷頭路”通了,一盞盞路燈亮了,一座座泵站動了。“借勢借力,村容村貌大變樣了!” 九真鎮鎮長沈超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