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來源:長江日報  |  2021-04-08 10:15:43

  原標題: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4月12日,外交部將在藍廳舉行湖北全球特別推介活動,呈現戰勝疫情後的湖北和武漢的新面貌。得知這一消息,在武漢居住的諸多外籍人士也無比激動。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了他們中的幾位,有外教、創業者、歌手、編導、留學生等,了解他們在“第二故鄉”武漢的生活。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戴維在自己開的酒吧。

  比利時酒吧老闆威爾莫茨·戴維:錄製接種疫苗視頻火爆網絡

  “根據我作為護士的醫學常識,是時候該打疫苗了。”近期,比利時人威爾莫茨·戴維(David Wilmots)錄製的一段在武漢接種新冠疫苗的Vlog火了,被許多媒體轉載報道。

  今年3月,戴維和菲律賓籍妻子在江漢區民族街社區醫院接種了新冠疫苗,成為該社區頭兩位接種新冠疫苗的外籍人士。戴維在Vlog裏真誠地説:“再次建議大家打疫苗吧。我必須要説,這很安全。”

  在武漢生活了近21年,戴維儼然成了這座城市的代言人。他説:“我在武漢的每一天都很開心。”

  戴維曾是—名社區護士,2000年受國際項目委託,來到武漢大學醫學院從事護理和防艾宣傳培訓工作,並因此在2002年獲評湖北省優秀外國專家“編鐘獎”。項目結束後,戴維選擇留在武漢,開了一家酒吧。

  轉行開酒吧的戴維,仍然做著防艾的志願者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募集對艾滋病人的捐助,並將這些錢捐到設立在中南醫院的艾滋病患者救助資金,數年來從未間斷。他也因此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著名艾滋病防治專家桂希恩教授成為了好友。

  在戴維的微信朋友圈及海外社交平臺上,經常能看到他分享在武漢的生活點滴和城市最新動態。

  戴維的酒吧面朝西北湖,風景獨好。3月,他拍下湖邊盛開的櫻花,分享到自己的臉書賬號上。法國網友Hasiba Valence評價:武漢真美!這座城市現在恢復正常了嗎?還戴口罩嗎?戴維回復:一切都正常了,人們主動戴著口罩呢。

  戴維愛吃熱幹面。去年11月,他與妻子從菲律賓馬尼拉輾轉回到闊別了10個月的武漢後,就立刻點了一碗熱幹面吃,還不忘發個朋友圈:“我最愛的美食!”(長江日報記者范婷婷)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法泰在演出中。

  湯加歌手兼吉他手約瑟夫·法泰:創作《黃鶴》英文歌為武漢加油

  在武漢讀書,在武漢就業,在武漢結婚……湯加歌手兼吉他手約瑟夫·法泰來武漢已將近13年。法泰説,大都市的便捷舒適在這裡都能找到,更重要的是這裡人與人之間友善互助的氛圍能讓人時刻感到溫暖。“武漢已是我的第二故鄉。”

  出於對武漢的情感羈絆,2020年武漢疫情發生之初,法泰放棄撤僑機會,選擇和家人一起堅守在這座城市。居家隔離的那段日子裏,他主要靠唱歌彈琴娛樂,並由此萌發了為武漢創作音樂視頻給大家加油打氣的念頭。名為《黃鶴》的英文歌在網上平臺一經發佈,便受到了眾多網友關注,並得到了新華國際的轉發。許多網友評論這首歌給了自己很大的鼓勵和感動。法泰解釋:“我可能沒有辦法在第一線戰鬥,但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武漢和武漢人民的敬意。”

  關閉離漢通道期間正值中國春節,法泰還和妻子穿上傳統中式服裝,拍了一段慶祝新年的Vlog,並通過社交平臺分享給在湯加和新西蘭的親友們,讓他們了解武漢的真實狀況,也讓親友們放心。兩人甚至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頭像上,加上了“武漢加油”。

  法泰回憶説,居家隔離的這段日子讓大家成為一個整體作戰的團隊,正是因為大家都自覺遵守隔離措施,犧牲小我的自由才換得了最後戰疫的勝利,重新迎來正常的生活。“現在在武漢的公眾場合大家還是堅持佩戴口罩,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

  “武漢對於我個人而言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法泰解釋説,相比其他城市,武漢擁有發達的交通,高效便捷的地鐵,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還有包括黃鶴樓和東湖在內的眾多美麗地標。更重要的是他能在這座城市時時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關懷,而這正是這座城市的底色。“你手上包裹滿滿的時候,門衛會主動幫你開門。你出門的時候,隔壁孩子會微笑地和你打招呼。你去超市時,售貨員會主動幫你指路,幫你找需要的東西。你晚上去公園,看到阿姨們在廣場跳舞,開心又快樂,你也會由衷地感覺到內心的平靜和和諧。”法泰説,這些是他感受到的,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來到武漢親自感受這座城市的無盡魅力。(長江日報記者潘茜)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瓦卡在木蘭山遊玩。

  巴基斯坦材料科學博士瓦卡:希望帶家人來感受武漢的煙火氣

  4年前,巴基斯坦留學生瓦卡來漢攻讀碩士學位。現今,他繼續于武漢理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博士。在他眼中,武漢教育實力雄厚、科技發展迅猛、校園生活豐富,使得他不僅能獲得專業上的精進,也能夠更多地接觸當地文化。來漢後,他加入了“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參與並組織了一些中外學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如頒獎晚會、新年派對等。這些活動幫助他融入了武漢的生活並結識了很多中國朋友。2019年,他和朋友一起參加了湖北沙洋江漢運河國際半程馬拉松,沿著賽道生長的油菜花、貼心的志願者服務以及熱情的當地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疫情期間,瓦卡並沒有選擇離開武漢,“我們相信中國採取的措施,這些措施安全可靠,保證了我們留學生的安全”。在學校,老師們盡心地工作,幫助著學生,他們分發食品、生活用品並定期提供新鮮的蔬菜。看到大家齊心協力地對抗疫情,他也加入了留學生志願者隊伍,穿著防護服,挨個房間給同學們查體溫,確保宿捨得安全。回想起來,瓦卡認為雖然那段時間有些艱難,但武漢一切都已經逐漸好了起來,這終將成為難忘的回憶。

  瓦卡十分熱愛旅遊,學校附近的南湖、寶通寺等地他早已非常熟悉。閒暇時,他經常會邀上三五好友去城市其他景點四處逛逛。他説:“我很喜歡去楚河漢街、光谷、歡樂谷、江漢路、長江邊和東湖。”尤其是東湖,在他眼中是一個浪漫詩意的城市空間。武漢逐漸恢復活力後,瓦卡重新去了這些地方購物或是遊玩,他覺得很高興,同時也很感慨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

  “熟悉的煙火氣又回到了中國,尤其是武漢。”瓦卡説。最近瓦卡在武漢自願接種了新冠疫苗,他非常喜歡在武漢生活:專業學習上他能去實驗室裏和頂尖的學者們交流,平常生活中他可以和朋友一起探訪武漢景點。他希望將他所拍攝的武漢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他們看看恢復生機的武漢有多美,也希望他的家人能有機會來武漢,和他一起去光谷和江漢路購物,一同去木蘭山、去歡樂谷遊覽,還要去東湖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寧靜的時光。(長江日報記者鄭曉安)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馬恒逍在就職的學校。

  加拿大外教馬恒逍:看到新店不斷開張,真好

  “我出生的地方被稱為‘森林城市’,那裏公園遍佈,一條河穿城而過。這一切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最近,來自加拿大倫敦市的馬恒逍(Mark Henshaw)在文章《我的新家》中,將武漢與自己的家鄉進行了對比。他寫道:“我認為找不出比武漢更適合我的中國城市了。”

  在馬恒逍看來,上海的生活更西方化、深圳的商業很繁華,而武漢完美地綜合了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都市生活。

  兩年半以前,馬恒逍來到武漢,在一所國際學校當老師。去年疫情期間,他留在了武漢,因為他相信中國政府會很好地應對這場危機。他説:“結果證明我是對的。疫情期間留在武漢是我這一生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馬恒逍總結,武漢人在家老老實實待了3個月,他們對抗疫情的方法很有效。“得益於此,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恢復了正常。地鐵也在不斷通車,現在我不用轉車就能從家坐到街道口。”他説,與此同時,那些身在加拿大的朋友還在擔心他們的疫情會不會反彈。

  重回往日寧靜,馬恒逍又開始了在武漢逛逛吃吃的生活。他喜歡接近大自然,愛去沙湖、東湖和長江。他説,近期去中國南方旅遊,發現武漢的自然之美是其他大城市無法比擬的。他喜歡去新開的餐廳探索美食,也為漢秀劇場恢復演出而歡欣雀躍。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有個朋友剛在菱角湖公園旁邊開了一家西式餐廳。“經歷了疫情,能看到新店不斷開張,真好。”

  在馬恒逍的朋友圈裏,有許多他拍的武漢視頻,無論是江邊落日、夜雨淅瀝,還是鳥語聲聲,都能讓人體會到他心中的歲月靜好。正如他在《我的新家》最後寫道:所以,當我想到家,我不再想到加拿大倫敦市。現在我想到的是武漢——我的新家。(長江日報記者范婷婷 實習生馮源)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維卡在東湖淩波門遊玩。

  辭職來漢深造的俄羅斯女孩維卡:我喜歡聽老武漢人用方言聊天

  俄羅斯女孩維卡已在中國度過了11個年頭。此前她曾在北京和上海工作,嘗試過記者、電視主持、編導、作家等不同的角色。2017年到2020年間,維卡在CGTN俄語頻道擔任專題節目編導。為了追尋心中的藝術夢想,去年她辭去編導工作,並於今年來到武漢紡織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初來武漢才兩個月,維卡坦言對這座城市的認識才剛剛開始。相比起北京,維卡説除了氣候上的不同,兩個城市都一樣的繁華和忙碌。她打趣説,相比之前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圈,如今在武漢的學生生活常常會讓她有一種超現實感。“周圍都是很時尚的男生和女生,生活方式、穿著都跟之前我所熟悉的不太一樣。”

  到目前為止,維卡常去的地方是漢口的老街老巷。在她看來,武漢的魅力之一在於現代之中隱藏著的傳統,喧囂背後的靜謐。“我喜歡聽老武漢人用方言聊天,看他們一起打牌開玩笑,感覺這是很武漢的味道。”天氣好的時候,維卡會去東湖附近走走,拍拍周圍的風景,欣賞下周圍有歷史感的老房子,累了就找家咖啡館坐下喝杯咖啡,寫寫東西放鬆自己。

  為什麼選擇來武漢深造?維卡説,自己一直有藝術設計的夢想,來到武漢既是命運的指引也是出於好奇心。“我挺想知道這座城市到底是什麼樣的。來到武漢學習的這段時間我覺得更快樂,也獲得了更多的靈感。”維卡説,在決定來武漢之前,周圍有些人會表示擔心和疑慮。但自己在這裡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武漢和其他任何中國城市一樣都恢復如常,十分安全。

  維卡説,接下來打算深入了解下這座城市的歷史和傳統。“等到世界疫情都已經過去,我希望大家都能有機會親自來這座美麗的城市看看。我也期待著今後能用視頻拍攝和寫作的方式,挖掘更深層次的武漢故事分享給大家。”(長江日報記者潘茜)

加拿大外教在漢寫下《我的新家》 “當我想到家,我想到的是武漢”

李哲勳與妻子、女兒在一起。

  在武漢創業的韓國人李哲勳:想為武漢年輕人開一家烤肉店

  “我準備在武漢再開一個店。”4月7日中午,記者收到韓國人李哲勳發來的微信。

  此前,李哲勳與父親一起在漢陽人信匯經營韓國烤肉餐廳。店裏的招牌菜是蜂巢五花肉、牛五花肉、大醬湯等等,頗受客人歡迎。但他並不滿足於此。

  李哲勳表示,韓國美食不只有烤肉。未來他希望將多元的韓國飲食文化帶給武漢人。他説:“烤肉店主要是我父親在做,我想按我的方式做一個更適合年輕人的店。”

  幾個月前,李哲勳曾與韓國朋友在十堰的丹江口合開了一家韓國餐廳。但他最終決定退出,因為妻子不習慣丹江口的生活,想回武漢。

  李哲勳的妻子是武漢人,對韓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兩人在韓國烤肉餐廳內認識,如同韓國偶像劇裏的劇情。如今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2014年來到武漢,李哲勳已經在這個城市生活了6年多。他發現,近年來,到武漢工作和經商的韓國人越來越多,到他的餐廳吃飯的韓國人也變多了。去年疫情期間,他陪家人一起留在武漢。了解到許多人暫時面臨的困難後,他與父親一起將店裏的泡菜打包分給留在武漢的韓國家庭,還送了豬肉給武漢朋友。他説:“雖然不算多,但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那個時候就希望大家能一起渡過這個難關。”疫情緩解後,他曾幫助過的朋友們還特意來餐廳吃飯,感謝他,也幫他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難關。

  李哲勳的另一個身份是音樂人。來中國前,他在韓國做了20多年音樂工作,還曾擔任過練習生導師。在武漢經營餐館並沒有影響他的音樂夢想。去年6月,他參與了韓中合作的抗疫MV《共同的家園》的錄製。近年來,他一直與朋友計劃在武漢開一間音樂公司,成為連接中韓音樂文化的橋梁。“當然,這個想法有些大了,但是我們正在很努力去做。”(長江日報記者范婷婷)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