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我國首條衛星智慧生産線在漢試運行 可年産小衛星240顆以上
2021-01-15 10:09:4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我國首條衛星智慧生産線在漢試運行 可年産小衛星240顆以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115085346_副本

我國首條衛星智慧生産線局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月14日,從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公司獲悉,該公司于近日完成我國首條批産衛星智慧生産線的研製、生産及安裝工作,生産線已轉入現場試運行階段。

  “我們用429天,完成了我國首條批産衛星智慧生産線設計到試運行,可實現年産240顆以上小衛星的設計産能目標。”空間工程公司總經理鄒廣寶對記者説。

  首條衛星智慧生産線,位於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衛星産業園的航天器智慧製造中心,通過採用智慧製造先進技術,可實現生産過程精準感知、關鍵工序品質實時控制、製造全過程數據採集與控制等功能。

  “衛星從原材料出庫到整星檢驗合格入庫,需經歷艙板級部裝、衛星總裝、整星電性能測試、通信載荷測試等十余道工序,如果關鍵工藝環節全部由機器來替代,生産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機械總體設計崗設計師劉峰説,從單件小批量手工生産到高度自動化生産,生産線實現了衛星生産從製造到“智造”的蛻變。

  衛星生産線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實現“私人定制”。不同型號、不同規格衛星的構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較大差異。研發人員借助精密運動機構,給設備裝上了“雙腳”和“雙手”,工位尺寸動態可調,可實現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高精度裝配。鄒廣寶介紹,設備可根據條碼確定衛星類型和工藝要求,自主調用控製程序,數據分析及執行結果也會實時反饋至生産線管控終端,衛星生産過程實現由人驅動向數據驅動的轉變,讓衛星的批量定制化生産成為現實。

  據了解,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衛星産業園規劃用地426畝,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土地200畝,建設項目包括多功能産業生態中心、航天器智慧製造中心、空間大數據應用中心、微小航天器雲協同研發中心等;二期規劃土地226畝,建設項目包括新型航天器研製中心、試驗中心、熱控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等。衛星産業園建成後,將滿足衛星互聯網等空間産品的研發、生産以及微小航天器協同研發、設計,併為航天器測運控、大數據處理和後期運營等提供廠房及配套保障條件。(湖北日報記者許曠、通訊員陳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