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協1號提案呼籲加強水資源保護

2017-03-22 12:49:0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張曦晛

  做好可持續發展的水文章

  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促進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是日益迫切的命題。日前,省政協將農工黨省委提交的《加強水資源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確定為2016年1號提案,由省政協主席督辦。

  據介紹,過去4年,河北省政協1號提案一直關注生態建設,主題分別為:改善和提高省會大氣環境品質;推進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科學治霾改善大氣環境品質,加快城鄉綠化步伐改善河北生態環境。今年省政協1號提案再次聚焦生態建設,既是推動落實“十三五”規劃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和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重要舉措,也是過去4年省政協以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的1號提案督辦活動的延續和深化。這不僅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必將對改善全省生態環境、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産生積極作用。

  水資源緊缺與浪費並存,水環境堪憂

  在1號提案中,農工黨省委提出,雖然河北省在水資源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加大,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之一。河北省水資源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資源性缺水問題長期存在,水資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水生態環境脆弱,水污染防治力度亟待加大;節水護水工程和制度體系不健全,水資源保護剛性約束亟待加強。

  “資源性缺水量較大,近10年來,全省生産生活年均用水量約200億立方米,年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150億立方米,缺水約50億立方米,如果再考慮生態環境用水,年缺水量約100億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資源量30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農工黨省委調研發現,與水資源緊缺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省用水浪費現象仍比較突出,高耗水産業過重。

  1號提案中指出,河北省長期大量超采地下水,超採區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佔平原區總面積的91%,形成了7個大的地下水漏斗區,超採導致的含水層疏幹、地面沉降、地陷地裂、海水倒灌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同時,地表水生態脆弱,河湖嚴重萎縮。水污染嚴重,農村排污治污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生産生活垃圾和污水隨意傾倒排放現象普遍,部分地區農村群眾飲用高氟水、苦鹹水問題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農工黨省委介紹,河北省水資源配置工程不足、儲備缺失,城鄉供水安全面臨嚴重威脅。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一般年份無水可抽或出水不足機井達20多萬眼;大多數城市不具備水資源下滲、滯蓄、凈化、回用設施。同時,有利於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價格機制尚不完善。水價尤其是農業水價偏低,難以激發用水主體節水護水積極性,水資源評估、考核、獎懲等保護監管機制也尚未建立。

  面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突出問題,農工黨省委建議河北省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立足省情水情實際,把加強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作為重中之重,以節約水資源、修復水生態、治理水環境為目標,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全面提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

  做好加減法,促進水資源有序利用

  水利基礎設施具有很強的公益性。1號提案建議,增加財政投入,加快重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在資金投入上,堅持政府主導,以財政資金為主,發揮各級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優先支持重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發展重大水利工程投資基金,政府通過認購基金份額、直接注資等方式予以支持。對中央投資的重點水利項目,優先足額落實配套資金,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加快推進南水北調配套水廠和配水管網建設,儘快實現受水區7市132個城鎮和工業供水目標水源切換,用足用好長江水;全面開工建設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向沿線農業灌溉和白洋淀生態補水,構建統籌兼顧、佈局合理的現代水網體系,提高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調度的能力和水準,增強水體交換能力。

  “調整産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推動生産生活方式綠色化。”農工黨省委呼籲,提高産業準入門檻,嚴控高耗水高污染行業新增産能。培育壯大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效低耗優勢産業,抓好工業企業污水“零”排放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廣,推動節水減排技術改造。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壓減高耗水作物面積,推廣種植“耐旱、耐鹼、高效”農作物品種和冬小麥春灌穩産配套、保護性耕作、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採取用水戶自籌、政府補貼的方式,激勵居民安裝節水器具;對市區、縣城和重點鎮進行供水管網改造,更新利用防漏、防爆、防污染管材,杜絕跑冒滴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城市透水率、涵水率;加大水資源循環利用、中水綜合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1號提案建議,堅持系統治理,落實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著力修復改善水生態環境。繼續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增加資金投入,將治理範圍擴大到整個地下水超採區,逐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加快張承水源涵養區、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建設,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等工程,開展一批國家公園試點。積極爭取國家儘快實施京津冀區域“六河五湖”綜合治理,重點實施白洋淀、衡水湖綜合整治,修復南大港等濕地,恢復文安洼等濕地植被和生態功能。對全省重污染河流實施從源頭到納污區綜合治理,嚴查非法排污口,嚴控入河排污總量。控制填埋式垃圾對地下水的污染,減少填埋量,開展水泥窯等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試點。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適當增加“以獎促治”及連片整治資金額度,將補助範圍擴大到鄉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將排污費資金適用範圍延伸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

  “加大改革力度,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作用,著力提升涉水管理能力。”1號提案呼籲,進一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嚴格考核獎懲,嚴格限制超採區新增取用地下水。加快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全面開展水權確權,制定農業水權交易辦法,開展交易試點,合理提高徵收標準,做到應收盡收。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降低參與門檻,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積極發展PPP和“先建後補”等涉水項目融資和管理模式。推動治水技術創新,重點推動河北省科研院所研發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的智慧管理利用技術體系。完善涉水法規體系,儘快制定出臺《河北省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理順水資源保護工作機制。

  農工黨省委在1號提案中建議,推動頂層設計,積極推動在京津冀區域內建立健全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明確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的責任義務,統籌協調上下游、左右岸的關係,把臨時性補償政策固化為符合市場規則的長效機制。積極溝通協調京津,對三地補償工作進行協調、監管,完善京津冀區域水生態保護立法。推動建立京津冀三方聯合研究小組,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價值評價辦法,開展資源消耗、環境損失估價辦法等課題的研究工作。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京津冀生態補償機制。重點對河流源頭區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重要濕地保護區和地下水嚴重超採區、水土流失重點區進行補償。同時,完善公眾參與機制,著力調動群眾惜水愛水的行動自覺。(河北日報記者 薛惠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