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2019-08-27 16:59:22  來源:長城網  責編:董健雄

  鳳凰山前,灤河之畔。車窗外,白雲繚繞;山道旁,野花盛開,驅車行駛在前往承德市高新區馮營子鎮的山路上,一股蓬勃朝氣撲面而來。

  不遠處,一座佔地400多畝的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已經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校區配套施工。9月初,學校2018級、2019級1800余名學生將入校學習。

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承德應用職業學院航拍全景圖。

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承德應用職業學院全景圖。長城新媒體記者 路欽淋 攝

  每天黃昏時分,附近的鄉里鄉親都喜歡往學院新建的操場跑。 

  “塑膠的,軟和和的。”大人放下小孩子,掂量掂量這紅紅綠綠顏色的新跑道。“再來一次!”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在操場上回蕩……歡笑中傳遞出一個信息:在這裡唸書,是一件快樂的事。

  “我的普通話提高了,性格更開朗了。我喜歡自己創業,將來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皮膚黝黑,有些靦腆,承德應用職業學院電氣自動化一年級學生李宏楊坐在新操場的綠茵地上,眉飛色舞地向記者描述著自己在天津中德職業應用技術大學學習一年來的變化,還透露了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

  2016 年 11 月,天津市政府與河北省政府簽署《關於對口支援建設高等職業院校框架協議》,天津市對口支援承德市建設一所高等職業院校。 2018 年 5 月,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正式成立。作為天津對口幫扶承德市重點項目,這所由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大學支持建設的國辦全日制大專院校,彌補了承德當地高等職業教育的空白。

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李宏楊接受採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路欽淋 攝

  2018年9月,承德應用職業學院首次招生,李宏楊幸運的被錄取了。作為這所新學校的首批學生,李宏楊和另外236名同學第一年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完成學習,之後再回到承德完成後兩年的教育培養。

  更幸運的是,這屆2018級新生就業除了自主擇業外,還可以由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全部推薦在優秀企業就業,凡到天津就業的,都將享受高職院校外省市生源畢業生在天津落戶政策。

  “為了給學生創造真實的職業訓練工作情境,我們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將‘生産車間’搬進了學校,建設專業實景實訓室。”承德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籌建辦主任卜立新介紹,把理論知識穿插到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景化教學模式的練習,以後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很快勝任工作崗位需求。

  此外,雙方還在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方面不斷嘗試與實踐新模式新路徑,開展雙元制培養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承德應用職業學院操場。長城新媒體記者 路欽淋 攝

  2018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聯合開展雙元制人才培養項目,項目在為兩校學生提供更好地學習及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企業輸送更多優質技能人才。

  從中受益的不止學生。為提升當地高職教育水準,中德職業技術大學還為承德應用職業學院的一百多位專業老師進行了培訓。

  “天津中德的實踐教學場地周圍全是現代化的機床設備,之前我對這種高端的機床設備接觸較少,所以每天都抓緊時間向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老師們多學習。”回想起在天津中德的培訓,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電氣電子系老師王金龍王金龍顯得既興奮又懷念。

  承德應用職業學院機械自動化專業教師張鵬説:“中德培訓教師把工業項目和課本上知識化成小的課題。比如單片機、智慧感測器運用知識融合成一個小項目,轉化成課題展示給學生。我也希望這種一體化形式融入到我的課堂中。”

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路徑

承德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籌建辦主任卜立新接受採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路欽淋 攝

  “職業教育要植根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土壤,有效對接和服務當地支柱産業。”卜立新説,學校預計3年招生5000人,13個專業大部分在二三産專業群,包括汽車製造,機械設計製造電器、建築工程類。從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方案,課程標準,甚至細節的教學大綱,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都參與支持。

  承德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喬志遠接受採訪時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天津通過輸出自身優勢職業教育資源,推動承德經濟發展、專業對接産業和脫貧攻堅工作,探索“天津—承德”對口智力扶貧新模式和新路徑。

  “下一步,天津與河北還將共同促進承德建設服務京津冀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職業訓練中心和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通過智力幫扶實現精準脫貧。” 喬志遠説。(記者 郭甜肖 路欽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