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調研】新農民 新生活——崇禮採訪手記

2019-09-29 16:52:03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張家口市崇禮區現已運行的7家滑雪場,全部位於四台嘴鄉和崇禮城區所在的西灣子鎮轄區內。在崇禮蹲點調研期間,記者明顯感覺到,所接觸到的幾名農民採訪對象已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其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像市民。

  端上“雪飯碗”

  33歲的曹雅茹,戶口還在四台嘴鄉窯子灣村,但因為在城區經營著4家雪具店,早已買了房,常年生活在城區。

  她曾和同村的男朋友在天津打工。2008年,兩人談婚論嫁,決定回崇禮發展。“在天津立足的壓力還是比較大,而隨著滑雪旅遊業的發展,崇禮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決定回來。”

  婚後,愛人先後在多樂美地、密苑雲頂樂園和翠雲山·銀河滑雪場做索道技師;曹雅茹先在萬龍滑雪場雪具大廳打工,2012年看到城區雪具店興起,再加上大女兒上幼兒園需要人照顧,她便從萬龍辭職,和朋友一起開起雪具店。

  雪具店生意不錯,2014年冬,瞅準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的機遇,曹雅茹“增資擴股”,把父母和妹妹、妹夫也拉進來,將雪具店擴張至3家;2018年,又新開了一家店。

  “我們走的是中高端路線,我愛人2015年去英國、法國考察過,店裏直接從國外進貨。”她説,他們前前後後為此投進去150多萬元,目前店裏的雪服、雪鞋、雪具等有800多套。

  開雪具店掙不掙錢?

  “還可以吧,但競爭越來越厲害!”曹雅茹坦言,2017年自家店毛收入達150多萬元,去年則只有70多萬元。“崇禮的雪具店有百十來家了,自帶雪具的雪友也越來越多,所以雪具店不像以前那麼好幹了。我們正在考慮轉型,做成精品店。”

  6月1日,陪小女兒參加完兒童節活動,曹雅茹趕緊到雪具店整理清洗完運回來的雪服,5歲的小女兒在一包包滑雪服堆成的“小山”上跳來跳去,盡情玩耍。

  “如果我算崇禮的‘雪二代’,她們明顯是‘雪三代’了。”曹雅茹説,自己的父親曹文是崇禮第一家滑雪場——塞北滑雪場興建時培訓出來的幾名農民教練之一,是崇禮最早學會滑雪的那批人。父母雖然還在家務農,但她和妹妹都捧起了“雪飯碗”,“妹妹和妹夫也都在滑雪場工作”。現在,自己的兩個女兒也都已經學會滑雪了,“相信她們的生活會更好”。

  “風水輪流轉,以前咱是年年冬天守著雪卻怕雪——因為雪大了封路,誰家要是有個病人要送醫院可真急;誰想到到頭來竟要靠雪吃飯。”35歲的四台嘴鄉馬杖子村黨支部書記范志剛説,村裏1300多口人,大概有300多人在滑雪場從事綠化、保潔、客服等工作。

  據介紹,四台嘴鄉分為前溝和後溝。以前前溝有採礦企業,後溝沒企業,後溝人多去前溝的礦上打工掙錢。48歲的四台嘴鄉棋盤梁村村民張小軍就在附近一家金礦幹過,主要負責打眼爆破。

  “那可不是個長法。”張小軍説,礦渣亂堆佔地揚塵、礦坑回填不及時造成附近地陷屋塌的就別説了,關鍵是對礦工健康不利。“口罩裏的防塵紙,一天換五六回,放進去時雪白,等拿出來就黃了。在礦上幹了幾年後,我老覺得自己胸口痛,怕得矽肺病,趕緊到醫院查了查,幸好沒事兒,乾脆就不幹了。”

  後來前溝的採礦企業也陸續關了,後溝建起了幾家滑雪場,前溝人開始去後溝打工掙錢。張小軍自己則在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崇禮太子城項目部謀了個保安隊長的工作。

  “這裡正在建設太子城冰雪小鎮,你們看那效果圖,建成後多漂亮,這不也是座‘金礦’?這‘雪飯碗’,比在礦上拼著命掙錢強多了!”他興奮地憧憬著。

  “新市民”的生活

  在滑雪場工作,住在城區,乘班車上下班,8小時工作制,單位管飯,有雙休日——如今,這是不少四台嘴鄉“新農民”的就業方式。

  5月29日,太舞滑雪小鎮。讓人沉醉的藍天白雲下,石永娥正和同事們排成“一”字形,認真撿拾垃圾。

  今年48歲的石永娥是四台嘴鄉營岔村村民,太舞滑雪小鎮物業公司保潔部領班。2015年,為建設太舞滑雪小鎮,營岔村整體拆遷,村民都安置到城區居住。太舞滑雪小鎮為每戶提供至少1個就業崗位,如今該村有30多人在這裡工作。

  石永娥説,進城前,自家種了20多畝地,養了幾十隻牛羊。夏天忙著侍弄圓白菜,6月份種菜的時候尤其辛苦——她和丈夫早上4時就得起床,從苗圃裏拔上菜苗,然後去地裏貓著腰一棵一棵地栽,晚上10時回到家,累得腰都快直不起來了。冬天地裏沒活兒,可要把寄養在外的牲口趕回來自家喂,每日添草喂料,也不得閒,手被凍得皸裂、生瘡是常事。

  現在,石永娥感覺自己成了“工人”。

  “我們都是簽了勞動合同的。太舞四季運營,我常年上班。每天工作8小時,在單位食堂免費吃飯,上下班班車接送,一個月可以休息8天。每月工資3600元,還給上五險一金。”

  記者看石永娥描著眉,臉上化著淡粧,問她是不是很愛美?

  “誰不愛美啊?可以前天天風吹日曬、煙熏火燎的,沒法化粧。”石永娥説,家搬到縣城後,她很快就去買了化粧品。

  自己美,也要環境美。石永娥説,因為長期從事保潔的工作,她都快“形成職業病”了,無論是在住的小區還是路上,看到哪有垃圾,“不撿到垃圾箱就不舒服”。讓她高興的是,“崇禮越來越乾淨、越來越美了”。

  曹雅茹也覺得,這些年崇禮街頭最大的變化就是衛生保潔越來越好。“垃圾箱都是分類的,還寫著‘北京環衛集團’的字樣,聽説是引進了北京的管理。”

  “新農民”們怎麼安排自己的休閒時光呢?

  “回娘家。”石永娥説,她的娘家在赤城縣,雖説翻過山就是,可山路不好走,騎摩托車繞崇禮得走近百里,再説家裏地裏的活兒不斷,所以以前一年她也就能回去一兩次。

  “現在住城裏,有了雙休日,家裏也買了車,開車回去一趟只要40來分鐘。我沒事也能常回家看看,幫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了。”説到這,石永娥滿足地笑了。

  張小軍則説自己沒事時,喜歡開著車在附近轉轉。“以前出門少,就是張家口其實好多地方也沒去過,現在得好好看看。”

  年輕人卻喜歡“詩和遠方”。“這幾年,我們每年帶父母和孩子旅遊一次。”曹雅茹説,他們一家已經去過江西、四川、雲南和海南,以後還想帶孩子去國外的滑雪場看看。(記者 王偉宏、高振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