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3條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2020-04-09 11:18:30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13條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截至4月2日,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務工60.14萬人

  河北日報訊(記者潘文靜)日前,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的十三條措施》,全力做好我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截至4月2日,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務工60.14萬人;435家扶貧龍頭企業、具備生産能力的796個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産,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3397人。

  給予各項補貼、提供擔保貸款……這13條措施可謂是“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

  給予就業和生産補貼。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按照每吸納1人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通過組織輸出到戶籍所在縣以外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每人給予20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對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的帶貧主體,給予一次性生産補貼和貸款貼息支持。

  給予以工代訓培訓補貼。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生産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準,給予不超過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

  推行“不見面”就業服務。大力實施線上培訓,利用河北公共招聘網加大線上招聘服務工作力度。推廣康保縣就業扶貧智慧服務系統經驗,建立網上就業服務平臺,開展遠程面試、線上簽約等方式實現招聘就業。

  給予勞務協作轉移就業補貼。貧困縣可採取向社會購買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成果的方式,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仲介組織或勞務輸出帶頭人一次組織貧困勞動力輸出5人以上、並實現6個月以上穩定就業的,每輸出1人給予不超過200元的就業服務補貼。

  增加參與扶貧項目建設現金收入。在疫情防控期間,扶貧項目工程預付款比例可調高至項目資金的50%,優先用於發放貧困人口務工工資。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進行扶貧項目建設,組織動員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目前,全省已開工扶貧項目9058個。

  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對帶動當地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和自主創業貧困勞動力,優先安排入駐創業孵化園區,落實租金、物業等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創業人員分別給予最高貸款額度為300萬元、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截至4月2日,全省累計新增貸款1451戶、6370.70萬元。

  給予創業補貼和場租補貼。對貧困勞動力初次創辦企業的,經工商註冊並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外初次創辦小微型企業的,自創辦之日起3年內,租賃場地面積100平方米以下的,每年補貼不超過3000元;1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年補貼不超過5000元;實際租金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按實際租金予以補貼。

  給予培訓補貼和生活費補貼。採取“崗位+技能+貧困勞動力”模式,通過項目制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在培訓期間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每人每天不超過100元的生活費補貼。實施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按規定給予承訓單位每人500元培訓補貼。

  落實技能提升補助。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利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支持貧困勞動力提高技能和實現就業。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並取得證書後,給予培訓機構或企業培訓補貼。

  落實貧困勞動力創業稅收優惠政策。從事個體經營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落實貧困勞動力就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招用貧困勞動力,並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每人每年7800元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

  加大防疫期間穩崗補貼。對在當地扶貧車間、企業穩定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給予每人每月一定數額的穩崗補貼。調整光伏扶貧收益分配方案,確保80%的收益用於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任務的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勞務費用支出。截至4月2日,全省實際已到村集體賬戶上的光伏收益32592.62萬元,設置公益崗位9.44萬個,帶動貧困人口9.44萬人。

  鼓勵出臺以獎代補措施。鼓勵各地利用財政扶貧資金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産品加工業、手工業、鄉村旅遊業、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服務等,出臺以獎代補措施,支持貧困勞動力恢復生産、開展自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