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河北:多舉措推進農業節水 走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1-09-01 16:29:47來源: 人民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人民網石家莊9月1日電(趙明妍)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境內沒有大江大河,外來水資源較少,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人均水資源307方,畝均水資源211方,在全國排名倒數第4。

  同時,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京津“菜籃子”産品供應基地,河北省常年糧食總産3800萬噸,蔬菜總産5100多萬噸,果品總産950萬噸,肉類466.7萬噸,禽蛋378萬噸,奶類391萬噸,均位居全國前列。

  水是農業的生命之源,農業與水休戚相關。河北,用佔全國0.7%的水資源,生産佔全國5.6%的糧食和10.9%的蔬菜。如何節約水資源?如何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如何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一道道難題擺在河北省面前,農業節水勢在必行。

  推廣節水灌溉 提高水分利用率

  “以前需要往地裏扛化肥,一把把施肥,再通過噴灌、地面灌溉等形式進行灌溉,每年單純雇工開支就要兩三萬。自從使用了水肥一體化設施後,我們夫妻倆就可以經營。去年因為使用滴灌技術幾乎沒有造成裂果,純收入20多萬!”走近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湯家河鎮新莊村,葡萄種植戶倪剛夫妻二人正在葡萄園裏忙碌著,20多畝地的陸地葡萄正散發著迷人的香味。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姜各莊鎮後龍莊村程樹英承包著680畝土地,自承包開始一直使用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設備,“節水設備不僅澆地均勻,而且省水、省工,半年大致節約人工2.5萬元。”節水效果明顯,農民收益提高,技術應用的意義得到了彰顯。

河北:多舉措推進農業節水 走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水肥一體噴灌灌溉設備。河北省樂亭縣姜各莊鎮供圖

  微噴式、伸縮式、固定立桿式、平移式、卷噴式、膜下滴灌式、膜下溝灌式、淺埋滴灌式……改變傳統大水漫灌方式,提高水肥利用率,政策引導加上設施不斷更新換代,節水技術深受種植戶的喜愛。據了解,目前河北省噴灌、滴灌面積達到660萬畝。

  今年,河北省計劃新增節水灌溉170萬畝,其中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管灌等節水灌溉120萬畝,新增農業壓採量0.36億立方米;以農業託管服務組織、規模經營主體為重點,在小麥玉米一年兩熟農田發展淺埋滴灌50萬畝,加快解決傳統地面灌溉問題,新增農業壓採量0.3億立方米。

  研發、改進、推廣,河北省正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旱作節水農業項目,大力實施田間節水灌溉,正在農業生産方式集約的路上闊步前進。

  調整種植結構 穩定季節性休耕規模

  冬小麥、夏玉米,種植面積大、用水多。針對用水問題突出的農作物,河北省積極調整種植結構,開展了耕地季節性休耕制度試點工作。

河北:多舉措推進農業節水 走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小麥玉米滴灌設備。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休耕,讓土地緩緩勁,也使農業用水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在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2021年度耕地季節性休耕項目4.7萬畝,中央項目補貼資金2350萬元,共計參與季節性休耕的村有39個,項目區內共涉及機井有280眼。

  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在黑龍港地下水嚴重超採區,將小麥、玉米一年兩季種植,改為只種植一季雨熱同期的穀子、高粱、花生、玉米等作物,減少灌溉用水,使耕地休養生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休耕規模從2014年的76萬畝,發展到2020年的200萬畝,中央財政每年支持10億元,畝均補助500元,畝均壓減地下水開採150立方米左右。

  據專家評估和初步統計,開展季節性休耕,年減少地下水開採3億立方米以上,探索形成適合黑龍港地區的自然休耕、生態休耕(休耕期種植油菜、“二月蘭”等綠肥作物)、深松休耕、深翻曬垡休耕等多種休耕模式,提升休耕效益。

  今年,河北省繼續在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的6市47個縣(市、區)維持季節性休耕200萬畝,鞏固已形成的每年3億立方米的壓採量。目前已制發《河北省2021年度耕地輪作休耕工作方案》,市、縣將分解任務落實到農戶到地塊。

  打造智慧農業 擴大旱作雨養規模

  農田錯落有致,智慧噴灌、測墑儀器矗立地頭間。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西郭城鎮宋立鵬説:“往年我們都是3月中上旬早早就澆春後第一水,每畝地澆水量到60—80方。現在,專家通過田間調查和墑情監測告訴我們,進入小麥拔節期,每畝澆水20-25方,我們有2000畝地,光這一塊,就能節省資金3萬多元……”

  近年來,巨鹿縣在國內率先啟動了全縣域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高標準農田灌溉系統提升項目,投資17億元打造農業智慧節水灌溉“田田通”,目標節約農業用水4000萬立方米。

河北:多舉措推進農業節水 走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小麥玉米滴灌設備。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因地制宜,因情施策。走近張家口市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區,可以看到今年新增的10萬畝旱作雨養種植地。在地下水嚴重超採區,河北省探索旱作雨養種植技術,在張家口壩上地區,將水澆地蔬菜、馬鈴薯等作物改為旱作雨養胡麻、燕麥、牧草等作物,2020年旱作雨養試點40萬畝,每畝減少地下水開採120立方米左右;在黑龍港深層地下水超採區的滄州、衡水等4市,將水澆地小麥、玉米種植改為旱作油菜、穀子、花生等作物,初步形成了春季旱作油菜、黑麥草、油葵等,夏季穀子、高粱、玉米、花生等旱作雨養種植模式,2020年試點規模35萬畝,每畝減少地下水開採220方左右。

  今年,河北省擴大旱作雨養規模,由去年的75萬畝擴大到175萬畝,新增100萬畝,由5個市26個縣增加到9個市52個縣。張家口壩上地區維持40萬畝旱作雨養,鞏固農業壓採量0.48億立方米,同時在冀中南地區新增旱作雨養100萬畝,由去年的35萬畝擴大到135萬畝,新增農業壓採量2.2億立方米。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良種良法配套,河北省走出了一條節約水資源、用水效率高的現代農業之路。據了解,截至2020年,河北省農業用水由2014年的139.2億立方米,下降到108億立方米,減少31.2億立方米,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聯習説:“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統籌節水與穩糧、提升高效節水灌溉規模、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農民節水意識,突出科技應用,豐富節水模式,創新工作機制,強力推進農業節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