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2019-11-18 09:42:4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作為黑龍江省發展民營經濟最早的城市,七台河發展民營經濟有著優秀的市場基因。全市民營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3%,稅收達到73%,就業超過81%,研發投入達到90%,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七台河的立市經濟,成為這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強力支撐和動力之源。

  七台河的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也遇到了國內普遍存在的、被形容為“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的困難和問題。翻越“三座大山”成為七台河民營經濟的“必修課”,也成為七台河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磨刀石”。

  聚焦三大難題,七台河市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護航助力,努力“做壯”民營經濟。七台河的民營企業勤練內功,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政企同心協力,七台河的民營企業走向越來越廣闊的舞臺。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寶泰隆公司向精細化工、現代煤化工邁進。 宣其攝

  融冰山 政府搭臺又降負企業“抱團”闖市場

  總體規模偏小、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差是民營企業的短板,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闖市場,難免勢單力薄,獨木難支。

  七台河市下力氣引導當地民營企業轉變個體經營的觀念,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抱團取暖,建立和參與各類産業集群,實現集群發展;探索降低成本、資源共享、加強合作、提高整體競爭力的新途徑。

  10月底,一場有機醬油峰會在七台河舉行。主辦方黑龍江榮勝達食品有限公司是七台河本土企業,作為國內有機醬油家族的新成員,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院聯合研發出中國首款富硒醬油。峰會期間進行了技術交流,舉行了有機醬油聯盟交流洽談會和經銷企業對接會,榮盛達公司與多家單位和企業簽訂了採購協議。

  企業開拓市場,背後有政府的身影。榮勝達公司是2018年由七台河市農業農村局幫助成立的七台河市綠特色農業産業聯盟協會56個會員之一,本次峰會就是由該協會承辦。協會負責人表示,該協會旨在打造七台河綠特色優質農産品國家品牌形象,讓七台河綠特色農産品能以響亮的品牌走向廣闊的市場,讓企業得到實惠。

  榮盛達公司董事長王興民説,榮勝達公司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逐步發展成為東北三省唯一一個生産有機醬油的生産企業,一直得到了七台河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支持。

  七台河市政府是峰會的協辦方,市長賈君表示,峰會的舉辦就是要為七台河有機調味品産業做大産業集群規模,進軍高端市場,提升品牌效應,實現高品質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空間。

  政府搭的臺不少,中國(七台河)石墨烯應用創新創業的大賽也是其中一個。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榮盛達公司有機醬油飲譽市場。 本報記者郭俊峰攝

  近年,七台河市立足優質石墨資源,瞄準高端領域,把石墨和石墨烯新材料産業作為轉型發展“六大産業”之首,強力推進。從2017年起,七台河市與中國石墨烯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舉辦了三屆中國(七台河)石墨烯應用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大賽這一産業創新轉化平臺和産業精準對接創業活動,為七台河引進優質的石墨烯應用項目資源,助力當地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帶動創新資源“抱團”集聚,使創新鏈與産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提升七台河石墨和石墨烯新材料産業發展影響力。

  今年8月,寶希科技公司石墨烯應用産業基地掛牌、石墨烯電熱膜生産線投産,使七台河在石墨烯新材料領域技術研發、生産應用的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寶希科技公司就是通過這個大賽引進到七台河新材料産業園的高科技企業之一。七台河市通過連續舉辦了三屆的大賽引進了鑫科納米、萬鋰泰、寶希等高科技民營企業落戶七台河,建設石墨烯防腐材料、鋰電負極材料以及石墨烯電熱膜等項目,把七台河的石墨和石墨烯新材料産業推向了新高度。

  闖市場需要輕裝上陣,減稅降負猶如“快馬加鞭”。

  七台河實行的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讓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成為最大的受益主體。

  給予企業新增電量電價補貼,土地使用稅降至全省最低,環評、安評等14項仲介服務費由政府買單,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獲得感。2018年,全市兌現扶持資金6億元,減輕企業稅費負擔7.85億元。

  不僅如此,七台河還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規範中間環節、仲介組織行為,減輕企業負擔,推進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降低企業成本。

  減稅降費,七台河一直在路上。今年1-9月,七台河市為98131戶次符合減稅降費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減免稅費3.3億元。

  越火山 創新引領轉型 譜寫“黑綠”變奏曲

  七台河處在資源型城市發展的陣痛期,轉型是城市和企業的唯一齣路,也是必然選擇。

  2018年,面對國家淘汰煤炭落後産能的重要部署,七台河市煤炭企業顧全大局、積極配合、勇於擔當,有效地解決了地方煤礦“小散亂”問題。

  煤礦關了,轉型成為這些企業的當務之急。多年只和煤打交道的煤企老闆想尋找新項目,卻苦於沒有門路。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幫著他們找“出路”。市委書記楊廷雙帶著這些煤企老闆到高校和科研院所“找項目、找科技”,讓科技創新資源與企業的對接變得順暢。

  這是基於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創新作為七台河轉型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的考量。

  龍谷農業科技園前身慧泉電力燃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6對原煤生産礦井、1座洗煤廠的“煤”字號企業,連續多年納稅位居七台河市民營企業前十名。從2017年起,公司董事長陳建君先後關閉了5對生産礦井,集中資金和力量創建了七台河市龍谷農業科技園,實現由“黑”到“綠”的轉變。

  科技園圍繞“健康農業科技”做項目主題規劃,以“高能生態農業種植”作為平臺支撐,以“亞健康干預技術”為核心技術支撐,以“科技種植+保健食療+康養文旅”為主要運營特色,快速實現發展規模化、現代化、時尚化。龍谷農業科技園為黑龍江省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七台河樣板”。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七台河舉辦燒烤美食節打造夜經濟。 徐志文攝

  “市委書記楊廷雙幫助企業對接省高校院所,省農科院園藝分院草莓研究室主任楊瑞華親自駐企指導,帶領企業開發高附加值産品,市長賈君提出要把麻煩留給政府、方便留給企業,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這些都堅定了企業轉型發展的決心。”陳建君説。

  今年3月,七台河市創立了煤炭轉型發展商會,陳建君被推選為會長。

  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未來。站在全新的發展起點,面對機遇和挑戰,七台河像陳建軍這樣的一班人開始解放思想、抱團取暖,圍繞七台河市重點産業方向,主動關注新業態、新模式,聚焦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新的經濟增長點。

  七台河全力聚集創新要素扶持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一年多來,七台河市與清華、北大、哈工大、黑大、東北林大、東北農大、省工研院、省科學院等省內外2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合作項目170余項。實施“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每年將安排總額不低於6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用於科技創新投入。

  著力建設創新平臺載體,建成了北京寶泰隆石墨烯研究院、鑫科納米院士工作站、省工研院七台河分院等技術研發平臺。

  七台河市不斷加大用於創業創新的投入,持續凝聚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今年前9個月,全市財政科技支出增長1.5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5932.96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8%。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主體需求實際,制定實施人才培養、開發、引進、流動、評價、激勵、服務、保障等政策,吸引、留住、用好本地人才,引進産業發展和民營企業急需的各類人才。七台河市各部門加強重點行業、重要領域、戰略性新興産業人才培養開發,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及其他人才在本地就業創業。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如今,在七台河,通過國家評估的科技型中小型企業44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3萬平方米,在孵化器企業170家。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萬立方生物制藥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只用42天。孫鵬飛攝

  移高山 聚焦痛點打通融資“最後一公里”

  融資難是國內民營企業的一個“痛點”,七台河的民營企業也不例外。

  導致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很多,有企業方面的原因,民營企業生命週期短、財務不規範、抵押物不足、風險溢價高,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也有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不夠完善,導致部分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意願減弱。

  聚焦民營企業集中反映的週轉難、融資難等痛點,2018年,七台河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還貸壓力、有效防範和處置金融風險等十個方面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七台河興糧農産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煤炭企業轉型的糧食深加工企業。2017年12月,這家公司獲得1億元貸款支持,但“倒貸”時遇到難題。“當時約定貸款用6個月時就先還上60%,壓力很大。”公司董事長樸雙義説,多虧市裏低息支持貸款週轉金1770萬元,幫企業渡過難關。

  融資難問題複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針對“融資難”問題,今年10月以來,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動作不斷——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與民營企業負責人“喝下午茶”徵求融資問題意見;到各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調研,對全市9家銀行金融機構前9個月貸款審批發放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對50家企業的貸款融資情況進行抽樣調查。

  調研發現,七台河市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平穩,但融資難問題仍然突出,新增貸款利率水準總體不高。

  七台河市提出了引導銀行業積極創新流動資金貸款機制,方便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機構通過制定因企而異、有實際效果的信貸投放措施,合理設定貸款週期,提高貸款期限與企業生産經營週期的匹配度,為企業延長融資期限,增強融資能力,減輕企業還款壓力。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昇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今年正式投産。 秦存廣攝

  市長賈君説,政府要想企業之所想,回應企業訴求,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在更多重點環節和難點上取得新突破,打通融資“最後一公里”。

  七台河的一些金融機構也做出了積極回應,深化與政府、企業之間的合作,指導中小微企業規範財務管理,開發更多金融産品並做好相關推介。

  工商銀行七台河分行除了繼續使用小企業週轉貸款、小企業固定資産購建貸款等傳統産品外,還開發了小微企業經營快貸,E鏈快貸、網貸通、小企業無還本續貸、經營快貸、網上票據池質押融資等線上産品,以滿足不同場景條件下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優化自身業務審批流程,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效率,提升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

  哈爾濱銀行七台河分行通過創新抵押方式,開辦了“法人客戶聯保”貸款、“倉單質押貸款”,創新推出了保理、稅信易貸、以及收費權質押貸款産品等,幫助小微企業在抵押物不足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獲得信貸支持;針對部分小微企業資金週轉快以及部分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季節性較強的特點,推出了“小微企業循環貸款”産品,隨用隨取,用完即還,提高了借款資金使用效率,節約了企業財務成本。

  農行七台河分行積極推廣“微捷貸”、“納稅e貸”、“抵押e貸”、“藥商e貸”、“惠農e貸”等線上信用小微企業産品,努力從根本上解決誠信經營小微企業及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

  今年1-9月,七台河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7.93億元,貸款戶數9120戶,均保持較大增長。

  融資難,七台河已開始破題。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龍谷生態園的智慧溫室。 本報記者郭俊峰攝

  優環境 當好“店小二”叫響七台河服務品牌

  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民營企業來説至關重要,缺少健康良好的營商環境,民營企業很難強健起來。

  “一切圍著企業轉、一切圍著項目幹”。市委書記楊廷雙在不同場合多次説,只有替企業著想,同企業一起闖難關,才能當好民營經濟的服務員、信息員、聯絡員、戰鬥員,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七台河對企業家“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為産業項目“落地生根”助力,叫響“七台河服務”品牌,呵護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讓越來越多的域外企業落戶七台河。

  七台河市營商環境局局長劉力強介紹説,市裏推進簽約項目“店小二”式服務保障,落實專班推進,主動對接項目,緊貼項目需求,服務保障“零障礙”;對重大項目落實包保領導、牽頭領班部門、推進專班和首席服務官。

  總投資120億元的北京泰銀集團聯順制藥項目“跨過山海關,直奔七台河”,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56天,從簽約到開工奠基僅用了42天,刷新了七台河重大項目落戶速度紀錄。

  七台河市將該項目作為新的立市項目,全程跟蹤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以最優的環境、最好的服務、最大的力度支持項目建設。市長賈君多次到聯順制藥項目現場,主持召開聯順制藥項目建設推進會,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要求服務專班增強服務項目建設的使命感和主動性,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如期建成投産。

  在2019中國城市信用高峰論壇上,七台河市服務保障泰銀集團聯順制藥項目的實踐做法獲全國“新華信用杯”百佳信用案例獎。

  七台河市委、市政府給民營企業提供一個陽光的、乾淨的創業環境。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要求落到實處,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

  市委書記、市長親自進企業、看項目、訪人才,為民營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加油鼓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各部門紛紛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走訪,一大批矛盾、問題被發現、改進、解決,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業熱情。

七台河政企同心協力做壯民營經濟

石墨烯創新創業大賽簽約。 本報記者郭俊峰攝

  為轉變企業家發展理念,讓企業家“面對面”與市級領導溝通交流,“微市長”“微區長”“微局長”等服務平臺,微信群24小時在線為民營企業精準服務。單月早餐會、雙月懇談會、季度問診會、年度聯誼會,千方百計解決企業運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七台河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培育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實施意見》,深入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圍繞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舉辦“企業家大講堂”,邀請專家對民營企業家進行培訓;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組織民營企業家到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參觀考察、洽談對接,全面培養民營企業負責人駕馭市場的能力和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

  政府、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七台河的民營企業終將在翻越“三座大山”過程中把自身磨練得越來越強健,把自己“做得壯壯的”。(記者 文天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