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20條廊道為城市打造“新風系統”

2018-09-17 14:29:07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環保-文字列表(頁面標題:20條廊道為城市打造“新風系統”)】鄭州:20條廊道為城市打造“新風系統”

  東風渠沿線也是通風廊道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環保-文字列表(頁面標題:20條廊道為城市打造“新風系統”)】鄭州:20條廊道為城市打造“新風系統”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通風廊道

  大河報訊:城市的高樓越來越多,建築越來越擁擠,城市“發燒”症狀也愈發突出。

  城市空氣流通不暢,如何變得清爽宜人?通風廊道是一個途徑,通過引入郊外的新鮮冷濕空氣,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促進污染擴散、改善人體舒適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鄭州正在開展通風廊道的相關研究,根據氣象統計資料和相關規劃,已經分析識別了20條通風條件良好的通風廊道。下一步,鄭州市將研究出臺通風廊道專項規劃,爭取早日讓通風廊道走進現實。

  城市越來越熱了,需要涼風吹

  鄭州對通風廊道規劃的相關研究,主要依據便是城市化效應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記者從鄭州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了解到,通過他們對近三十年來的氣象觀測資料的研究分析,鄭州市區的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均呈明顯升高的趨勢。

  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築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致使城市“高溫化”,市區氣溫明顯高於郊區的現象。根據氣象監測資料,鄭州城區與郊區的升溫幅度存在明顯差距。位於城區的氣象監測表明,城區的平均氣溫每10年增加0.639℃,而位於郊區的氣象站所監測到的升溫幅度則僅0.396℃。這種熱島效應,在逐漸增強。

  現有氣象觀測資料顯示,鄭州的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刮東北風的天數佔一年總天數的9%。西北偏西風、南風比率也較大。省氣候中心相關人士説,北部沿黃河一帶和中心城區西部以東區域,主要以東——西向的風向為主,中心城區的東部以東北——西南風向為主,市區西南部風向以西北——東南居多。不過,具體到局部地區,風場也各有不同。

  一邊是發燒不退,一邊是北風在吹。如何把這些風引入市區,讓整個城市充滿活力?鄭州市規劃局聯合河南省氣候中心所做的《鄭州市通風廊道評價研究》《鄭州市通風廊道規劃研究》,便是通過構建具有較強通風能力的廊道,提升城市的空氣流動性,為城區引入新鮮的冷濕空氣,以緩解城市化效應,增加和改善市民的舒適度。

  已識別20條通風廊道一級廊道貫穿整個城區

  市規劃局編研中心相關人士説,他們依據鄭州過去多年的氣象資料和主導風向的研究,分析識別出來了20條現狀存在的、通風條件較好的通風廊道。通風廊道系統,基本與主導風向平行。根據初步研究,共有7條一級通風廊道,寬度在200米以上,可貫穿整個城區;還有13條二級通風廊道,寬度在50米以上,長度可從城市邊緣抵達熱島核心區域。

  根據市規劃局編研中心相關人士透露,這些通風廊道的走向主要沿鐵路、河流、高速公路、主幹道等既有通道。其中一級廊道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廣鐵路、中州大道及兩側綠化帶、京廣高鐵及兩側綠化帶、京港澳高速及兩側綠化帶、賈魯河、連霍高速及兩側綠化帶。

  二級廊道分三個區域設置,東部區域設置5條,分別為鄭東新區南北運河一線、熊耳河至金水立交一線、東風渠沿線、金水東路至京廣快速路一線、隴海鐵路東段;南部區域設置4條,分別為七里河、紫荊山路及兩側綠化帶、大學路及兩側綠化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至金水河一線;西部區域設置4條,分別為中原西路及兩側綠化帶、西流湖一線、北三環及兩側綠化帶、京廣快速路及兩側綠化帶。

  據介紹,通風廊道確認的原則,主要是選擇盡可能具有較強通風能力的區域,如河道、公園、綠地、道路及低矮分散建築群。通過將這些區域連通,促進冷熱空氣流動交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廣鐵路、中州大道、北三環、東風渠等沿線,則具有先天的廊道條件,符合通風廊道的要求。

  驅霾只是作用之一通風廊道將優化城市佈局

  通風廊道在我國是一個新鮮事物,之所以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主要是其對大氣污染的擴散作用。把風引入城市,將城區的污染物擴散出去,相當於安裝了一個超大的“新風系統”,以達到大氣污染治理的效果。

  河南省氣候中心相關人士分析説,“引風除霾”“通風廊道治霾”把通風廊道的概念局限化了,除霾只是通風廊道的一部分內容。所謂城市通風廊道,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氣流動性、緩解熱島效應、改善人體舒適度為目的,為城區引入新鮮冷濕空氣而構建的通道。

  但當地大氣污染的治理,關鍵還要依靠氣候環境的改善,以及本地污染的管控和削減。上述人士解釋説,通風廊道主要還是服務於城市的優化佈局、空氣的良性流動。

  通風廊道不是要造風,而是讓郊區的冷空氣帶更暢通地流動到市區,並將市區的熱空氣交換走,從而有效降低市區溫度。上述人士説,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河南省氣候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條例》,也做了相關表述:“城市規劃和建設應當綜合考慮城市氣候影響,合理利用城市氣候資源,優化通風廊道佈局,提高大氣自凈能力,避免和減輕大氣污染物的滯留,減緩城市化氣候效應。”(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呂銳 文 記者 白周峰 攝影)

  相關延伸丨

  看看國內其他城市的通風廊道什麼樣

  城市通風廊道究竟是什麼樣子?從國內一些大城市的實踐中,可以看出大概。成都和鄭州一樣,擬規劃建設兩級通風廊道。其中一級通風廊道根據目前城市形態和已有條件開發形成,二級通風廊道通過河流、道路以及兩邊綠地走向進行規劃,大體為南北走向,這也符合成都的主風向。通風廊道寬度上要求一級不小于500米,二級不小于50米;建築高度不應超過40米,主導來風方向第一排建築應至少降低建築高度20%;密度不應大於30%,建築間口率不宜超過70%。通過一級通風廊道引入新風,將風盡可能留下來,進入城市,再通過中心城區二級廊道在城市內部進行分配,繼續輸送到各個角落。通風廊道網絡系統形成後對促進污染物擴散起到調節作用。

  北京則是通過楔形綠地構建城市通風廊道。楔形綠地,是從城市週邊嵌入城市內部的綠地,呈不規則的楔形,有助於城郊空氣的交換和流通。在北京的綠化規劃中,圍繞城區將建設九片巨型綠楔,最寬處可達十余公里。這些楔形綠地均指向中心城區,尾部則甩出六環。

  業內人士説,通風廊道的構建,與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相勾連,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那些用於改善城市氣候環境的土地。這樣,可有效防治建成用地的過分板結和生態功能用地的過度缺失,以保證城市的水土和生態環境系統的完善。

  通風廊道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涉及生態綠化、熱島效應、驅霾除霾等。它確實能為風在城市中的良性運動創造便捷通道,有助於風速的提高,在加速污染物輸送的同時,稀釋污染物的濃度,以降低污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