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2019-05-24 11:19:07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劉徵宇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鄭州商城南大街城墻航拍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宮殿區輸水管道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商城遺址出土的骨器成品和骨料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張寨南街窖藏坑出土的青銅大方鼎、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鄭州商城:滄桑3600年

北城垣老省博段遺址發掘現場

  一般人印象中,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嶄新城市,罕為人知的是,鄭州老城區中心地帶之下,湮沒著一座中國最古老的都城。

  它就是鄭州商城遺址,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遺址,始建於約3600年前。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撰文:“國內學術界普遍認為它可能就是商湯所建的亳都。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和亳都地位的確認,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堅實的支點,意義十分重大。”1961年,它成為中國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入選“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因為它,鄭州于2004年11月成為中國古都學會的第八個會員。

  鄭州商城建都之時,正值世界文明史上一個輝煌時期,有一些古都或與它同時,或稍早于它出現。如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城、亞述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城,還有尼羅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這些城市即便在興盛時期,其規模與建置,也比不上鄭州商城。鄭州商城,在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歷史的城市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古都之魂》一書稱。

  地面上的鄭州城,1954年成為河南省會後,65年的發展史,日新月異充滿活力與創造。

  地面下的鄭州城,作為商王都使用了150多年,它比安陽殷墟早了300年。它有周長達7公里的商代內城墻遺跡,有宏大的宮殿基址,有大規模祭祀遺存,有上萬件出土文物,一件杜嶺方鼎,就能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指名調撥的重器······

  西元前1450年左右,地面下的鄭州城,忽然被廢棄了,它的宮殿作坊,都消失了,它的居民,也離奇消失了。它,甚至從人們記憶中也消失了。歷代史書,只記載有“亳”都,具體在哪?規模多大?何等樣貌?無人知曉。

  直到1950年一個普通秋日。那天鄭州小學教師韓維周,在二里崗,他隨手撿起了一些陶片,拿在手中細看,秋陽照在陶片清晰的繩紋上。

  鄭州商城近70年驚心動魄的發掘史,就此拉開了序幕。

  地面上與地面下的鄭州城,自茲得以謀面。

  地面上的鄭州城,找到了自己的根。

  地面下的鄭州城,看到了3600年後斯土斯民,怎樣胼手胝足,薪盡火傳,再造一個輝煌的新鄭州。

  ◎三個人與一座城

  鄭州商城遺址一個小遊園內,韓維周、安金槐、鄒衡三個人的銅像,沐浴在初夏艷陽中。

  鄭州商城的發掘與認識過程,像它的建造一樣複雜和耗時,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三位專家,是其中代表。

  “韓維周先生,是二里崗商代遺址發現者。安金槐先生,是鄭州商城遺址發現者和研究者。鄒衡先生,是鄭州商城亳都論的開創者。”鄭州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主任馬玉鵬説。

  韓維周,當年是鄭州南學街小學語文教師。曾就讀于開封河南國學專修館,畢業後在河南古跡研究會工作,曾參加過殷墟發掘。這真是僥天之幸,沒有他,商城遺址不知會延後多少年才被發現。

  新中國成立後,韓維周來鄭州任教,他在鄭州老城區城南二里崗一帶,發現很多拇指大小的陶片,還有些磨光石器,他初步認定,這是商代遺物。他向有關方面報告了此事。

  1951年春天,中科院考古所河南調查發掘團來到二里崗,調查認定此地是一處重要的商代遺址,年代比殷墟早。

  1955年秋天,河南省文物工作隊承擔了商城東北部白家莊一帶的發掘,安金槐發現了夯土和夯窩。夯土層向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不斷延續。大家猜測是商代大墓,沒人敢設想這是座城。灼熱秋陽下,大家一鏟一鏟鑽探,每個探孔帶上來的都是夯土。夯土層不斷延伸,直至和明清城墻結合在一起。“這是城墻,這是座城。”安金槐肯定地講。

  最終發現的內城城墻遺址,周長約7公里,像恐龍的骨骼,盤踞在鄭州老城區高樓大廈間。

  安金槐先生是鄭州商城的重要發現者和研究者。他創立的“隞都説”體系和商文化“三期説”,提出了鄭州商城的年代和性質。

  鄭州商城發現後,曾有“亳都”“隞都”之爭,隞都是仲丁的都城,比商湯的亳都晚很多年。郭沫若寫于1959年的一首詩,也反映了這件事:“鄭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他猜想,商城遺址是仲丁都城隞都。

  北大著名學者鄒衡先生,他創立了鄭州商城“亳都説”學術體系和商文化“二期説”,提出了鄭州商城為商朝第一個國都的學術觀點,他所創立的中國夏商周考古的學術框架體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指導意義,他被譽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

  關於“亳”都,鄭州商城遺址也有出土文物支撐。一片習刻字骨上已出現“亳”字。商城遺址內外城,都曾發現大量帶“亳”字陶文的東周陶器。

  ◎“亳”都為何建於此?

  商湯建亳都之前,商部落曾有八次游動遷徙。商湯建亳立都,是經過充分考量的。他為何會選在鄭州呢?

  殷商時代,鄭州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從微地理環境而言,它處在嵩山余脈丘陵高地東端,地勢不高不低利於防洪。它的西北有滎澤,東部有圃田澤,這個湖到清代還有。當時鄭州的水域面積,比現在鄭州的水域面積大得多。這裡是依山傍水的宜居之地。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袁廣闊,曾參與過鄭州商城附近大湖的發掘,他回憶當時鑽探淤泥有十幾米厚,清理出很多蚌殼。他説:“小雙橋商代遺址也傍著滎澤(位於鄭州市西北20公里,是鄭州周邊又一重要商代城址)。商朝城池都靠近大湖大河,一是取水方便,二是為了運輸物資。商代航運發達,信陽出土過商代木船。”

  挑好地方,開始建城。袁廣闊説:“商湯要建大帝國,都城要和帝國匹配。這座城規劃宏偉,有很大野心,周邊還先後建過不少小衛星城。商湯先建宮城,之後建內城,最後建外城,分段築建,持續了很多年。”

  馬玉鵬説:“宮城在內城東北部,面積0.4平方公里,城墻殘存片斷。內城呈縱長方形,面積約3平方公里。一個內城,比20世紀60年代鄭州城的面積都大。外城,是個‘C’字形。面積17平方公里。外城再向外擴,遺址總佔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

  鄭州商城遺址內涵包括內城垣遺址、外郭城垣遺址、宮殿區遺址、居住聚落遺址、墓葬區遺址、手工作坊遺址、窖藏坑等七種遺跡類型。

  鄭州商城開創了中國都城的城郭之制,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對後世諸王朝的都城建設産生了重大影響。它的三重城池和宮殿區整體形制,奠定了中國城市發展的基礎。

  商城遺址的宮殿區保存完整,極富價值。宮殿區位於鄭州商城內城東北部,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約佔內城面積的三分之一。其間密布夯土建築基址,發現有宮城墻、人頭骨坑、輸排水設施、祭祀區等,是商王居住和處理王朝政務的地方。

  夯土建築基址中,大的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十五號宮殿建築和十六號宮殿建築最有名。十五號宮殿建築可復原為帶回廊的“四阿重屋式”建築,專家推測,它或許是一座九室重檐頂帶有回廊的大型寢殿。十六號宮殿建築,專家推測認為,可能是一座有蓋無壁的“重屋”“明堂”一類建築,為主要的布政之所。

  這座青銅時代的奢華都城中,有很多令人驚嘆的細節。以供水系統為例,它由地下石板築水管道、夯土溝槽和汲水井等組成。還發現了用石塊和石板砌築的水池,深1.5米。它既是蓄水池,又是景觀池,是美化環境供王室遊樂的池苑。

  宮殿區發現的祭祀遺址,“很有可能是宗廟和亳社所在,凡都城均有宗廟和社,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鄭州商城遺址保護》一書寫道。

  鄭州大學教授陳旭曾撰文:“宮殿,是國家政權的標誌。都邑有宗廟先君之主,宮殿宗廟的毀滅,往往標誌著一代王朝政權的喪失,古代滅人之國時,往往是毀其宗廟、夷其宗室而告終。宮殿的興廢,對確定王都的興廢,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王只有八個鼎?

  1974年9月,鄭州張寨南街杜嶺,距地表約6米深處,一窖藏坑出土一件青銅大方鼎,它高100釐米,邊長61釐米,重達86.4公斤,氣勢磅薄,王氣十足。它的出現,解讀了司母戊大方鼎出現前的中國青銅文化精髓。

  3600年前的冬天,一群奴隸一大早被叫醒,他們是一個面積達800平方米、有五座房子的鑄銅作坊的工匠。奴隸們先做好陶模,以硃筆畫花紋,花紋凹入部分用骨刀雕刻,凸出部分用泥貼上。模型做好,用陶泥翻製成陶范和陶芯,烘烤備用。方鼎,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張寨南街窖藏坑,出土了兩個大方鼎。一件成為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上文提及的那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調走。兩件大方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商代前期最大最重的禮器,均為商代王室的宗廟重器,是國祚、國運的象徵。之後,又發現了兩個窖藏坑。三個窖藏坑共出土了八個青銅方鼎。

  商湯都亳後,商王朝在此經營了100餘年,從商湯至太戊,歷五世十王,這一時期,是商王朝建立並逐步鞏固的階段,國力蒸蒸日上。有專家猜測,五世十王,每王一鼎,已出土八鼎,地下至少還有兩個鼎。袁廣闊的看法更樂觀:“窖藏坑應該有很多個。”

  文獻傳説夏禹時代鑄九鼎,目前未被考古發現證實。鄭州商城窖藏的商代青銅大方鼎,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時代最久遠的銅方鼎。歷代著錄或傳世的商周銅方鼎,數量近200件,出土的超過100件。全國目前已發現的眾多二里崗早商城址中,均未發現窖藏銅器,鄭州商城卻出土了8件青銅鼎。“如此高密度的重大發現,足以説明鄭州商城作為商王朝國都的重要地位。”鄭州博物館館員湯威、楊建軍撰文稱。

  鄭州商城出土的八鼎上面,飾有獸面紋。文博專家馬承源指出獸面紋大多是神的圖像,它的作用是希冀天人相通,向諸神表達世俗的願望。

  三個窖藏坑遠離宮殿,位於室外露天場所,青銅器又像飯盒一樣按次序套裝,鋻於殷商對天神、地示、人鬼的各種祭名達200種之多(日本學者島邦南統計),湯威、楊建軍分析,三個窖藏坑“致祭祖先和四方之神的可能性最大”。而致祭原因是什麼呢?

  三個窖藏坑均位於二里崗上層二期(即白家莊時期),這一時期末段,曾顯赫的商代王都突遭廢棄,繁華一時的鄭州二里崗商文化戛然而止。

  通過這些窖藏瑰寶,我們似可窺知,面臨巨大災難,商王及臣子曾一而再,再而三虔誠祈求先祖。無奈,天命已定,商都再度流亡……

  ◎打造鄭州的“中央公園”

  地上的鄭州城高速發展中,地下的鄭州城也不斷有新的發掘成果面世。袁廣闊説:“商代祭祀場是近年來一個重要發現,它呈圓形,直徑30多米,有人祭、牛祭,還有好多陶片,是全國第一次發現面積如此大的祭祀場所。”

  談及商城遺址的持續發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城工作站站長楊樹剛説:“鄭州城市發展太快,配合城建,我們持續不斷在做搶救性發掘。與荒野型遺址相比,這種古今疊壓型的中心城市,發掘難度更大。比較深的遺跡,要挖到七八米深,而且各時期遺存都疊加在一起。”

  談及商城遺址的保護,馬玉鵬坦言:“難。”

  馬玉鵬説,商城遺址的保護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被動保護,嚴防死守,制止破壞行為。第二階段從2004年開始,成立商城遺址項目部,制定總體保護規劃,讓後期保護有了依據。第三個階段,準備建設40平方公里的商都歷史文化街區。鄭州商城考古遺址公園,以及商城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是商都歷史文化街區的重頭戲。

  初夏的黃昏,行走在鄭州商城東南城垣上,城墻頂部是寬達3米的木棧道,兩側是草坪,其上三五棵野樹隨意生長,城墻下,還有很寬的綠化帶。城墻上下,唱戲的唱歌的散步的放風箏的,人群絡繹不絕。很難想像,這裡當年曾是房屋破敗,污水橫流。“我們努力做的是,還市民以公園,還遺址以尊嚴。”馬玉鵬説,“我們的目標是,把它建成鄭州的中央公園。”

  屆時,它將會平衡城市的多重氣質,將歷史、現代、人文、自然,將善與美、創造與休閒融為一體,園中城,城中園,實現古今和諧對話,地上的鄭州城,地下的鄭州城,將在此握手言歡。

  相關連結

  鄭州列入中國“八大古都”:2004年11月1日~5日,“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在鄭州召開。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張文彬,北京大學教授鄒衡、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中國古都學會會長、陜西師範大學教授朱士光等專家學者討論認為,鄭州商城建築規模之大,規劃佈局之嚴整,文化內涵之豐富,堪稱當時世界之最。它是中國古都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探索夏、商、週三代文明發展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以商都為代表的鄭州地區還發現了西山、新砦等一批古代城址,兩週一些諸侯國曾先後定都於此,表明鄭州所在地域存在一個古都群。與會代表一致贊同,古都鄭州可與西安、北京等七大古都並稱為“中國八大古都”。

  三個窖藏坑:鄭州商城遺址共發現三個窖藏坑,即張寨南街窖藏坑、向陽回族食品廠窖藏坑和南順城街窖藏坑。三個窖藏坑,大致分佈于內城外側三個城角處,共出土青銅文物28件,青銅方鼎8件。另外,在紫荊山公園、人民公園、白家莊、二里崗等地發現貴族或奴隸主墓葬中,也有一些隨葬青銅器。(記者 張冬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