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轉型厚積薄發 興業銀行上半年非息收入佔比超四成

2019-08-29 08:50:4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8月27日晚間,興業銀行發佈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該行總資産6.9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14%;營業收入899.07億元,同比增長22.51%,繼續保持兩位數的良好增長態勢;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58.79億元,同比增長6.60%;不良貸款率1.56%,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22.37%,較年初下降4.52個百分點。

  近年來,興業銀行應對外部經營環境變化,立足“商行+投行”,堅定推進實施“1234”戰略體系,持續鞏固並鍛造差異化經營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經營品質與效率齊升,市場評價更上一層樓。

  結構持續優化  服務實體更有力

  過去兩年興業銀行實現了“兩個9000億”(表內貸款增加9000億元,同業非標投資壓降超9000億元),“兩個6000億”(新增客戶存款約6000億元,標準化債券投資增加約6000億元),“兩個9.5” (貸款佔總資産比例較2016年末提高9.5個百分點;同業負債佔比較2016年末下降9.5個百分點)。

  在此基礎上,2019年該行上半年精中求精,繼續深化自身供給側改革,推進資産負債表優化,實現了亮眼的突破:存貸款增量雙雙超過3000億;貸款和法定利率存款規模雙雙超過3萬億;資産方面,繼續突出表內貸款資産構建,壓縮非標投資業務,貸款總量繼續擴大且結構優化,聚焦先進製造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持續加大金融供給與服務;負債方面,持續推進結算型、交易型銀行建設,加大核心存款尤其是結算性存款拓展,為服務實體提供更多穩定的低成本資金。

  隨著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流動性指標顯著改善,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比例等主要指標均好于監管標準要求。

  戰略堅定推進  轉型活力更強勁

  近年來,興業銀行立足自身差異化特色、市場化嗅覺和投行化基因,以“商行+投行”為抓手,紮實推進“1234”戰略體系,圍繞客戶中心持續提升全生命週期、全産品覆蓋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轉型發展底盤更穩,活力更強,空間更大。

  興業銀行穩步推進企業金融客戶經營體系改革,客戶分層分類體系更加完善,上半年價值及核心客戶實現更快增長,交易銀行、綠色金融增勢強勁,供應鏈金融融資餘額同比增長125.27%,綠色金融融資餘額0.94萬億、客戶1.3萬戶,接近實現2020年“兩個一萬”目標;同業業務加快轉型升級,以構建金融生態圈為目標合作共贏,推進與頭部證券公司、大型基金公司、重點保險公司等非銀機構的戰略合作,不斷豐富服務金融市場工具箱;廣結以省級信用聯社為重點的銀銀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支付結算、資産分銷、理財銷售等綜合金融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零售金融漸入佳境,2019年上半年零售銀行客戶(含信用卡)穩定增長至7321萬戶,零售客戶AUM餘額1.9萬億元;投行業務繼續領先,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2412億元,同比增長24%;資管業務加快轉型,資産託管規模11.85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託管規模延續強勢增長,較年初增長近17%。

  2019年上半年全行信用債聯動餘額超過1300億元,地方債流轉近1000億元,帶動資金回存約1000億元;託管業務帶動結算性負債顯著增長,上半年帶動託管賬戶日均存款同比增長約33%。“商行+投行”融合賦能釋放的澎湃動力直觀地體現在業績數據上。2019年上半年興業銀行非利息凈收入達400.12億元,同比增長44.00%,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44.5%。

  深入融合引領  科技賦能更精進

  2019年上半年,該行繼續打造“連接一切”的能力尋求業務發展“第二曲線”,數字化轉型成效初現,一方面,聚焦流程銀行和智慧銀行,進一步夯實“連接一切”的基礎,有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生態互聯與場景拓展齊頭並進,構建開放銀行網絡,累計與超過2000家中小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連接超過300家非銀金融機構,與552家醫院保持深度連接,簽約客戶突破20萬戶,與近7萬家商戶合作。

  為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賦能作用,2019年以來,興業銀行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落地,在資源投入、組織架構、體制機制等方面大刀闊斧,包括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基金,將上年利潤的1%專項用於支持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和創新孵化;逐步提高科技人員佔比,在2021年底實現集團科技研發人員佔比超過4%;依託旗下興業數金公司的平臺與經驗優勢,對標先進科技公司的管理模式,通過“集中-分佈式”管理體系,統合全行科技研發力量,激發創新活力,為“1234”戰略落地持續賦能。(文 杜紅濤 編輯 萬慶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