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大鄭州” 11月4日研究成果新鮮“出爐”

2019-11-04 09:25:59  來源:人民網  責編:石麗敏

如何建設“大鄭州” 11月4日研究成果新鮮“出爐”

  鄭州樞紐經濟如何發展,大健康該怎麼規劃,區域性金融中心如何建設,喪失日常生活能力的人群怎樣保障?鄭州市政府請來“智囊”,用一年多時間研究以上四個領域課題,11月4日將在鄭州舉行課題發佈會。

  據悉,2017年9月,中國社科院與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為鄭州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決策支持。2018年4月鄭州研究院舉辦了第一屆理事大會,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不斷推動雙方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使中國社科院國家級智庫和鄭州作為國家內陸地區開放創新前沿陣地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

  2018年11月3日發佈了該四項成果,分別為:《國家中心城市視角下的鄭州指數》《E貿易時代跨境電子貿易規劃研究》《鄭州文化傳播與城市軟實力》《鄭州與美洲合作前景》。

  據介紹,這次發佈的課題有:“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索的鄭州模式”“鄭州市大健康産業發展研究”“鄭州發展樞紐經濟研究”“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思路研究”。

  鄭州可試點長護險制度 借鑒南通等地做法

  長護險課題核心內容為,高齡化老齡化“兩化”提速下,當前我國家庭養老面臨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開始在試點地區試行長護險模式。

  根據國家醫保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試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覆蓋6300余萬人,有25.5萬長期失能的人享受到待遇,包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受益人的家庭經濟和護理負擔明顯減輕,失能人員感受到了政府的關心和社會的照顧,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制度。支付端有了長期護理保險的支持,照護服務的購買力增強,試點地區的養老服務業得到了明顯的推進。

  試點地區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例如南通等地將輔助器具租賃費納入基金支付範圍,支持居家照護,減輕家人照護的體力負擔,再比如青島和上海實現了全市全覆蓋,數百家養老服務機構應運而生……

  在鄭州探索試點長護險是否可行?課題組表示,鄭州探索長期護理保險,最大的特點就是解決籌資機制問題,不再從醫保基金中籌資,而是加大政府投入,為社會成員搭建終極安全網。測算顯示,如果政府投入佔一半籌資,政府只需拿出財政收入不到0.4%,加上個人少量籌資,就可實現近5萬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照護服務保障。

  課題組認為,鄭州若試點長護險制度,可以借鑒南通、上饒等地的做法,全覆蓋,不分城鄉,統一制度,人人平等,保基本並以居家照護為主。

  鄭州是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的人口年齡結構、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工資等指標與全國平均水準接近,鄭州長護險模式將具有代表性。鄭州可以走出自己的優勢:全覆蓋,職工和居民制度統一,實現制度公平;政府補助和個人籌資相結合,加大政府投入,個人繳費低起步,待遇保障保基本;做好中長期測算,根據人口年齡結構和各年齡失能發生率預測失能人口規模,在不增負、穩待遇的前提下,盡可能擴大覆蓋面,實現“全人群”覆蓋,應保盡保,一個不落下。

  鄭州可探索“嵌入式”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對於如何構建新時代下的大健康産業,課題組認為應從“健康生活”“健康生命”和“健康文化”三個出發點來著手更加符合我國發展健康産業的初衷。

  數據顯示,作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鄭州2018年總人口已達1012萬人,人口規模不斷加大進一步激發對醫療、康養等健康産品的需求。2017年鄭州市大健康産業增加值約為718億元,佔鄭州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7.8%。

  截至目前,鄭州的養老事業和健康管理體系正逐步完善,已全面建立了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實現了高齡津貼全覆蓋。課題組認為,鄭州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與醫療産品産業鏈,全面加強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推進健康養生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深化醫療服務與養老産業協調發展;促進健康食品産業轉型升級,引入新技術,培育健康産業新業態。

  同時,鄭州可探索“嵌入式”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鄭州市的“嵌入式”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可重點開展面向失能失智和高齡老年人的照護服務,引導社區養老服務重點發揮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支持兩類功能;以智慧養老應用為手段、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支撐、小區服務站點為補充,有效保障社區機構、居家老人、子女的實時互動;統籌規劃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規範化、專業化、連鎖化發展。

  “樞紐”鄭州深層次融入全球産業鏈分工體系

  鄭州具有國家中心城市等多重國家戰略,具備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擁有GDP超萬億、常住人口超千萬等體量優勢,還兼具開放包容、根源性的人文基礎。

  鄭州應如何發展樞紐經濟?課題組認為,時代背景下,鄭州應當著力做強與交通樞紐伴生的資源集聚效應,做大做實産業發展平臺;基於大平臺所釋放的資源配置動力,一方面大力吸引外部先進要素導入、促進樞紐型産業發展、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程,另一方面優化産業空間結構,強化産業和城市的相互聯動與支撐,助力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以對外開放為動力,加強與周邊城市産業聯接,放大輻射效應,推進區域分工,帶動中原城市群在更大規模、更深層次上融入全球産業鏈分工體系。

  鄭州打造樞紐經濟的抓手可概括為五大:建設大樞紐、構築大平臺、驅動大産業、發展大城市、實施大開放。鄭州應將加快平臺載體建設作為下一步工作的突破點,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否則,就難以充分發揮資源和信息集聚的經濟效應,樞紐經濟也將缺失關鍵的推動引擎。

  加強創新 構建豐富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應當有與之相匹配的金融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類生産要素聚集。

  據了解,目前,除了河南和雲南沒有出臺專項的十三五金融規劃,其他各省都已經出臺了金融規劃,包括各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等重要城市。各地的金融規劃指向一個目標:建設不同層級的金融中心。

  建設金融中心的城市中,鄭州擁有國家級的平臺——鄭商所,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優勢,應當充分利用。除此以外,鄭州還應抓住多重國家戰略規劃獲批實施的歷史機遇,鞏固提升金融産業既有優勢,建立符合實體經濟需求和金融發展趨勢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打造與國家商都相匹配的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具體做法上如打造全國重要的商品期貨交易與定價中心、全國重要的航空金融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全國重要的金融後臺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

  課題組認為,建設金融中心要做到速度和品質兼顧,實現高品質發展,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把握“區域性”和“現代性”,要進行錯位競爭。同時,應圍繞鄭商所做好優勢文章,加強人才培養與智庫建設,在高校加大期貨相關的課程建設。同時,可以從金融信息化入手,在科技金融創新等領域找到自己的獨特發展路徑。

  課題組建議,在發展科技金融的過程中,鄭州應當儘快建立包含多種金融工具的多元融資渠道,加強科技金融産品創新;加大力度開發與科技企業相適應的金融創新産品,構建豐富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徐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