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立足黃河檔案講好黃河故事

2020-01-06 09:53:57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立足黃河檔案講好黃河故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檔案文獻作為黨史、國史、民族史的客觀記憶,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又是開展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因此檔案部門要通過收集、整理、開發黃河檔案資源來弘揚和傳承黃河文化,努力為促進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開發黃河檔案資源意義重大

  檔案記錄歷史。在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檔案,真實反映了當時處於黃河流域的商朝政治社會發展情況,把中國目前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檔案庫”。河南是文化大省,省委書記王國生在對外推介河南的時候曾形象地説,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均發明于河南,自夏朝至宋金的3000多年間,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誕生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等古都,這些發明的傳承、古都的興衰,也都是極為珍貴的“活檔案”。

  自清代以來,在河南區域內留下了不少關於黃河的檔案文獻。館藏近現代黃河檔案資料共7693卷(件),有自明清以來黃河中下游及河南地區的河流、水土、泥沙、森林、植被、濕地、生態、河工和黃河經濟、文化、歷史、人文、風土、習俗、精神、特質、價值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不少內容涉及黃河治理、賑災、救濟、水利建設、生態保護、黃泛區的歷史等方面,為更好地研究總結歷代治黃經驗、積澱厚重的黃河文化提供了依據。這些資料包括關於黃河居民救濟問題的指示信,黃河花園口堵口工程概要,花園口堵口部分檔案及照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黃河的照片,黃泛區部分檔案,黃河部分橋梁修建的檔案文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相關文件,黃河灘居民搬遷工作等相關文件。把這些散存的檔案聚攏起來,形成研究開發黃河歷史文化的合力,既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黃河事業和諧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

  積極發掘黃河檔案資源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開發黃河檔案、傳承黃河文化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按照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結合河南實際,把黃河檔案開發納入重要日程,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和任務,創新開發利用的路徑,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提高站位,拓寬視野。要站在“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高度,摸清底數、了解現狀。系統梳理我省及沿黃9市、黃委會檔案館和中國一史館、二史館黃河全部檔案文獻種類、數量、特點、價值、分佈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建立黃河檔案文化資源基礎數據庫,建立臺賬,梳理脈絡,形成《河南黃河檔案史料彙編》。在此基礎上,運用多種形式、圍繞不同主題,把黃河檔案進行分類開發,可以是專題的書籍、展覽,也可以是專題片、小視頻等。與此同時,拓寬黃河檔案的覆蓋面,不僅要把歷史上治黃的檔案納入我們的視野,也要把所有跟黃河有關的、跟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有關的內容作為我們徵集、開發的對象,加強圍繞黃河開展的重大活動的檔案接收工作。與此同時,建立沿黃9省區檔案文獻資源開發利用溝通協調機制,共同做好黃河文章。

  深入挖掘,深度解析。堅持以文塑檔、以檔彰文,充分發揮檔案在傳播黃河文化、弘揚黃河文化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黃泛區的歷史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淚水和汗水寫就的,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黃河與河南、花園口和黃泛區三者的交集正是中原文化在歷史中的濃縮。要結合時代背景,發掘檔案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髓,永續紅色基因,加強科學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深化黃河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彰顯黃河文化的時代內涵。同時,要建立健全合作研究開發機制,統籌一史館、二史館、黃委會檔案館的檔案資源和編研力量,充分發揮檔案在傳承黃河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出一批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黃河題材檔案文化精品,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

  準確定位,精準發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自古以來,黃河文化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不斷發展。大運河文化是以黃河流域文化為核心,與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共同融合發展出的獨特的江河文化,並緊密與中原文化相承。要在黃河文化與大運河文化的契合上找準突破口、建立交匯點,讓人們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中原地區。要在黃河檔案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找準立足點。黃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區域,這不僅讓黃河文化生生不息,也讓“炎黃子孫”成為中華民族最廣泛的文化認同。要在黃河文化與中原古都文化、根親文化、武術文化的融合上找準交匯點,使黃河文化與國民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公眾對黃河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進一步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黃河文化資源在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係省檔案館副館長吳衛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