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自融 綠能寶融資租賃模式再惹爭議

2016-05-24 09:44:34|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綠能寶因母公司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以下簡稱“SPI”)累計虧損16億元再次成為輿論追逐的焦點。由於SPI的外資身份以及綠能寶獨特的“互聯網+光伏産業+融資租賃”模式,再加上我國融資租賃方面法律缺失,導致各方對其看法不一。而此次巨虧,讓綠能寶母公司涉嫌自融的質疑聲再起。

  母公司巨虧

  日前,綠能寶母公司SPI發佈的財報數據顯示,2015財年SPI凈虧損高達1.85億美元(約12.11億元人民幣),創SPI歷年虧損新高。

  對於去年虧損原因,綠能寶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美國監管機構對於壞賬準備的要求更為嚴格,同時,為了讓SPI上市第一年(2016年)的業績更為亮眼,一部分虧損被調整計入了2015年度。此外,用於員工的期權激勵、上市轉板費用等也是虧損的部分原因。

  而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開始,SPI連年虧損,2013-2015年SPI年度凈虧損分別為3220萬美元、520萬美元和1.851億美元。SPI累計虧損為2.461億美元(約16.1億元人民幣)。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SPI營運資本缺口達8000萬美元。此外,2016年SPI將有大量債務到期。

  SPI在其年報中提到,全球經濟放緩、全球光伏市場持續低迷、金融危機、監管和業務環境變化可能會阻礙SPI正在開展的經營活動,導致SPI無法持續經營。

  對此,網貸315首席信息官李子川表示,光伏産業持續受政策支持,近年來有回暖跡象,主流企業在2015年實現收入與凈利潤的雙增長,SPI綠能寶從營收規模(12.44億元人民幣)看相對較小,另外2015年其版圖對外擴張較快,行銷投入增加,勢必影響公司利潤狀況,不過此種情形短期可以,長期企業恐難以支撐。

  存自融嫌疑

  據悉,SPI是光伏大佬彭小峰的第三次創業,2015年初SPI發佈互聯網金融産品綠能寶,SPI稱綠能寶是基於融資租賃的互聯網投資理財産品,旨在通過眾籌的方式解決光伏電站融資難題。

  自2015年初綠能寶上線伊始,各方質疑就從未間斷。特別是2015年年底由“e租寶”崩塌引發的衝擊波,也對綠能寶産生影響,尤其是綠能寶和“e租寶”涉及相同的融資租賃業務,關於其運營模式觸及監管紅線的質疑一直存在。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綠能寶平臺一款金桔356號産品,該産品的租賃物為多晶電池片A級,發售價格為16.8元/片,年化收益6.8%,鎖定期90天,融資租賃服務提供商為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承租人為美桔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而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發現,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承租人美桔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夏侯敏。而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夏侯敏曾以SPI綠能寶副董事長身份出席公司各種活動。

  據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的投資測評與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1月底,綠能寶平臺共上線542個項目(不含2筆信息不明的項目),成交金額約為9.45億元。其中承租人為綠能寶關聯公司的項目有408個,成交金額達4.66億元,約佔總成交筆數的75%,約佔總成交金額的50%。

  而對於業界關於綠能寶涉嫌自融的質疑,綠能寶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屬於商務部監管,在商務部的條款中允許關聯交易。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融資租賃確實是歸商務部監管,也是可以給自己的股東和股東相關企業融資的。但是還得確定他是否是銀監會界定的金融租賃,如果是銀監會監管的,對於金融租賃的融資額是另規定的。事實上,由於目前我國在融資租賃業務方面存在法律缺失,關於綠能寶的模式界定也存在爭議。

  前路未卜

  綠能寶方面表示,SPI從傳統實業轉型到互聯網金融企業,獲客和運營成本屢屢攀升。2015年綠能寶業務上線後,市場推廣、平臺建設都需要大量支出,出現虧損屬於正常情況。

  財報顯示,2015年SPI通過綠能寶平臺向個人投資者籌集資金達1.456億美元。而所籌資金中有1150萬美元是SPI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優惠券,即近10%被作為優惠券的成本花了出去。此外,著名鋼琴家郎朗代言綠能寶品牌,預計代言費用約合4191萬元人民幣。再加上去年綠能寶大規模投放線上線下廣告,所耗費的資金也不在少數。

  但從財報來看,綠能寶似乎並未受到母公司虧損的影響。2015年SPI通過綠能寶平臺向個人投資者籌集資金達1.456億美元(約9.5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12月31日,通過綠能寶兌現個人投資者達1920萬美元,並已全部兌付,沒有發生延遲支付或無法兌付情況。不過,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綠能寶去年大規模的行銷廣告投入導致耗損不少。而這種大規模的行銷難以持續,再加上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舉措的不斷強化,該平臺的模式可能會受到較大的衝擊。(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劉雙霞)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