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銀聯商務擬謀上市 政策風險未解除

2016-07-25 11:07:12|來源:中國經營報|編輯:許煬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銀聯(以下簡稱“銀聯”)有意將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銀聯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商務”)拆分獨立上市。對此,銀聯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暫不予置評。

  對於銀聯商務登陸資本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要想獲得資本青睞,必然要明晰商業模式,清楚贏利點在何處。此外,身處亂象橫生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還應警惕政策風險。

  業內:剝離銀聯是必然

  7月21日,坊間消息稱,為有效對接資本市場,同時其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銀聯商務相較股權明確,業務脈絡相對清晰,因此,銀聯有意將銀聯商務拆分獨立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銀聯商務作為銀聯旗下控股子公司,是專門從事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和提供綜合支付服務的機構,其成立於2002年12月。銀聯商務子公司銀聯電子支付主要負責線上支付業務,下屬子公司廣州銀聯則涉及網絡支付及電子支付,因此,銀聯商務實際業務涵蓋整個支付鏈條。

  信用卡資深研究人士董崢對記者表示,儘管不知道銀聯商務是否會在近期上市,但其從銀聯體系剝離出來是早晚的事情,況且兩者此前也一直是獨立運營的兩個主體,只是由於歷史背景使其關係“微妙”。在圈內看來,兩者不論從隸屬關係還是合作方式都可以更通俗的理解成父子關係。

  公開數據顯示,銀聯商務目前下放市場的POS機數量及覆蓋商戶數全國第一,其移動支付受理市場佔有率佔全國60%。互聯網支付業務方面,銀聯商務服務於5.2萬家互聯網商戶,年處理交易金額達到4.6萬億元,市場佔有率11%。同時,銀聯商務目前是全國最大的自主支付服務商,旗下全民付承載2.9億筆交易,交易金額5485億元,旗下天天富年融資額達1015億元。

  “在POS機剛開始推出的時候,包括銀行和第三方都不願意去做,因為剛開始都是賠錢的事,光POS硬體、維護費和接入費就需要大量資金。這時候,作為銀聯旗下的銀聯商務就成為業務的排頭兵,一台一台POS的去推,一家一家的商戶去談,最後在線下收單市場佔據最大份額。”一位不具名人士對記者説。

  由於受業務及股權等各方制約,作為第三方支付界老大的銀聯,卻遲遲未登陸資本市場。在子公司銀聯商務傳出上市消息後,記者隨即致電銀聯相關人士,對方稱暫不予置評。

  雖然銀聯對於控股子公司上市表態尚不明確,但銀聯商務謀求上市的意圖可以追溯到兩年前。2014年中旬,雅戈爾發佈公告稱與聯銀創業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3.41億元的價格轉讓銀聯商務2000萬元出資額。對此,有市場人士曾認為,雅戈爾出售銀聯商務股份,恐怕與後者謀求上市有關。

  或對標美國PAYPAL

  在業內看來,如果銀聯商務真的能夠登陸資本市場,那麼很可能對標美國的PAYPAL。2015年7月21日,PAYPAL完成從eBay剝離出來的計劃,正式掛牌上市,現有總股本約12.1億股,總市值477.2億美元。分拆後的PAYPAL業務一路增量,據該公司今年一季報顯示,新季度已增加450萬個活躍賬戶,目前公司共有1.84億活躍賬戶。

  董崢對記者表示,在資本市場上,企業最被看重的是其商業模式或者是贏利點。如果單一以收單業務作為利潤來源,這種模式肯定無法獲得資本的青睞,必須做成綜合型服務商。此外,對中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政策性風險也尤其值得關注。

  近年來,得益於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市場體量也在不斷擴大。根據艾瑞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4.4%。據艾瑞諮詢預測,2016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網上交易規模將達到15.6萬億元。

  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紛紛搶食第三方支付這塊“大蛋糕”的同時,蘋果的APPLE PAY和三星的SAMSUNG PAY也相繼進軍中國市場。第三方支付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業內違規操作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更有消息稱在央行近期進行的支付風險檢查中,銀聯商務就被查出可能存在為二清機構放通道等諸多違規行為。

  2015年底,央行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實時業務管理辦法》,強調互聯網支付的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明確第三方支付的業務邊界,在定位其仲介性質的基礎上將支付機構細分為三類,該《辦法》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根據《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實現資金清算透明化、集中化運作。同時,央行加大了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風險和跨機構清算業務整治工作,將不定期對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安全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開展抽查、核查、整治,同時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逐步取消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的利息支出,降低客戶備付金賬戶資金沉澱。

  此外,央行還將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排查梳理無證機構名單及相關信息,根據排查情況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專項整治和責任追究工作,為無證機構根據情況區別對待、分類處置。

  除發文要求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監管外,央行對支付牌照的發放亦更加慎重。據悉,自2015年3月發放最後一張支付4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吊銷牌照。目前,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已到期數月,卻遲遲未獲得央行續牌。(汪青)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