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益眾籌是是非非待規範

2017-04-13 09:17:17|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 網絡公益眾籌走進公眾視野,一方面真正幫助了一些有需求的人,另一方面,“騙捐”“斂財”等新聞也不斷曝光,部分平臺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逐漸顯現

  ▲ 網絡公益眾籌平臺應進一步提高專業能力,從技術層面堵住相關風險漏洞。在確保個人求助信息真實的同時,網絡公益眾籌也亟待彌補法律監管空白

  “這是我的同事,今年初被診斷為白血病,兒子才3歲,請大家獻出一份愛心,好人一生平安!”“碩士研究生同學愛人病情危急,請大家伸出援助之手!”……近兩年來,帶有個人求助性質的網絡募捐信息不時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眾多網絡公益眾籌平臺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一方面,這些平臺為患有重病、面臨失學等經濟困難人群迅速籌集資金,幫助他們及時渡過難關,既發揮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公益作用,也有效推動了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網絡公益眾籌在超常規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善款支配不透明、募集資金虛高甚至騙捐、詐捐等現象,暴露出管理上的滯後乃至脫節問題,令這一模式出現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機。

  網絡公益眾籌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網絡捐贈應運而生

  “當大夫把我單獨叫進辦公室,得知妻子罹患淋巴瘤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後來我覺得,此刻最不應該徒傷悲的就是我,我能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幫她戰勝病魔。疾病不可怕,最怕自己未戰先降。流幹眼淚後,我想我們已經做好隨時樂觀起來的準備,懇請大家幫幫我!”

  今年2月份,老家在湖南的小劉(化名)在公益眾籌平臺——“輕鬆籌”上,為剛剛結婚一年的妻子籌集50萬元資金。通過微信朋友圈的轉發和傳播,他的大學校友、同事、朋友以及陌生人為他和妻子紛紛獻出愛心,從捐款100元到50多萬元僅僅用了4個多小時。籌款結束後合計籌得資金50.28萬元,共有8367次“個人幫助”、13次“一起幫”。

  輕鬆籌創始人于亮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互聯網眾籌這個模式借鑒、移植到愛心公益募捐,為我國的慈善事業、個人互助事業帶來新的模式,也是對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的一種有益補充。

  個人救助需求催生了公益眾籌平臺不斷涌現,網絡平臺也讓公眾捐款更方便、更快捷。與傳統公益募捐相比,互聯網公益眾籌使用程式相對簡單,求助者只需點擊發佈按鈕,上傳醫院診斷證明、身份證、繳費單、醫生簽字單等相關證明,便可以發起求助項目進行眾籌。

  網絡社交的熟人關係無疑是網絡公益眾籌的重要增信渠道。“網絡公益眾籌不僅打破了傳統公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而且使用流程相對簡單,通過校友、同事、朋友等社交熟人關係圈,能夠為重病提供高效、便捷的籌款渠道。由於大多是熟人與熟人之間轉發朋友圈信息,很多捐款者也覺得更為可信一些。”于亮説。

  正因如此,個人求助眾籌發展迅猛,多家眾籌平臺不斷涌現,眾籌數目也迅速增多。以“輕鬆籌”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該平臺上發起的個人救助項目為2.3萬餘個,總支持379萬餘人次,籌款金額超過1.88億元。截至2016年底,通過該平臺發起的個人救助項目累計已升至約13萬個,總支持3000多萬人次,籌款總額超過10億元。

  火爆之下有隱憂

  不過,火爆的網絡公益眾籌並沒有看起來那般美好,仍存在不少漏洞和監管挑戰。

  網絡公益眾籌走進公眾視野,一方面真正幫助了一些有需求的人,另一方面,“騙捐”“斂財”等新聞也不斷曝光,部分平臺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逐漸顯現。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表示,部分公益眾籌平臺存在求助人謊報虛報病情、編造虛假醫療證明、發佈虛假信息等不法行為,部分人員將眾籌平臺視為斂取錢財的手段和工具;募集資金虛高、支配不透明、募投金額過於隨意等問題時有發生。

  這樣的質疑並非無中生有。2015年,一名楊姓女子通過個人微博發佈虛假信息,謊稱其父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喪生,母親已于一年前死亡。微博發佈後不久就獲得了眾多網民的同情和關注,並紛紛伸出友愛之手幫助其渡過“難關”。借助微博“打賞”功能,她騙取網友近10萬元資金,被社會廣為詬病。

  業內人士表示,在網絡公益眾籌平臺野蠻生長的階段,部分平臺在項目流程監管、項目審核與批復、善款使用等諸多層面,缺少清晰的行為及法律邊界,是行業亂象叢生的根源。

  事實上,網絡眾籌平臺對此並非沒有應對措施,但仍有力所不逮之處。比如,“輕鬆籌”等眾籌平臺為了防範“騙捐”“詐捐”行為,在頁面中添加了“舉報”功能,一旦有人舉報,平臺就會暫停該項目的眾籌,並採取實地走訪等方法核查。

  不過,實地走訪等核查方法並非十全十美,仍然存在溝通不暢等問題。“除非求助者配合我們調查,否則重大疾病涉及個人隱私,我們對其進行項目驗證是無規可依的。而且,現行法律法規不支持平臺對個人求助者所籌集的資金後續使用狀況干預和審查,平臺也只能通過反復勸説等方式讓發起人公示後續資金使用狀況,在很多情況下平臺也是無能為力的。”于亮坦承。

  在個人求助信息是否“真實”之外,網絡公益眾籌也亟待彌補法律監管空白。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岳屾山明確表示,目前在大多數網絡公益眾籌平臺上,所有醫療救助項目的發起人均為個人,主要為了給發起人自己或家人朋友治病,信息只能在微信朋友圈傳播,屬於典型的個人求助行為;同時互聯網平臺募捐是針對不特定對象的,或存在向“不特定公眾募捐”的問題。“根據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慈善法》第22條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現在大多數公益眾籌平臺的項目發起人均為個人,而個人求助不在《慈善法》監管範圍內,這也意味著網絡眾籌平臺存在一定的法律層面監管盲區。”

  規範發展迫在眉睫

  一方面是網絡公益眾籌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問題層出不窮,網絡公益眾籌的規範化發展迫在眉睫,行業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完善網絡公益眾籌的配套法律法規,需要從個人和平臺兩端‘雙管齊下’、加強監管。”楊東認為,眾籌平臺亟待提高專業能力,從技術層面堵住相關風險漏洞。在平臺管理層面,要細化管理條例,適當提高平臺準入門檻,綜合考核平臺的運營能力、技術配置、入門資質、網絡安全等各個領域,使公益眾籌平臺在健康的環境下發展壯大。

  就目前來説,一些眾籌平臺也作出了有益嘗試。于亮表示,除了不斷完善自身審核流程,“輕鬆籌”也在積極同政府管理部門及醫院對接,核驗籌款人所提供材料證明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在騰訊樂捐平臺上,非公募機構或個人發起的項目,需經過公募機構審核項目的真實性、家庭情況、項目設計和可執行性等,之後才能決定是否支持。

  相比較而言,目前對個人求助的監管還很薄弱。有關法律專家認為,互聯網眾籌平臺還屬於新生事物,法律和監管都還在摸索中,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雖然《慈善法》無法約束個人求助行為,卻可以通過對網絡公益眾籌平臺的監管來間接地規範個人求助行為。未來還需要“雙管齊下”,通過各種規章制度及立法的進一步完善來彌補空白。

  對眾多網絡公益眾籌平臺來説,化解當前面臨的信任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規範和透明。“網絡公益眾籌過程的透明,是信任最重要的基石。這需要公眾、公益機構、監管機構、騰訊公益平臺多方協力,各司其職,才可能打破信息不對稱,推動公益的透明化,重塑公益信任感。”騰訊公益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公益眾籌項目越透明,就越能獲得用戶的信任與支持,那些不透明、欠缺反饋的項目也將逐步被淘汰,這個自我進化、自我更迭的過程就像大自然生態一樣,讓優秀的機構和項目留存下來,讓整個網絡公益眾籌朝著良性和專業的方向發展。

  日益規範的網絡公益眾籌,未來發展值得期待。于亮認為,網絡公益眾籌平臺要想更好更快發展,不能單純依靠公益眾籌業務,更不能只靠融資燒錢。“應多發展集電商業務、保險業務、體檢業務、個人健康諮詢與産品推銷、基因檢測等業務,多元化、定向化經營發展,開拓與公益有關的相關業務模組,創造盈利支撐。從這個角度看,網絡公益眾籌的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廣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