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非銀支付機構“擠水分”

2017-04-19 09:47:02|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由於監管持續收緊政策,支付牌照數量出現快速下降。4月18日,中國銀聯在官網發佈的《中國銀行卡産業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發展報告》)顯示,為規範行業發展秩序,央行繼續加大支付牌照監管力度,至2016年底持有牌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減少至255家。

  在支付行業發展的前幾年,央行累計發放270張支付業務許可證。但從2015年開始,央行收緊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並於2015年8月登出浙江易士的支付牌照,該公司也成為國內首家被登出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登出牌照的主要原因在於挪用客戶備付金。之後,廣東益民因為非法吸存、上海暢購因挪用客戶備用金被央行登出支付牌照。

  除了央行主動登出的機構外,也有部分支付機構比如北京潤京自行登出支付牌照。

  此外,還有部分機構在第一、二批續展中被合併了支付業務許可證,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也是支付機構牌照數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在之前支付牌照續展的過程中,央行明確了對隸屬同一集團或股權重合的支付機構進行整合的態度,以達到減量增質、減少牌照數量的目的。由於牌照吊銷屬於重罰,監管會慎之又慎,所以牌照數量的快速下降,應該主要就是同一控制人旗下支付牌照合併的結果。

  《發展報告》也指出,銀行卡定價調整新規的落實和監管機構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的嚴格管理,將促使支付行業進一步整合。

  未來支付機構數量可能繼續下降。薛洪言表示,央行最初批復的270張牌照中,價值最大的互聯網支付牌照僅有103張,這類牌照的潛在買家很多,牌照的存續不成問題;價值最低的是170余張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且絕大多數都是區域性的,價值並不大,接手的人並不多,牌照數量的持續下降在所難免。還有60余張銀行卡收單牌照,價值不高不低,做大的空間也不大,也不排除會有機構主動退出。

  易觀智庫金融分析師王蓬博也表示,行業整體的機構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少,這樣符合市場規律。退出的主要原因在於支付機構慢慢會變成商品化的工具,價格會透明化,所以利潤率還在一個下降的空間,加上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監管得越來越細化,能看到的盈利點都被堵死以後,它們只能選擇退出。

  他也預測,在線上支付機構方面,支付寶和騰訊金融在C端屬於兩極鼎立,未來也會進入B端打造護城河。線下收單市場則是銀聯、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三級鼎立,銀聯、銀行將會放棄掉一部分收單客戶,主要服務優質客戶,還會有一部分類似拉卡拉和易寶、快錢等專門深入行業做解決方案,也能活得很好。(記者 岳品瑜)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